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设计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一环,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着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探索积极性。深度学习作为当前教师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提问更能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也更加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前言
  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创新精神。质疑、批判是对待问题时的一种独立思考的态度,具体表现是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怀疑问题,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最好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深度学习最基本的特征便是高阶思维,注重质疑、批判、创新精神,这一基本特征恰好适合于新课改對于课堂提问提出的要求。因此,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深度学习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
  (一)注重切入点的多元化
  深度学习区别于浅层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关注高阶思维的发展,当前新课改也提出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这一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到学生理解、批判、质疑精神的发展。要引发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最好能找到设置问题的“切入点”。一篇课文,可设置问题的点很多,有知识碰撞点、价值观冲突点、留白点等等。教师设计问题,不必拘泥于传统、固定的知识点,可以换一种角度,仔细分析文章中的这些“点”,在此基础上做文章,设置出可以引发学生批判、质疑的问题。
  (二)呈现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化
  问题的呈现方式指的是问题的语言如何组织,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表述出来。深度学习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学生深度的思考、关注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若想在一堂课中实现这些关注点,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做到尽可能的合理组织语言,以简洁明确的语言组织问题,而且需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提到了课堂提问的分类,其中,开放性的问题是最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它提供给学生更大更宽广的想象空间,并给予他们主动学习的空间。此种问题之下,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思考,与同学们讨论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与深层发展。
  二、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设计
  (一)加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找准学生思想的碰撞点
  质疑、批判、思考精神是高阶思维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认真分析文本,找到知识的困惑点、知识的留白处、知识的矛盾处、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点。再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批判与深度思考。如在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老师抛出问题:课文的题目是“毁灭”,为何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这便是知识之间互相“碰撞”的地方。这篇文章笔墨用词优美,结构严谨,通过描写圆明园的辉煌,来反衬出侵略者恶劣行径的意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既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圆明园相关的事实性知识,又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圆明园金碧辉煌的气魄,体会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在这一“碰撞之处”既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加深了感情体验,又引发了学生的质疑、批判与思考。
  (二)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做到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设置问题,首先需分层设置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分层次设置问题需从教材出发,仔细的解读文本与教参,在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其次,准确分析学生,给学生分层。如何给学生分层次对教师的观察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思考力强,反应迅速,能够及时、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这种水准的学生一点即通。有一些学生学习能力中等,面对一篇文章,虽然能积极思考,但却不能迅速的给出反应,回答问题时语言简洁却逻辑结构不缜密,这种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巧提问题,及时点拨。还有部分学生能力相对较差,反应力和理解力相对较慢,同一个问题,需要教师反复重复几次才能理解,此种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多一些耐心,反复的为其讲解。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
  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第一,教师要发挥好问题“梯子”的作用,找到新旧知识的交汇点。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并链接,使其相互作用,最后促使其产生“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新认知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实现学生知识由“旧”到“新”链接的过程。提问应该目的明确,找到与已有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结束语
  深度学习作为当前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理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具有较为突出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开设课时最多的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能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深度学习理念,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选取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这一环节,针对如何优化提问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不断养成。
  参考文献:
  [1]简碧艺.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82-8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很多老师都会将这两个部分分开来进行讲解,这样就失去阅读和写作之间原本所具有的联系。这两个部分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老师都沒有意识到这一个问题,依旧将阅读和写作分为两个毫不相干的板块进行讲解,老师这样做在很大的范围内局限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也就不能真正地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无疑十分重要,但如果面对近九成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作为学校老师,首要的问题不是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提高的问题,而是怎样争取他们的家庭教育不要和学校教育形成反向力量,进而怎样争取他们配合我们学校教育形成积极作用的问题?本文想在这方面作一点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配合  引言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
期刊
摘要:从幼儿阶段开始,语文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交流的工具,语文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根据我国新课改的各种政策规定,小学语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掌握更多的内在素养和人文理念,以此来支撑学生此后的持久性发展。立足于此,语文老师必然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工作方法和方式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展开核心素养的渗透,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学习效果。本文从语
期刊
摘要:语言帮助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语言存在于人类的言语活动中,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心理反映的内容,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而在学前儿童语言及言语发展过程中,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是儿童模范的对象,家庭的特殊性在儿童语言及言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教育机构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科融合教学是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及趋势。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高中学生在语文和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共通的问题,尤其是在分科教学中。本文讨论高中语文英语阅读课融合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对高中语文和英语阅读课融合教学实践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效果以及意义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此研究为高中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本文从奖学金内涵分析,探讨了当前奖学金的种类,指出了开放教育奖学金评定中出现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理念单一,奖励力度不足,宣传不足,奖学金导向功能出现错位化,激励功能出现消极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奖学金奖励力度,丰富奖学金内容,提升评审细节管理水平,提高奖学金额度,完善评审细节,完善育人评审体系,加大宣传等措施。  关键词:开放教育;奖学金;评定问题;解决措施  1 奖学金内涵  奖学金是政府、学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文化,发扬文化是从小就要做的事情。传统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上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德育中实践传统文化元素,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挖掘文本,营造氛围,持之以恒把小学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时时处处感受文化魅力。  关键词: 小学 传统文化 德育 课堂 生活  在古代,文化一词的含义是指文治教化,最早在《周易》中有“观乎
期刊
摘要:古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不可替代。小古文,一门时兴却又拥有着悠远历史的课程。小古文的优势在于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通过对简单小古文的接觸, 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去真正触摸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 去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对他们的母语素养提升也必将带来重要的影响。 但是,目前在
期刊
写景散文是中专教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具有美学的一种文体。写景散文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物起情是写景散文的表现模式。作者悄悄地将自我的情感和意识隐藏在景物之中,主体的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一个有机成分,恢复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亲近平等的地位教师经常根据散文在情物关系处理上主要的三种方式即托物抒情﹑融景入情﹑移物就情带领学生步入景物中体会作者深邃而延绵的感情世界,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优化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视频的动态图像辅助音乐教学,以图像的形式展示音乐节奏的变化,并且加深学生对抽象音乐知识的感知,多媒体技术还是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应用的基石。因此,本文对职校音乐教育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