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来源 :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探讨,在分析以人为本管理对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基础上,指出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强化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增强高等教育的活力和竞争力,是实现管理现代化最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高等教育
  【Abstract】Discussion on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theory connotations in analyzing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in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is, pointed out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be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achieve people-centered teaching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o people-centered people in this management, is to enh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vit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s the most realistic option to modernize management.
  【Key words】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Man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1. 高等教育管理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
  要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就要理解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对高等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在高校的学生基本上具有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发挥他们的钻研优势,主动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教师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创造出尊师、爱生的公平、公正开放的和谐的新型校园文化环境。
  对教师而言,要以尊重、激励、关爱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努力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真正给教师以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创业的空间。要坚定不移地把教师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管理机制,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现代高校以学生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在教育中的学生应当视为创业者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来来回回的过路者,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以学生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2.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教管理理念
  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又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对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教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关键。在高教管理实践过程中,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从来都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来自高教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控制指令的。因此,高教管理只有从人出发,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行,使高教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和收效。
  (一)构建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根本。把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到高教管理中,就是要确立教师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劳动者,是学校实现管理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还包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前提,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就是要使教师在学历、职称、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学习和教学科研环境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有学校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同样,也只有教师群体的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质”的提高才有了可持续的保障,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学校良好氛围形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塑学生理想,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以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突显出来,着力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于使学生在高校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内学习各种知识,感受历史积淀而成的大学文化,将之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也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对象。
  3.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实现途径
  教育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实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这是学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充分人性化的,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来探求和构建现代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   首先,创建研究型学习的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素质和能力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管理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是开发人才潜力的重要手段。学习是教育的目的,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开创未来的宏大途径,作为行为主体的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促使其隐性和显性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发展需要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为前提。高校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文化和一个能加速学习、开发创新培养人才和流程的系统,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增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会使用创新工具,全面提高素质,促使师生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学校中群体甚至整个师生的学习。
  其次,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观念决定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主导着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直接决定着工作绩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观念严重影响到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构建和实施。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把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教育管理观念转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管理便意味着“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现代教育管理应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三者相互结合的层面。彻底清除陈旧、老化、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第三,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当代高校教学管理的主导方式是激励。就是激发教师的动机,诱导教师的行为,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培养人才建设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激励的过程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还有精神形态的,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不能解决学校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本校高等教育特点的物质激励机制,又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起符合国情和本高校实际的精神激励机制。
  总之,要全面构建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只有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突显服务职能,提高管理者素质等几方面强力推进,才能逐步构建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归根结底,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既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更是当今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参考文献
  [1] 陈颢,非理性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J],教学与管理,2001(2)
  [2] 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1)
  [3] 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4] 朱祖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之我见[J].中国培训,2003(8).
  [5] 刘爱莲,吴远编著,高等教育管理[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目前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问题,用一个词形容,最确切的是——如履薄冰。面对严峻的学校安全管理形势,往往使得校长、班主任、老师为了学生在校的安全,只有慎之又慎,甚至在工作上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个人认为“怕”也是件好事,只有“怕”,才能提高警惕,只有“怕”,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强化管理,建立各种机制,是可以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的。  下面我对学校
期刊
【摘要】以16名青少年标枪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对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专项成绩比对照组专项成绩有显著性提高,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标枪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力量;青少年标枪运动员;标枪成绩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竞技运动训练中一个新课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青少年时期的运动训练时期是初期阶段
期刊
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差,这是教师和家长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重视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情感和态度、表达和修辞,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还要关注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等等。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  首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语言描绘情境,渲染气氛;问题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表演体会情境,培养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  一 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及其理论来源: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
期刊
【关键词】初中物理;设计;策略;案例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目标中首次提出"过程与方法"。内容标准也首次将表征动作与过程的"科学探究"列入其中,并与"科学内容"并列为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对这些变化应如何理解,教学操作上如何体现,这是广大物理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实施物理探究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设计思路  1.
期刊
清明已过,不少学校在清明期间都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清明祭奠活动,谈起对清明祭奠活动的感受,学生们众说纷纭:有觉得好玩的;有觉得挺累的;有认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有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等等。  笔者认为,通过清明祭奠,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应成为学校开展清明祭奠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通过清明祭奠,开展 "向死而生"的"生命观"教育。  近年来,社会自杀现象,特别是青少年自
期刊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而现在很多同学觉得地理难学,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 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1.1 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1.2 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
期刊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课题。本文从信息素养的含义入手,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加强;信息素养;培养  【Abstract】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老师上课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特别是自己预习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