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瓦格纳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克纳于1872年10月开始创作《第三交响曲》的时候,已经存维也纳居住了4年。到维也纳之后,乡土气息浓郁的口音、怪异的举止、笨拙的社交等等,使得布鲁克纳完全无法适应维也纳的生活,实际上,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他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与焦虑的状念,并且承受着繁重工作的压力,后来才逐渐得到缓解。
  《第三交响曲》正是创作于这段时间,完成于1873年年底。与布鲁克纳的其他交响曲一样,作曲家随即开始了持续的修订工作。他先后进行了5次修顶,一共存留下来7个稿本。修订工作集中于1874年、1876年、1877年(1878年润色)、1880年、1889年。现存比较重要的三个版本分别是1873-1874年的第一版,1877-1878年的第二版,以及1889年的第三版。
  《第二二交响曲》(WABl03,d小调)又被称为瓦格纳交响曲,这是因为布鲁克纳去拜罗伊德拜访瓦格纳的时候,拿着《第二交响曲》与《第三交响曲》的总谱,希望瓦格纳能够接受其中一首的题献,瓦格纳欣然接受了后者。不仅如此,在最早的1873年版本中,布鲁克纳还引用了瓦格纳某些著名的音乐片段,例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之死”动机、《女武神》的睡眠动机,等等。这些引用虽然存布鲁克纳后来的版本中有所删减,但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被贴上瓦格纳阵营作品的标签。
  对瓦格纳的题献以及对其音乐的引用,带给布鲁克纳的是灾难性的后果,当然布鲁克纳大胆的和声与配器效果也令维也纳观众的耳朵难以接受。首先,首演变得困难重重。布鲁克纳先是将总谱交给维也纳爱乐乐网,该乐团指挥德索夫原本答应上演,之后却告知布鲁克纳节目单上已经无法再安排这部作品,乐团后来又答应演出,接着又以无法演出为由拒绝了布鲁克纳。幸亏他的朋友海尔贝克但任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管弦乐团的指挥,准备支持布鲁克纳完成首演,然而还没有排练完,海尔贝克就去世了,几经周折,作品终于在1877年12月16日首演了,此时、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都已经完成了。由于没有指挥愿意出演这部作品,布鲁克纳只好亲自上场。观众对这次演出的反应也是冷淡的,仅有几个忠实的支持者在祝贺他。汉斯利克的评论同样是尖刻的,他在《维也纳报》上甚至指责布鲁克纳“把贝多芬音乐与瓦格纳音乐搅合在一起,而最终又屈服于瓦格纳风格的影响”。
  布鲁克纳对瓦格纳的崇拜始于十多年前。将布鲁克纳引入瓦格纳音乐世界的是奥托·基茨勒(ottoKitzle),他不仅引领布鲁克纳研究总谱,帮助他认识到瓦格纳音乐作品中的新颖配器和作品的美,而且引领布鲁克纳了解如何构成形式、如何配器与作曲,为他打开通往交响曲创作的道路。实际上,基茨勒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崇拜瓦格纳,他不仅出席了德累斯顿的《唐豪塞》首演,而且作为童声合唱团的一员,参与了瓦格纳在1846年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活动。基茨勒在维也纳拜访了瓦格纳,获得他的许可,得以在林茨演出《唐豪塞》。1863年2月12日,布鲁克纳在林茨第一次观看了《唐豪塞》。瓦格纳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原本仅仅熟悉传统音乐的教堂音乐家,虽然二者在风格与气质上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它无法抵挡布鲁克纳的崇拜,并且激励着布鲁克纳去寻找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三交响曲》采用四乐章的形式。它呈现出《第二交响曲》的某些结构特征,例如首尾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并且拥有三个主题,柔板乐章采用五部形式,谐谑曲具有鲜明的奥地利乡村舞蹈的音乐特质,音乐不时出现一些大的休止,等等。但是,与《第二交响曲》相比,《第三交响曲》的每个乐章的个性更为突出。
  第一乐童的演奏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乐章,超出柔板乐章与终曲一半之多,超出谐谑曲近三倍,可见这一乐章在整首乐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一开始,PP的力度,弦乐奏出的安静震音、木管及随后的铜管吹出的长音,都弥漫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气息。然而,布鲁克纳的做法又与贝多芬不同,布鲁克纳一开始就坚定了乐曲的主要调性d小调,由大提琴和贝司奏出的D音上的持续跳音,显示出这种决心;贝司则是一开始就通过模糊调性,产生音乐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始的小号主题又令人想起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的开始动机,这个小号主题令瓦格纳印象深刻,据说,当人们存他面前提及布鲁克纳的时候,他就会叫道:“是的.小号!”
  这一乐章一共有三个主题,性格各有不同。主部主题富有英雄气质,它经由次要主题以及渐强力度的铺垫逐渐引入,并且陈述了两遍,一遍是在d小调上,一遍是在降B大调上。副部主题组温暖柔和,具有舞蹈音乐律动,它巧妙地运用了所谓的布鲁克纳节奏型(3+2和2+3)。并目.一直持续了70多个小节,这一主题组包含两个主题。一个是由第二小提琴奏出的优美主题,一个是中提琴与圆号奏出的抒情片段,它们以对位的手法,相互呼应。第三主题是木管与铜管的八度齐奏,音乐庄严肃穆。呈示部的结尾处,作曲家引用了自己在1864年创作的《d小调弥撒曲》中降福经中的Miserere乐句。在发展部中,作曲家在不同的调性上运用呈示部主题进行发展,并将音乐推向高潮。再现部进行了简化,再一次强调了d小调这一主调,尾声令人再次想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最后音乐结束在辉煌的全奏中。
  第二乐章的情感深沉内在,它在布鲁克纳作品中处于非常经典的位置,布鲁克纳的“柔板作曲家”的美誉就是由此而来。第二乐章的结构在不同的版本中有所不同,有些与《第二交响曲》一样,采用ABABA的结构,有些则采用了ABCBA的拱形结构。这一乐童不仅综合了古代与现代的音乐元素,将19世纪的宗教音乐、瓦格纳的音乐动机与大胆的和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漳显出它与步鲁克纳宗教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例如,主部主题与布鲁克纳在1842年所写的《C大调弥撒曲》中的降福经中的主题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第三乐童的谐谑曲虽然看似简单,但动感十足。这一乐漳中,谐谑曲狂风暴雨般的动力与三声中部中优雅的兰德勒舞曲之间形成巨大张力。谐谑曲一开始的力度是PP,这是布鲁克纳在前几首交响曲中从未用过的。同时,他借鉴了贝多芬的方法,音乐一开始就存低声部上。通过从属音半音级进上行最终到达主音——这种倾斜式的方式,肯定了d小调这一全曲的主要调性,并且整个乐章成功融合了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奥地利乡村舞蹈、恢宏的管风琴音乐、牧歌风格的音乐等。
  第四乐章回忆与综合了之前的所有主题,并将音乐推向全曲最终的高潮。它的三个主题个性鲜明。英雄性的主部主题在弦乐的颤音背景下奏出。副部主题拥有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一个是弦乐奏出的波尔卡舞曲风格的欢乐主题,一个是铜管奏出的圣咏风格的冥想的痛苦主题,二者处于同一时空领域,并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多重复杂的情感氛围。第三主题是由铜管奏出圣咏风格的音乐段落。在全曲的结尾处,音乐由d小调转入D大调,存狂欢式的辉煌凯旋中结束。
  有学者指出,布鲁克纳前半生的意义在于做着一项准备——即为他后半生的交响曲创作做准备。《第三交响曲》成为他个人创作风格形成的标志,杰拉尔德·亚伯拉罕指出,不明确的主题、管弦乐色彩与和声形成的巨大块状音乐、经常占据支配地位的铜管乐、提供力度与主题顶峰的终乐章等音乐特征是在《第三交响曲》中形成的。当然,也有评论家认为,这首交响曲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例如,在曲式结构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对瓦格纳音乐的引用不合理、缺乏音乐发展的动力,等等。但无论如何,这部交响曲都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lnfrared before”(1986)是卡姆兰·印斯创作的交响乐作品。该作品尤其在音高组织手法上彰显出作曲家卓绝的写作技巧与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包括材料选择的策略性、音高统筹布局的合理性以及音高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等等。  关键词  “Infrared before” 音高 卡姆兰·印斯  卡姆兰·印斯(Kamran Ince)是活跃于当今美国乐坛的土耳其裔美籍作曲家。其音乐
期刊
(接上期)  第二讲 泛调性视唱  第一节 基本概念  “调性”(tonality)这个词是19世纪中叶比利时作曲家、音乐学家约瑟夫·菲蒂斯创用的,起初为便于读音被用来代替“主音”(tonicality),因此,按原词义调性就是主音,这有助于理解什么是泛调性。所谓“泛调性”(pantonality)是指“流动的主音”(movabletonies)或“可移动的主音”,流动主音是泛调性的实质,也是区别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以“能力”为芭蕾舞教学的核心、以“能力”为视角,将“能力”与芭蕾舞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剖析与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能力”的深入解读、为芭蕾舞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及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芭蕾舞 教学 能力 重要性  如果说芭蕾舞的“美”是高贵的气质和舒展的舞姿,芭蕾舞的“魔力”是轻盈的跳跃和自如的旋转,那么这种“美”与“魔力”虽表现为演员们的技艺与修养,但其专业的内涵
期刊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期刊
著名词作家胡宏伟老师的这首词作《你的故事》,充满无限深情地将毛丰美同志的事迹娓娓道来,浓浓的敬意、深深的赞美、温暖而又平易近人的语气中委婉地讲述着“你不是一个传奇……” 词中的意境飞扬了我的思绪,词中的精神震撼了我的内心,词中的担当让我激情振奋,词中的忠诚让我充满敬意,词中的境界更使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笔…  毛丰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者、社会主义
期刊
尊敬的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各位前辈、声乐界同仁,各位老师、同学们:  3月4日上午,通过上海音乐学院廖昌永副院长得知周先生离去的消息,我感到极度震惊,久久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之后,上海音乐学院方琼教授也在微信中说:  “我们不愿相信周先生已经离去,一直以为她是钢铁般意志的人,不会倒下,不会远走,可是她还是飞走了……”朋友圈里悲痛哀悼,都在赞颂着周先生点点滴滴铸成的伟大,怀念着周先生那永远灿烂
期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华阴老腔《人面桃花》  2016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谭维维与来自快两双泉村的农民艺人们以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让中国传统戏曲剧种“老腔”再次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说是“再次”,是冈为在此之前,“老腔”已多次出现存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到21世纪初林兆华的话剧《白鹿原》,再到近些年的电
期刊
内容提要  《不幸的人生》是著名的咏叹调,出自歌剧《伤逝》,是女主人公子君演唱的曲目,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歌剧《伤逝》是施光南先生作曲、王泉和韩伟编剧,于1981年所作。以此来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由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我国歌剧史上的重要瑰宝。本文主要论述咏叹调《不幸的人生》的演唱处理和音乐分析两个方面,从而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  关键词  咏叹调《不幸的人生》 音乐分析 演唱处
期刊
2016年3月9日上午,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八届主席团第七次工作会议在沈阳音乐学院召开,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喻国伟,省音协主席刘辉,副主席范哲明、车英、刘刚、张岩生,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敏等参加了会议。省音协主席刘辉主持了会议。  会议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总结了2015年的工作;二是研究部署了2016年主要工作;三是学习喻国伟副书记在辽宁省文联七届六次全委会上作的工作报告;四是喻国伟副书记作总结讲话。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关于“学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批示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开展向毛丰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精神,经沈阳音乐学院党委研究决定,由副院长魏煌统筹、副院长张伯威带队,率领辽宁省歌曲创作基地的部分词曲作家,于2015年12月24日、25日赴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实地考察、体验、学习、采风,为创作宣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的歌曲做准备工作。经过两个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