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尔第根据历史真实人物写成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拉》充满政治色彩,虽然没有直接关注政治,却营造出一种潜在的政治意识,是一部洋溢着真爱与和解的史诗巨作,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意义。
此剧的剧情发展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上演的机会不多。第44届香港艺术节请来了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乐团及合唱团全班人马,在香港演出了《西蒙·波卡涅拉》(港译《父女情深》)。因为实属难得,很受欢迎。3月1日的演出,现场气氛庄严,演出场面宏大,舞美华丽,唱演皆优,是一场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歌剧演出,也是纯正的威尔第风格的制作。
歌剧故事讲的是:14世纪中叶,在相互对抗的贵族派和平民派两股势力统治的热那亚,总督菲耶斯科之女玛丽亚与海盗西蒙·波卡涅拉相恋,并生下私生女,总督不悦。玛丽亚病死,小玛丽亚失散。后西蒙·波卡涅拉当上新总督,菲耶斯科化名隐居,并收养了一名阿梅莉亚的弃女(即昔日的小玛丽亚)。25年后,西蒙·波卡涅拉找到了阿梅莉亚,父女相认。阿梅莉亚与贵族阿多尔诺(其父被西蒙·波卡涅拉所杀)相爱,保罗(平民派)求娶阿梅莉亚不成,将其绑架,后逃脱。保罗痛恨西蒙·波卡涅拉,下毒害之,后被判死刑。阿多尔诺终于知道他们的父女真相,西蒙·波卡涅拉与阿多尔诺和解。西蒙·波卡涅拉要求阿多尔诺只要促成贵族派与平民派的和解,就可娶阿梅莉亚。西蒙·波卡涅拉告诉菲耶斯科,阿梅莉亚是他的外孙女,视如寇仇的两人和解。而阿梅莉亚与阿多尔诺也完婚。西蒙·波卡涅拉临终前指示将总督之位交予阿多尔诺。
此剧人物的性格鲜明,政治的阵容对立突出,每个角色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政治立场,充分表现出这组演员扎实的唱功,一流的Bel canto(美声)。饰演西蒙·波卡涅拉的男中音加扎莱(A Gazale),是斯科托(R.Scotto)、莱蒙迪(G.Raimondi)、贝尔冈齐(c.Bergonzi)的入室高足,学有所成。他的演唱声音结实,音域宽广,音量强壮,音色雄厚,情绪激烈及非凡的高音延伸力,演唱庄严中带有气概具有戏剧性表现力,有着威尔第男中音的威力、势力、魅力,生动地将角色任性、鲁莽、愧疚的性格唱了出来。所唱的“那可爱的女儿”(序幕),叙事性的音调中充满着父爱,时而沧桑、时而温馨,声音色彩处理得张弛有序、有声有色。而在第一幕中的父女二重唱“女儿啊!听到这称呼就心跳”中,其心境又是那么亲切、喜悦、幸福,入情入戏,感人至深。
笔者留意到第一幕第二场总督府内会议厅一场戏,一群民众在外骚动,企图闯进会议厅,场面混乱,千钧一发,局势危急,两派议员互相指责。西蒙·波卡涅拉威严地唱出“平民们!贵族们!继承暴乱历史的人们”,呼吁和平与真爱,以求停止纷争、放下仇恨,以大义正气之声控制了场面,震撼人心。这是此剧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一幕。男低音佩尔图西(M.Pertusi)饰演的菲耶斯科,在序幕中的独白“悲痛的父亲”中唱出了丧女之痛,惘然若失、怅然于怀,憨厚的胸声是其一大特色。女高音格里马尔迪(E.Grimaldi)饰演阿梅莉亚,她所唱的“繁星和海洋微笑”“我是贫穷人家抚养的孤儿”(第一幕),声音抒情、清纯、温柔。男高音贝鲁吉(G.Berrugi)原是双簧管演奏家,后改学声乐。他饰演的阿多尔诺,运腔有着意大利式的连贯、顺畅、华丽风格,所唱出的“心中燃烧愤怒的火焰”(第二幕)颇为激昂,用了些哭腔,但其本质还是抒情的。
笔者还注意到剧中的群众场面,舞台调度适体适度,有静态、有动态,演于剧中、唱于剧中,所塑造的群体性形象十分生动,在渲染戏剧气氛和描绘场景色彩上很有效果。合唱段落虽不多,寥寥几声就表现出合唱多声部的色彩之美。在罗贝托·阿巴多(Roberto Abbado)热情的指挥下,乐团的演奏有动态,有意境,平衡感好,应变性也强。
美国乐评家托马西尼(A.Tommasini)说:“该剧就像是一个冷酷的道德故事,表达出人年轻时所作所为会如何影响人生道路的方向,使人走向幸福或迈向不幸。”我认同。
此剧的剧情发展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上演的机会不多。第44届香港艺术节请来了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乐团及合唱团全班人马,在香港演出了《西蒙·波卡涅拉》(港译《父女情深》)。因为实属难得,很受欢迎。3月1日的演出,现场气氛庄严,演出场面宏大,舞美华丽,唱演皆优,是一场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歌剧演出,也是纯正的威尔第风格的制作。
歌剧故事讲的是:14世纪中叶,在相互对抗的贵族派和平民派两股势力统治的热那亚,总督菲耶斯科之女玛丽亚与海盗西蒙·波卡涅拉相恋,并生下私生女,总督不悦。玛丽亚病死,小玛丽亚失散。后西蒙·波卡涅拉当上新总督,菲耶斯科化名隐居,并收养了一名阿梅莉亚的弃女(即昔日的小玛丽亚)。25年后,西蒙·波卡涅拉找到了阿梅莉亚,父女相认。阿梅莉亚与贵族阿多尔诺(其父被西蒙·波卡涅拉所杀)相爱,保罗(平民派)求娶阿梅莉亚不成,将其绑架,后逃脱。保罗痛恨西蒙·波卡涅拉,下毒害之,后被判死刑。阿多尔诺终于知道他们的父女真相,西蒙·波卡涅拉与阿多尔诺和解。西蒙·波卡涅拉要求阿多尔诺只要促成贵族派与平民派的和解,就可娶阿梅莉亚。西蒙·波卡涅拉告诉菲耶斯科,阿梅莉亚是他的外孙女,视如寇仇的两人和解。而阿梅莉亚与阿多尔诺也完婚。西蒙·波卡涅拉临终前指示将总督之位交予阿多尔诺。
此剧人物的性格鲜明,政治的阵容对立突出,每个角色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政治立场,充分表现出这组演员扎实的唱功,一流的Bel canto(美声)。饰演西蒙·波卡涅拉的男中音加扎莱(A Gazale),是斯科托(R.Scotto)、莱蒙迪(G.Raimondi)、贝尔冈齐(c.Bergonzi)的入室高足,学有所成。他的演唱声音结实,音域宽广,音量强壮,音色雄厚,情绪激烈及非凡的高音延伸力,演唱庄严中带有气概具有戏剧性表现力,有着威尔第男中音的威力、势力、魅力,生动地将角色任性、鲁莽、愧疚的性格唱了出来。所唱的“那可爱的女儿”(序幕),叙事性的音调中充满着父爱,时而沧桑、时而温馨,声音色彩处理得张弛有序、有声有色。而在第一幕中的父女二重唱“女儿啊!听到这称呼就心跳”中,其心境又是那么亲切、喜悦、幸福,入情入戏,感人至深。
笔者留意到第一幕第二场总督府内会议厅一场戏,一群民众在外骚动,企图闯进会议厅,场面混乱,千钧一发,局势危急,两派议员互相指责。西蒙·波卡涅拉威严地唱出“平民们!贵族们!继承暴乱历史的人们”,呼吁和平与真爱,以求停止纷争、放下仇恨,以大义正气之声控制了场面,震撼人心。这是此剧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一幕。男低音佩尔图西(M.Pertusi)饰演的菲耶斯科,在序幕中的独白“悲痛的父亲”中唱出了丧女之痛,惘然若失、怅然于怀,憨厚的胸声是其一大特色。女高音格里马尔迪(E.Grimaldi)饰演阿梅莉亚,她所唱的“繁星和海洋微笑”“我是贫穷人家抚养的孤儿”(第一幕),声音抒情、清纯、温柔。男高音贝鲁吉(G.Berrugi)原是双簧管演奏家,后改学声乐。他饰演的阿多尔诺,运腔有着意大利式的连贯、顺畅、华丽风格,所唱出的“心中燃烧愤怒的火焰”(第二幕)颇为激昂,用了些哭腔,但其本质还是抒情的。
笔者还注意到剧中的群众场面,舞台调度适体适度,有静态、有动态,演于剧中、唱于剧中,所塑造的群体性形象十分生动,在渲染戏剧气氛和描绘场景色彩上很有效果。合唱段落虽不多,寥寥几声就表现出合唱多声部的色彩之美。在罗贝托·阿巴多(Roberto Abbado)热情的指挥下,乐团的演奏有动态,有意境,平衡感好,应变性也强。
美国乐评家托马西尼(A.Tommasini)说:“该剧就像是一个冷酷的道德故事,表达出人年轻时所作所为会如何影响人生道路的方向,使人走向幸福或迈向不幸。”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