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歌案看法治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hu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歌案是2017年热点法治新闻,于2017年11月9日新京报《局面》栏目陆续发布采访刘鑫和江歌母亲的视频,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起涉事双方都为中国公民,发生在国外的刑事案件,在媒体的推动下掀起國内舆论的高潮,全民讨论出现了网络暴力的倾向。本文试梳理“江歌遇害案”的事件始末和多方观点,从中寻找此次法治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寻找应对办法。
  关键词:江歌案;舆论;法治传播
  2016年11月3日在日本发生的留学生遇袭事件,在2017年11月,新京报《局面》栏目陆续发布25个采访江歌母亲和刘鑫的视频后,掀起了国内舆论场,咪蒙等公众号的发文,更是使事件达到舆论顶端,期间网络舆论呈现出强烈的道德讨伐,各种观点与评论层出不穷,使事件持续发酵,公众对江歌在日本的室友刘鑫的指责也愈演愈烈,全民讨论甚至出现了网络暴力的倾向。
  一、“江歌案”事件回顾
  2016年11月3日,日本留学生江歌在东京中也的公寓门外遇袭,同屋的女孩刘鑫报警,当地警方抵达时受害人江歌已经受伤倒地,送往医院不久后伤重不治而亡。11月4日凌晨,江歌母亲就女儿遇害一事发布微博求助。同月24日,日本警方公布案件的相关调查进展,确认犯罪嫌疑人为陈世峰,并以杀人罪对其进行起诉。2017年5月21日,江歌母亲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发布文章《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在此文章中曝光了刘鑫及其父母亲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私人信息。直到此时,“江歌案”仍在小范围内传播,并未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舆论关注。
  2017年11月9日,新京报《局面》栏目陆续发布采访刘鑫和江歌母亲的视频,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舆论广泛关注,节目播出后,截至2018年3月,已经在腾讯视频取得2.4亿的播放量,创造了一次现象级的法治新闻传播。11月11日,微信公众号“东七门”发布文章《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不好吃》,部分网民转向对刘鑫的指责。12日,自媒体“咪蒙”发表文章《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再度掀起舆论高潮。13日《局面》栏目负责人王志安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关于“江歌案”:多余的话》讲述双方见面的始末,引发舆论大量转载。同时大量相关报道在各媒体和社交平台涌现。
  二、事件传播特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且是发生在国外,却于2017年11月案件未开庭审理时就引爆国内舆论场,甚至呈现出网络暴力的倾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2月法院审理犯罪嫌疑人还未结束。在分析此次事件媒体稿件、自媒体公众号文章以及网友讨论的文本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此次法制新闻传播有以下特征:
  1、情绪比事实更具有传播影响力
  江歌案能够在案发后一年后再度引爆舆论场,主要是由于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情绪积压得到释放,在新京报《局面》对江歌母亲和刘鑫的采访视频推出后,各公众号、自媒体跟进,主要围绕“人性”进行讨论,关键争论在于刘鑫有没有锁门以及“谁来制裁人性”,关于“人性”的讨论活跃在整个舆论场,慢慢将公众的关注焦点从案件本身转移至对当事人个人行为的讨论甚至批判,在各番情绪煽动的攻势下,网民逐渐失去理智,甚至制造了网络暴力。在整个过程中,关于事实的讨论仍然存在,但影响力远远不如情绪化的表达。
  2、图相比文字更有冲击力
  新京报《局面》通过微博发布的25个视频,是舆论产生的源动力,镜头下当事双方的各种情绪都得到放大展示在人们面前,更为直观、真实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增强代入感。除此之外,刘鑫比着剪刀手以及与朋友聚会的照片也成为了各公众号文章的重要素材,并以此作为讨伐当事人的重要证据,虽事后证明照片并非是江歌去世后所拍,但所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挽回。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关于事实的讨论仍然存在,但是因为图像的冲击,大家的焦点产生了转移,关于事件的描述性报道的传播远不如图像传播带来的影响大。在本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图像的传播比文字的传播更有冲击力。
  三、传播存在的问题
  在陈世峰接受完审讯后,舆论场也慢慢的冷静下来,反观整个“江歌案”议程设置的过程。从“江歌案”发生,到2017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再到12月庭审时舆论达到顶峰,媒体的关注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当事人刘鑫的声讨,另一个是希望陈世峰能够“杀人偿命”,前者主要是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后者是自媒体和网民自发进行的,都暴露出了媒体在此次报道中专业素养的不足。
  1、部分媒体报道不符合司法报道的相关规范
  在“江歌案”庭审之前,为了迎合热点,媒体对刘鑫进行了不恰当的追逐采访,并且试图对江歌母亲和刘鑫的关系进行调解,实际上是在悲剧产生后造成了再次的伤害,让本来简单的形式案件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在庭审之前对当事双方进行采访,造成了案件部分细节信息提前泄露,对案件庭审非常不利,事实上,陈世峰的辩护律师也正是利用了国内舆论场上的混乱风波,在庭审上干扰视听。虽然案件发生在日本,但国内媒体的不合规范的报道确实也对此次案件的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未保护当事人的私生活和名誉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一书指出:“在案情式报道中,坚持“三个一笔带过”,即对于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犯罪细节一笔带过,对与报道主旨无关的工作细节一笔带过,对于品位不高的生活细节(个人隐私、生活作风等)一笔带过。但在本案中,媒体未能对当事人隐私进行保护。“江歌案”庭审中一个重要细节是庭审阶段暴露出江歌曾经以刘鑫怀孕为由向陈世峰索取10万日元,这一细节的报道对于江歌和刘鑫造成了名誉伤害,而这种损伤若媒体严格遵照《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进行报道就不会产生。
  四、建议措施
  1、媒体需保持理智克制
  在报道法治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把握时机,在庭审开始前的报道尽量回避当事人,避免对其的采访成为‘有害的公开’,甚至沦为‘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最终影响刑事诉讼的公正性;误导公众,使公众对判决结果产生质疑与不信任,进而损害司法的公信力。”此外在报道法治事件的时候,还需要分清事实与观点,在真相大白前切忌妄加评论。在对江歌案的报道中,只有新京报进行了大量一手资料的采集,为公众呈现了一系列专访视频。而其他的绝大多数报道则是以转发、梳理和评论的形式发布的。
  2、公众需保持客观
  警惕煽情报道,谨慎对待网络暴力。公众需对煽情报道提高警惕,不要让情绪裹挟事实,越是面对煽情的报道,越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当“江歌之死”引发的舆论声音最终演绎成极具伤害性的网络暴力,一次转帖、一条评论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客观看待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应该审慎体察自己在舆论场中的参与行为,当公众将自己从围观者抬高到审判者的地位,以“道德”之名为自己的情绪发泄加持,舆论可能会挤压法律发挥的空间,使“真正的正义”无处伸张。
  参考文献
  [1] 展江 刘亚娟.江歌命案何以成隔海打牛的“舆论审判” [J].新闻界,2018,1.
  [2] 《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编写组.《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3] 新浪传媒论坛第十期:《媒体人讨论案件报道规范 呼吁设网络遗忘权》
  [4]新京报.江歌案,朴素正义感莫被情绪带偏
  [5] 王晨阳.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法治新闻传播探析—以《局面》报道“江歌案”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7.12
  作者简介
  高妍雯(1994-),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领域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奥古斯特·罗丹,是即米开朗基罗后再一次将雕塑注入新生命的艺术大师。罗丹一生,热爱艺术,垂暮之年,用一种恳切之言为青年艺术家做指导。在读罗丹艺术论深的体会。为我们的艺术道路指明方向。在他看来,热爱,是成就一切艺术的钥匙;任何人只要握住了它,都会打开成功和幸福的大门。罗丹提出了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热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热爱,是可以换来幸福感的。这就是他从一生的实践和追求中获得的认识。其实,他
期刊
摘 要:从1848年到1856年9月,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最终在杨“逼封万岁”时达到顶点,导致“天京事变”的爆发。因此,洪、杨矛盾的不可调和是“天京事变”爆发的根源。  关键词:天京事变;洪秀全;杨秀清  众所周知,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然而,“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却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洪、杨之间的矛盾是“天京事变”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
期刊
摘 要:1839年,摄影术顺应了历史的车轮轨迹,衍衍而生,没有人预料到它在今后的百年间会对现世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初的摄影被人们发现是无意间通过暗箱操作看到的不一样的大自然的景观,但是真正要将我们看到的大自然的景观存留下来,确是需要人工合成材料感光元素才能记录下来。  1844年,摄影术进入中国,此后50年,摄影术在中国大力发展,但大多国人都处于学习西方技术。直到1892年郎静山诞生,41年后带有浓
期刊
摘 要:先秦时代,贵族中的“士”是军队的主力,当兵是一种荣誉与身份的象征。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国统一战争的需要,“士”渐渐从军队脱离而转向“游士”和“游侠”,成为“四民之首”。“士”的分离使得军队的荣誉感不复存在,兵制也从“征兵制”过早的过渡到了“募兵制”。  一、何为“士”?  从西周到战国,“士”有多种含义:第一,男子通称。第二,等级系列中的一个特定等级。第三,军士。第四,文士。第
期刊
摘 要:赦免是古代君王发明和创制的治国统治之术,现在赦免制度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当中,发挥着其缓和与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权的独特作用。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学界对赦免权的属性认识并不一致,清晰认识赦免权的属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赦免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赦免权;属性  赦免广泛存在于各国法律制度当中,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各国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尤其是国家制度的不
期刊
摘 要: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重要的自然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地质遗产是每一个国民的应尽职责。本文试图探寻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保护  地质遗迹是地球在其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且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遗产,同时也是人类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地质环境资源。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
期刊
摘 要: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人类拥有思考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使得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同时,不停地思考也会让人类在不经意间失去捕捉刹那间美感的体验。人的一生中是否拥有无思无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何种情境下产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审美层面探讨人类是否有“无所思”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的产生情境,从而能够让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更容易把握那稍纵即逝的美。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精辟、深邃的人学观点,其中包括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思想。通过与心理学和哲学一般意义上的对比,马克思从内容上和本质上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内涵作了系统的界定。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更要在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马克思的智慧,推进人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个性;个性发展  人的本
期刊
摘 要:本研究旨在评价黄檀叶甲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为其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其甲醇提取物进行植物化学筛选并进行口服半数致死剂量的考察。使用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法进行镇痛活性实验,使用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爪水肿进行抗炎活性实验。结果 发现其甲醇提取物含有生物碱,类黄酮,鞣质,皂苷,强心苷和三萜,口服半数致死剂量在5000 mg/kg以上。另外,其甲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能明显抑制炎症发
期刊
摘 要:抽象主义是二战后直到二十世界六十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不仅对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平面设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抽象主义在平面设计中色彩和文字的表达,提炼整合出抽象主义的思想精髓,从而基于抽象主义的角度研究平面设计,对于平面设计情感的传达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抽象主义绘画;海报设计;色彩  一、抽象主义概述  抽象主义画派在众多画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拍卖中曾卖出上亿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