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趣味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预测并说出理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展开对比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形象,引导学生展开联结能促使学生找到作品的主旨。以这些方式设计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
[关键词]趣味作业;语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内积极阅读,也要引导其走出课堂,在课外展开延伸阅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些作业都十分有趣,并能引导学生找到有助于展开课外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并爱上自主阅读。
一、鼓励预测课文内容,在给出缘由中发展学生思维
在学生拿到新书的时候,我会鼓励学生先阅读一下封面和标题,然后对书本的内容展开大胆猜测。我设计了预测类的作业,鼓励学生先写下自己对作品中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结局等的推测,在阅读后再填写自己实际读到的内容。在推测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写出推测的缘由,展现自己的思路。如在阅读了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后,我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并尝试设置预测类的作业,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我引导学生阅读《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预测活动。学生先阅读《白雪公主》的题目,并观察其封面。学生发现:“在封面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我猜测她就是白雪公主。在旁边还有很多长得很矮小的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故事发展的推测,并说出缘由。学生认为:“公主是十分高贵的人,她为何会和这些小矮人在一起呢?这些小矮人是什么人呢?”这样学生就在此后的阅读中找到了阅读的方向。
在预测类作业中,学生明白了在阅读前要先了解一下作品的基本内容,并在头脑中进行适当的猜测。此外,学生在书写推测缘由的过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这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带来不少帮助。
二、通过对比参照阅读,在认识形象中提升语用能力
对比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设计对比类的趣味作业,让学生尝试对比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说说他们在外貌、心理、行为、语言、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后,我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展开对比活动,看看不同故事中的狐狸形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对比阅读了拉封丹寓言中和狐狸有关的故事,以及《聊斋志异》中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并尝试将自己读到的内容填写进表格中。学生发现,拉封丹寓言中的狐狸大多都是邪恶的形象,而《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却大多都是美丽善良的形象,而且在《聊斋志异》中还常常将狐狸拟人化,将其变为美丽善良的女子。学生还发现拉封丹寓言以教化为主,目的是惩恶扬善,《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却是为了赞扬善良勇敢的女性形象。
由于在对比类作业中我引导学生从人物细节描写的若干角度人手展开对比,所以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怎样合理地描写人物形象。同时,这样的对比也能促使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学生的思考会更为严谨。
三、关注认知间的联结,在探寻主旨中加深阅读感悟
为了促使学生提升联结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与之有关的趣味作业,我鼓励学生先找到作品中的关键词,然后说说这个关键词和该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人物,更能促使其更好地探究作品主旨。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后,我鼓励学生尝试阅读和名人有关的作品。我推荐学生阅读了《提灯的天使》的部分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無法理解作品为何要将南丁格尔比喻成“提灯的天使”,因此我便利用趣味作业促使学生建立起联结。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南丁格尔是怎样的一个人。此外,我还在作业中设置了相关的问题:“灯给人怎样的感觉?南丁格尔是什么人?她做了什么事情?给人怎样的感受?人们为何称其为天使?提灯的天使给人的感受是什么?”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一步步理解了作品的隐喻,并理解了作品主旨。
联结指的是将不相关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不少作品中都用到了这种手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一步步深入地探究,同时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促使学生一步步进行感悟。
学者叶圣陶认为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阅读太少和不懂得正确的阅读方法。我通过设置趣味作业将正确的阅读方法隐藏在其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读得更多。这样的趣味作业能让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不仅完成作业,更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责编韦淑红)
[关键词]趣味作业;语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内积极阅读,也要引导其走出课堂,在课外展开延伸阅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些作业都十分有趣,并能引导学生找到有助于展开课外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并爱上自主阅读。
一、鼓励预测课文内容,在给出缘由中发展学生思维
在学生拿到新书的时候,我会鼓励学生先阅读一下封面和标题,然后对书本的内容展开大胆猜测。我设计了预测类的作业,鼓励学生先写下自己对作品中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结局等的推测,在阅读后再填写自己实际读到的内容。在推测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写出推测的缘由,展现自己的思路。如在阅读了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后,我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并尝试设置预测类的作业,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我引导学生阅读《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预测活动。学生先阅读《白雪公主》的题目,并观察其封面。学生发现:“在封面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我猜测她就是白雪公主。在旁边还有很多长得很矮小的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故事发展的推测,并说出缘由。学生认为:“公主是十分高贵的人,她为何会和这些小矮人在一起呢?这些小矮人是什么人呢?”这样学生就在此后的阅读中找到了阅读的方向。
在预测类作业中,学生明白了在阅读前要先了解一下作品的基本内容,并在头脑中进行适当的猜测。此外,学生在书写推测缘由的过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这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带来不少帮助。
二、通过对比参照阅读,在认识形象中提升语用能力
对比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设计对比类的趣味作业,让学生尝试对比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说说他们在外貌、心理、行为、语言、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后,我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展开对比活动,看看不同故事中的狐狸形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对比阅读了拉封丹寓言中和狐狸有关的故事,以及《聊斋志异》中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并尝试将自己读到的内容填写进表格中。学生发现,拉封丹寓言中的狐狸大多都是邪恶的形象,而《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却大多都是美丽善良的形象,而且在《聊斋志异》中还常常将狐狸拟人化,将其变为美丽善良的女子。学生还发现拉封丹寓言以教化为主,目的是惩恶扬善,《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却是为了赞扬善良勇敢的女性形象。
由于在对比类作业中我引导学生从人物细节描写的若干角度人手展开对比,所以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怎样合理地描写人物形象。同时,这样的对比也能促使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学生的思考会更为严谨。
三、关注认知间的联结,在探寻主旨中加深阅读感悟
为了促使学生提升联结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与之有关的趣味作业,我鼓励学生先找到作品中的关键词,然后说说这个关键词和该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人物,更能促使其更好地探究作品主旨。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后,我鼓励学生尝试阅读和名人有关的作品。我推荐学生阅读了《提灯的天使》的部分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無法理解作品为何要将南丁格尔比喻成“提灯的天使”,因此我便利用趣味作业促使学生建立起联结。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南丁格尔是怎样的一个人。此外,我还在作业中设置了相关的问题:“灯给人怎样的感觉?南丁格尔是什么人?她做了什么事情?给人怎样的感受?人们为何称其为天使?提灯的天使给人的感受是什么?”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一步步理解了作品的隐喻,并理解了作品主旨。
联结指的是将不相关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不少作品中都用到了这种手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一步步深入地探究,同时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促使学生一步步进行感悟。
学者叶圣陶认为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阅读太少和不懂得正确的阅读方法。我通过设置趣味作业将正确的阅读方法隐藏在其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读得更多。这样的趣味作业能让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不仅完成作业,更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