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商业地产发展进入繁华与隐忧并存时期,大规模商业项目相继开业,使得原本同质化的局面越发严重。
面对电商冲击,百货、商场开始重视线上消费,打造电商平台,进行微信营销,建立020战略,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线下体验业态,大推主题牌。
这一年,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将会很忙。
为此,04月30日下午,亿房网商业地产、楚新传媒《TA生活家》杂志联合高盛智信商业公司,在汉口花园道咖啡陪你共同举办2014武汉商业地产“突围之道”主题沙龙,邀请来自博大科技集团、粤商国际、纽宾凯集团、大家顾问、中科辉创、上海佑名商业、汇诚行商业、思睿达机构、信和地产、思锐营销、金火炬代理机构、思成同信地产顾问、楚天都市报、赢商网、《新楚商》杂志等三十余家地产开发公司、商业顾问机构、投资专家、媒体代表共40余行业人士一道,深入探讨武汉商业地产的未来市场走势和发展方向。
发展,与挑战并存
从亿房网商业地产市场监控数据报告来看,2012-2016年武汉将有38个规模在3万平米以上的优质商场落成,总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商业总量的极大增长,甚至一度曝出“武汉人均商业面积超香港”的新闻,这也直接导致武汉商铺的空置率大幅度上升,间接影响到了武汉商业地产运营、招商等具体环节。
高盛智信商业公司总经理梅林表示,商业地产与住宅不同,住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影响较大,而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因素,则成为项目开发运营成败的关键。
来自纽宾凯集团的吴总和思成同信地产顾问的副总经理刘震一致认为,地段和所处地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商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商业的发展不能只依赖地段,人才的聚集、后期的招商和运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倘若没有走好,便会造成全局皆输的局面。
机遇,伴随着风险
2014年第一季度,武汉商业地产成交面积呈环比上涨的趋势,营销额也达到了相对的高度,武汉整个市场是一种上扬的走势。但是,区域项目同质化严重问题已成为制约武汉商业地产发展的通病,究竟该如何突围?
武汉汇诚行商用策划运营公司总经理彭有策分析说,商业地产发展主要分为两种发展形势,一是做招商,在后期运营中获利;二是做物业投资,以直接出售商铺获利。在这种商业扭转困难时期,后期运营是格外需要费时、费力、费心去做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仅是为开发商负责,更是为企业和消费者负责,关系到一个企业品牌口碑的树立。
大家顾问项目总监樊鹏对此深有体会,他以武昌中心一大型商业项目招商为例。为了引进某大型餐饮品牌,项目不得不采取多种灵活的合作策略和优待政策,甚至需要"求"着商家进来,商家可谓是占尽了主导权。出现这种招商极不对等的情况,不仅与目前武汉的商业体量供应过大,品牌商家有足够多的空间余地供挑选,同时也与项目自身在项目定位、建筑设计、地段等方面有关。因此,破解招商困境,一要合理控制商业量,二要保证商业质量。
项目同质化严重,差异化打造是关键。在主题沙龙上,来自中辉科创的市场总监梅水雄分析到,以大武汉1911为例,面临的竞争对手有知名度较高的王家墩CBD商圈和较成熟的菱角湖万达商圈,经多轮调研,最后给项目的定位是:民国范,时尚街。项目一楼商铺价格销售价格达到7万/平米,商铺的租金更是达到了300元/平米,是当时万达的两倍,开街率也超过了80%以上。
从地块选择开始,所有的环节都应该围绕项目本身去运行的。信和地产总经理彭敏,以正在操盘的“地大天街”项目为例进行分享,项目的前期规划和优质商家的选择是一个良好的铺垫。剩下的则需要根据业态性质不同来具体分析,如不同的地段适合做的商业性质也不同,招商需要站在运营的角度去考虑,市场饱和的困境下,更需要作出个性化和差异化。
对于这一点,湖北大方地产公司总经理唐伶女士深有体会,商业地产的成功其实就是体系的成功,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阶段,需要整合既有的资源,建立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武汉思睿达地产顾问机构总经理肖四平则表示,目前商业地产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地产的问题,而是商业的问题。人才、能力、资源、经验的缺失,共同阻碍着商业地产发展的道路。企业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并非是占据了怎样的地段,而是是否有通过其他渠道,将消费者纳入到整个商业体中来,进而抓住消费者零碎化时间中的需求。如社区商业,地铁商业,就很需要有针对性地打造贴近性、个性化的服务。
突进,武汉商业正迎新起点
武汉商业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断层的阶段结点期。来自粤商国际的董总、博大科技集团的江总和上海佑名商业的钟总均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开发需要拉长产品的供应链,将商业和地产有机结合起来,将市场蛋糕做大做好。一旦解决了这个断层问题,武汉商业发展的前景是很值得看好的。
他们还认为,武汉前些年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备,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差距巨大,但随着近年来地铁、城际线路陆续建设和投入使用,武汉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正逐渐完备,城市商圈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再加之九省通衢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国家正在建设中的中心城市的支点定位,武汉对外商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这也为武汉商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
面对电商冲击,百货、商场开始重视线上消费,打造电商平台,进行微信营销,建立020战略,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线下体验业态,大推主题牌。
这一年,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将会很忙。
为此,04月30日下午,亿房网商业地产、楚新传媒《TA生活家》杂志联合高盛智信商业公司,在汉口花园道咖啡陪你共同举办2014武汉商业地产“突围之道”主题沙龙,邀请来自博大科技集团、粤商国际、纽宾凯集团、大家顾问、中科辉创、上海佑名商业、汇诚行商业、思睿达机构、信和地产、思锐营销、金火炬代理机构、思成同信地产顾问、楚天都市报、赢商网、《新楚商》杂志等三十余家地产开发公司、商业顾问机构、投资专家、媒体代表共40余行业人士一道,深入探讨武汉商业地产的未来市场走势和发展方向。
发展,与挑战并存
从亿房网商业地产市场监控数据报告来看,2012-2016年武汉将有38个规模在3万平米以上的优质商场落成,总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商业总量的极大增长,甚至一度曝出“武汉人均商业面积超香港”的新闻,这也直接导致武汉商铺的空置率大幅度上升,间接影响到了武汉商业地产运营、招商等具体环节。
高盛智信商业公司总经理梅林表示,商业地产与住宅不同,住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影响较大,而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因素,则成为项目开发运营成败的关键。
来自纽宾凯集团的吴总和思成同信地产顾问的副总经理刘震一致认为,地段和所处地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商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商业的发展不能只依赖地段,人才的聚集、后期的招商和运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倘若没有走好,便会造成全局皆输的局面。
机遇,伴随着风险
2014年第一季度,武汉商业地产成交面积呈环比上涨的趋势,营销额也达到了相对的高度,武汉整个市场是一种上扬的走势。但是,区域项目同质化严重问题已成为制约武汉商业地产发展的通病,究竟该如何突围?
武汉汇诚行商用策划运营公司总经理彭有策分析说,商业地产发展主要分为两种发展形势,一是做招商,在后期运营中获利;二是做物业投资,以直接出售商铺获利。在这种商业扭转困难时期,后期运营是格外需要费时、费力、费心去做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仅是为开发商负责,更是为企业和消费者负责,关系到一个企业品牌口碑的树立。
大家顾问项目总监樊鹏对此深有体会,他以武昌中心一大型商业项目招商为例。为了引进某大型餐饮品牌,项目不得不采取多种灵活的合作策略和优待政策,甚至需要"求"着商家进来,商家可谓是占尽了主导权。出现这种招商极不对等的情况,不仅与目前武汉的商业体量供应过大,品牌商家有足够多的空间余地供挑选,同时也与项目自身在项目定位、建筑设计、地段等方面有关。因此,破解招商困境,一要合理控制商业量,二要保证商业质量。
项目同质化严重,差异化打造是关键。在主题沙龙上,来自中辉科创的市场总监梅水雄分析到,以大武汉1911为例,面临的竞争对手有知名度较高的王家墩CBD商圈和较成熟的菱角湖万达商圈,经多轮调研,最后给项目的定位是:民国范,时尚街。项目一楼商铺价格销售价格达到7万/平米,商铺的租金更是达到了300元/平米,是当时万达的两倍,开街率也超过了80%以上。
从地块选择开始,所有的环节都应该围绕项目本身去运行的。信和地产总经理彭敏,以正在操盘的“地大天街”项目为例进行分享,项目的前期规划和优质商家的选择是一个良好的铺垫。剩下的则需要根据业态性质不同来具体分析,如不同的地段适合做的商业性质也不同,招商需要站在运营的角度去考虑,市场饱和的困境下,更需要作出个性化和差异化。
对于这一点,湖北大方地产公司总经理唐伶女士深有体会,商业地产的成功其实就是体系的成功,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阶段,需要整合既有的资源,建立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武汉思睿达地产顾问机构总经理肖四平则表示,目前商业地产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地产的问题,而是商业的问题。人才、能力、资源、经验的缺失,共同阻碍着商业地产发展的道路。企业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并非是占据了怎样的地段,而是是否有通过其他渠道,将消费者纳入到整个商业体中来,进而抓住消费者零碎化时间中的需求。如社区商业,地铁商业,就很需要有针对性地打造贴近性、个性化的服务。
突进,武汉商业正迎新起点
武汉商业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断层的阶段结点期。来自粤商国际的董总、博大科技集团的江总和上海佑名商业的钟总均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开发需要拉长产品的供应链,将商业和地产有机结合起来,将市场蛋糕做大做好。一旦解决了这个断层问题,武汉商业发展的前景是很值得看好的。
他们还认为,武汉前些年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备,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差距巨大,但随着近年来地铁、城际线路陆续建设和投入使用,武汉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正逐渐完备,城市商圈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再加之九省通衢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国家正在建设中的中心城市的支点定位,武汉对外商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这也为武汉商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