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在一本散本选编中,偶然看到一位作者在夸赞汉字“朵”,说它美丽、长腿、匀称,说木之上的灵魂就是“朵”,说如果让他评选汉字,最漂亮的就是这个“朵”字——用时下较流行的话总结,他喜欢的汉字的样子,“朵”字都有。
那个“朵”字落在我心里,激起一朵浪花,认真地想:学习汉字十几年了,使用汉字几十年了,总认为“人生识字忧患始”,却很少转过身来,仔细端详一下汉字的样子,原来我对自己语言的根知之甚少。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回到瑞典后,专门从事汉语教学的林西莉发现,学生们和她一样被汉字的样子所吸引着:当她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学生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而当她从汉字讲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时,效果就更加好了。
在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林西莉教授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介绍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力作《汉字王国》,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起源的特点,选取了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读者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尽管内容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林教授没有使用“经院式”的语言(译者李之义),而是找到了她特有的表达方式:“轻松、自如、優美、动听。”
她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出发,让一个汉字的出现像一次偶遇:一次骑车经过北海,发现路旁的一户人家花种得非常好,便与他们攀谈起来,当她问“是谁修了这个花圃”,男主人自豪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这个动作让林西莉想到:相同的情况下,瑞典人会拍拍自己的胸脯,而中国人却指着鼻子。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自”最初的意思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为了直观地表现出“鼻”的造型来源,林教授找到一张1818年中国出版的畫各种鼻子的范本,它们都是从正面看鼻子时的样子,都与金文的“鼻”字十分相像。
由此可见,相对于汉语学家,林西莉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艺术史家,因此她说字,多寻求汉字被创造时的外观进行解释:一个字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张图。比如“行”字,如果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行”字,它就像一份城市规划图,字义也一目了然:十字路口。以这个“行”字按图索骥,读者会了解到简易的古代交通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日常使用道路网的国家;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制定出用于特别繁忙的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把道路分成五种不同类型,让人、畜、车有条理地通过……“就旅行道路而言,中国人很早就很‘行’。”
作为一本有趣、实用的汉语知识读物,《汉字王国》尽管文字通俗,但林西莉却以散文的笔法阐释汉字的美,读起来非常动人。
她写道:当情绪低落时,总会想到“灰”字,她引用瑞典诗人泰格纳尔的诗句来描述“灰心”的感觉:“我的心?我的胸膛里没有心。罐子里装的仅仅是生命的灰”——看到这儿,不禁感叹汉语的简洁和有力:一个词相当于两句话的分量,然而,尽管语言文字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人们对生命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跟着林教授重识一遍字之后,个人最受启发的是她对“我”字的讲解:从几个金文派生出的字可以看出,“我”字表示一只有力的手握着戟,从背后砍向一个人。也有学者认为“我”字表示有三个尖的一件武器,表示两个武器相碰,无论如何,包括有一个“戈”字的“我”都是一个有肃杀之气的字。
想想都觉得脊背生凉。恶口、妄语等等这些恶念都是“我”伤人的利器吧?只有摒除恶念,让剑始终呆在鞘中,才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王国》赢得了中国原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称赞,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林西莉)在引言中特别指出,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去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她的见解确实很有道理……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重要特征,是最少争议的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文化标志。”
听说贾斯汀·比伯在胸前文了个汉字‘怂’,因为觉得它的意思是‘follow your heart’(追随内心),很想推荐他读一读《汉字王国》,再告诉他: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里都有五千年文明的缩影,只喜欢汉字的样子还不够,要追其根本、溯其源流地了解和学习,否则会“怂”的哦。
在一本散本选编中,偶然看到一位作者在夸赞汉字“朵”,说它美丽、长腿、匀称,说木之上的灵魂就是“朵”,说如果让他评选汉字,最漂亮的就是这个“朵”字——用时下较流行的话总结,他喜欢的汉字的样子,“朵”字都有。
那个“朵”字落在我心里,激起一朵浪花,认真地想:学习汉字十几年了,使用汉字几十年了,总认为“人生识字忧患始”,却很少转过身来,仔细端详一下汉字的样子,原来我对自己语言的根知之甚少。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回到瑞典后,专门从事汉语教学的林西莉发现,学生们和她一样被汉字的样子所吸引着:当她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学生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而当她从汉字讲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时,效果就更加好了。
在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林西莉教授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介绍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力作《汉字王国》,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起源的特点,选取了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读者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尽管内容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林教授没有使用“经院式”的语言(译者李之义),而是找到了她特有的表达方式:“轻松、自如、優美、动听。”
她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出发,让一个汉字的出现像一次偶遇:一次骑车经过北海,发现路旁的一户人家花种得非常好,便与他们攀谈起来,当她问“是谁修了这个花圃”,男主人自豪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这个动作让林西莉想到:相同的情况下,瑞典人会拍拍自己的胸脯,而中国人却指着鼻子。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自”最初的意思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为了直观地表现出“鼻”的造型来源,林教授找到一张1818年中国出版的畫各种鼻子的范本,它们都是从正面看鼻子时的样子,都与金文的“鼻”字十分相像。
由此可见,相对于汉语学家,林西莉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艺术史家,因此她说字,多寻求汉字被创造时的外观进行解释:一个字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张图。比如“行”字,如果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行”字,它就像一份城市规划图,字义也一目了然:十字路口。以这个“行”字按图索骥,读者会了解到简易的古代交通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日常使用道路网的国家;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制定出用于特别繁忙的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把道路分成五种不同类型,让人、畜、车有条理地通过……“就旅行道路而言,中国人很早就很‘行’。”
作为一本有趣、实用的汉语知识读物,《汉字王国》尽管文字通俗,但林西莉却以散文的笔法阐释汉字的美,读起来非常动人。
她写道:当情绪低落时,总会想到“灰”字,她引用瑞典诗人泰格纳尔的诗句来描述“灰心”的感觉:“我的心?我的胸膛里没有心。罐子里装的仅仅是生命的灰”——看到这儿,不禁感叹汉语的简洁和有力:一个词相当于两句话的分量,然而,尽管语言文字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人们对生命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跟着林教授重识一遍字之后,个人最受启发的是她对“我”字的讲解:从几个金文派生出的字可以看出,“我”字表示一只有力的手握着戟,从背后砍向一个人。也有学者认为“我”字表示有三个尖的一件武器,表示两个武器相碰,无论如何,包括有一个“戈”字的“我”都是一个有肃杀之气的字。
想想都觉得脊背生凉。恶口、妄语等等这些恶念都是“我”伤人的利器吧?只有摒除恶念,让剑始终呆在鞘中,才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王国》赢得了中国原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称赞,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林西莉)在引言中特别指出,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去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她的见解确实很有道理……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重要特征,是最少争议的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文化标志。”
听说贾斯汀·比伯在胸前文了个汉字‘怂’,因为觉得它的意思是‘follow your heart’(追随内心),很想推荐他读一读《汉字王国》,再告诉他: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里都有五千年文明的缩影,只喜欢汉字的样子还不够,要追其根本、溯其源流地了解和学习,否则会“怂”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