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反思,提出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峡库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峡库区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思考
[作者简介]张智(1964-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潘久政(1965-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教育管理;杨易昆(1984- ),男,四川渠县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务处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03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实践为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工学结合带动了专业调整与建设,学院从服务、市场、职业和优化四个方面考虑专业设置。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重庆市万州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服务第三产业发展,各教学系部发挥工科、农科以及经贸旅游等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全区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了专业设置,及时开发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针对万州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开发了酒店管理、旅游英语等特色专业,进一步从专业上保证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制约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缺乏问题,学院针对万州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注重新专业的开发与传统专业的改造相结合,将种植类专业改造成园林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农资营销、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在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专业上保证了服务“三农”的需要。针对万州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在工程类专业的基础上开发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使学院从单一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转变,在专业上保证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立了校企“定向培养、定点就业”的互动机制,人才培养和就业得到了很好的定位。
(二)按工学结合要求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该计划要求各系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院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除成立了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外,各系均按专业大类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利用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向企业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其他各教学环节的意见,为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有力的市场依据。
(三)成立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心
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形成共识,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学院于2008年上学期成立了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心。该中心全面负责本校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与指导,由职业教育专业人员专职管理,并针对课程性质聘请一线任课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专项小组。课程开发中心常年的工作根据企业反馈、学生反馈、国家政策、学校条件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课程开发中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搭建平台、市场需要调查、专业定位、剖析工作任务、制定教学标准、开发典型工作过程六个主要环节。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由学科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根据真实生产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结构分析,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分析,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糅合到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依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精心设计各个教学情景,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通过学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真正获得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同时促使师资结构和素质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需要。为此,学院制定了《重庆三峡职业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开发建议》,选择了部分技能操作比例较大的几门课程先进行课程开发试点。由于课程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打乱原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难度很大,故先选择技能操作较强的3~5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的“园林规划设计”、机械工程系的“模具钳工”、经济与贸易系的“财务会计”、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的“网页制作”等课程,此次课程开发的特点是基于工作过程,以点带面和政策激励。这些课程由教师自行申请或学院邀请部分教师率先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四)大力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各专业顶岗实习,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7月,因三峡工程四期移民搬迁,学院对龙宝实习工厂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对教学楼进行了整体布局调整,将机械设备搬入改造后的教室,初步完成了“学做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改造。学院按照专业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快建设了集生产、实训、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四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成功争取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50万元为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立了国家示范性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后,学院又争取到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80万元为机械工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了国家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并与重庆赛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进行项目开发,以现代企业形式动作,共建三峡库区区域性汽车维修技术开放性实训基地。基地的建成除全面开展学生的基本实训项目外,还可承接各汽车行业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库区劳动力转移、移民技能培训等任务,能填补万州区汽车自动变速器精修、等离子切割、无尘干磨、高档豪华车检修等汽车维修保养项目和技能培训的空白,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服务地方发展的国家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注重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各系确保毕业生在毕业前至少有半年以上的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并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五)学院全面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
因学院是一所集工科、农科、经管等专业于一体的独立高职院校,学院鼓励各系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各系按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积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发展。如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畜牧兽医专业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四川分公司合作设立“大北农”班,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植物保护方向)与海南正业中南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海南专业班,开展订单培养;艺术与教育系根据第三产业的实际特点,创新工学交替模式,实行“2+1”的理论、实践教学分配制度,“双休日、黄金周短期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办法;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工学交替”,以销定产;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探索“实训、科研、就业”面向企业联合办学,采用院企、事企合作;经济贸易系实施产学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建立多功能实训基地。
二、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的限制,职业教育缺乏产业支撑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合职业学院学生的教学,但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城乡结合地带。周边地区以农为主,万州的工业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推进相对重庆主城区和东部发达地区是比较缓慢的,有些产业正在衰退,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职业教育缺乏产业支撑。学院发展资金极其短缺,在推进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因素。比如说因资金短缺,教师能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不能及时获取最新高职发展信息而难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些改革。由于受三峡库区经济的限制,依靠万州的企业满足不了学院的实践教学,而工业发达地区教学成本高,学院目前的资金面还不能支持大规模的外地实践教学。学院已有部分系专业向外省拓展顶岗实习与就业空间,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原因而引起了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从服务库区经济建设角度来说,转移劳动力的成本远远大于资金的转移成本,从外省拓展空间不利于服务三峡库区,发展地方经济。所以应该在万州创造更多的实训基地等真实的生产设备或经营与管理条件,并加强与重庆的联系,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物质技术基础。
(二)企业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给予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
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缺一不可的要素。万州地方财政经费对我院投入力度不够大,同时由于缺少行业企业的参与性投入机制,企业不愿主动参与工学结合教育培训工作。加之目前企业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尚不完善,这些都造成了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积极性不高的状况。
(三)学院内部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工学结合是科学的育人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的人事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首先,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衔接合理,所以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需要,势必对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更新办学理念,制定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三峡库区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思考
[作者简介]张智(1964-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潘久政(1965-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教育管理;杨易昆(1984- ),男,四川渠县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务处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03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实践为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工学结合带动了专业调整与建设,学院从服务、市场、职业和优化四个方面考虑专业设置。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重庆市万州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服务第三产业发展,各教学系部发挥工科、农科以及经贸旅游等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全区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了专业设置,及时开发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针对万州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开发了酒店管理、旅游英语等特色专业,进一步从专业上保证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制约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缺乏问题,学院针对万州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注重新专业的开发与传统专业的改造相结合,将种植类专业改造成园林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农资营销、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在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专业上保证了服务“三农”的需要。针对万州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在工程类专业的基础上开发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使学院从单一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转变,在专业上保证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立了校企“定向培养、定点就业”的互动机制,人才培养和就业得到了很好的定位。
(二)按工学结合要求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该计划要求各系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院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除成立了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外,各系均按专业大类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利用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向企业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其他各教学环节的意见,为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有力的市场依据。
(三)成立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心
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形成共识,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学院于2008年上学期成立了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心。该中心全面负责本校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与指导,由职业教育专业人员专职管理,并针对课程性质聘请一线任课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专项小组。课程开发中心常年的工作根据企业反馈、学生反馈、国家政策、学校条件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课程开发中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搭建平台、市场需要调查、专业定位、剖析工作任务、制定教学标准、开发典型工作过程六个主要环节。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由学科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根据真实生产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结构分析,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分析,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糅合到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依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精心设计各个教学情景,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通过学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真正获得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同时促使师资结构和素质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需要。为此,学院制定了《重庆三峡职业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开发建议》,选择了部分技能操作比例较大的几门课程先进行课程开发试点。由于课程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打乱原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难度很大,故先选择技能操作较强的3~5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的“园林规划设计”、机械工程系的“模具钳工”、经济与贸易系的“财务会计”、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的“网页制作”等课程,此次课程开发的特点是基于工作过程,以点带面和政策激励。这些课程由教师自行申请或学院邀请部分教师率先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四)大力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各专业顶岗实习,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7月,因三峡工程四期移民搬迁,学院对龙宝实习工厂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对教学楼进行了整体布局调整,将机械设备搬入改造后的教室,初步完成了“学做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改造。学院按照专业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快建设了集生产、实训、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四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成功争取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50万元为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立了国家示范性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后,学院又争取到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80万元为机械工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了国家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并与重庆赛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进行项目开发,以现代企业形式动作,共建三峡库区区域性汽车维修技术开放性实训基地。基地的建成除全面开展学生的基本实训项目外,还可承接各汽车行业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库区劳动力转移、移民技能培训等任务,能填补万州区汽车自动变速器精修、等离子切割、无尘干磨、高档豪华车检修等汽车维修保养项目和技能培训的空白,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服务地方发展的国家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注重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各系确保毕业生在毕业前至少有半年以上的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并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切实在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五)学院全面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
因学院是一所集工科、农科、经管等专业于一体的独立高职院校,学院鼓励各系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各系按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积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发展。如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畜牧兽医专业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四川分公司合作设立“大北农”班,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植物保护方向)与海南正业中南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海南专业班,开展订单培养;艺术与教育系根据第三产业的实际特点,创新工学交替模式,实行“2+1”的理论、实践教学分配制度,“双休日、黄金周短期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办法;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工学交替”,以销定产;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探索“实训、科研、就业”面向企业联合办学,采用院企、事企合作;经济贸易系实施产学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建立多功能实训基地。
二、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的限制,职业教育缺乏产业支撑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合职业学院学生的教学,但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城乡结合地带。周边地区以农为主,万州的工业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推进相对重庆主城区和东部发达地区是比较缓慢的,有些产业正在衰退,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职业教育缺乏产业支撑。学院发展资金极其短缺,在推进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因素。比如说因资金短缺,教师能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不能及时获取最新高职发展信息而难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些改革。由于受三峡库区经济的限制,依靠万州的企业满足不了学院的实践教学,而工业发达地区教学成本高,学院目前的资金面还不能支持大规模的外地实践教学。学院已有部分系专业向外省拓展顶岗实习与就业空间,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原因而引起了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从服务库区经济建设角度来说,转移劳动力的成本远远大于资金的转移成本,从外省拓展空间不利于服务三峡库区,发展地方经济。所以应该在万州创造更多的实训基地等真实的生产设备或经营与管理条件,并加强与重庆的联系,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物质技术基础。
(二)企业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给予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
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缺一不可的要素。万州地方财政经费对我院投入力度不够大,同时由于缺少行业企业的参与性投入机制,企业不愿主动参与工学结合教育培训工作。加之目前企业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尚不完善,这些都造成了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积极性不高的状况。
(三)学院内部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工学结合是科学的育人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的人事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首先,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衔接合理,所以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需要,势必对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更新办学理念,制定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