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森林保护学专业开设的“普通昆虫学”理论和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教学改革。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一是提炼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及内容,着重绪论的讲解;二是将可触屏投影技术引入普通昆虫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一是完善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技能培养;二是丰富实习内容,成立小组互相合作;三是改革实践考核方式。本文希望通过昆虫学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76-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2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植物保护、园林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和生理学、生态学、分类学及生物学等基础知识传统的教学经常以基础知识的讲解为主,并通过实践深入学习,加深印象。但昆虫的形态和分类众多且难以辨认,知识点烦琐,学生容易在教学中兴趣不高,印象不深刻,知识掌握不全面。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及对昆虫的兴趣。学好该课程将会为以后的森林昆虫学、森林生态学等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
一、普通昆虫学传统教学存在问题
(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量、种数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所以《普通昆虫学》作为森林保护的专业课十分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课时的不断缩减,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且由于普通昆虫学知识量多、内容大、涉及范围广,为了能让学生可以掌握全部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过度依赖课件,与学生互动交流少,会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失,学习变得被动,无法在课堂上拓展和发散思维。
(二)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昆虫学实验主要侧重技术与方法,为掌握有关普通昆虫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需通过实验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研究能力。但考核简单,学分低等原因会致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付了事,作业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只是让学生画出器官等,学生大多也只是照着书本临摹,并没有自主观察,进而逐渐失去兴趣,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效果。在实习中,因为考核成绩占比重低,学生没有掌握采集昆虫以及扦插整只的方式,导致自身产生挫败感,作业草草了事。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理论教学
第一,提炼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及内容,着重绪论的讲解。昆虫纲的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所以涉及的普通昆虫学的基础知识量大,理论概念多。由于课时少,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书本,找到重点教学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精简。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关系到其是否能够认真学习,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烈导致了对普通昆虫学的学习缺乏兴致。所以,绪论的介绍就起到了导向作用,让学生们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对于绪论的讲解,先从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及作用讲起,让学生对昆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定位,再以案例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如介绍人类与昆虫的密切关系分为益、害两大方面。蝗虫危害农作物让很多地区的人们陷入了饥荒,蝗虫是如何“组团推进”;疟蚊传染的疟疾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体内;昆虫是如何产出蚕丝、蜂蜜、传播花粉等。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世界和中国的昆虫学简史,最后总结学习昆虫学及普通昆虫学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昆虫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二,将可触屏投影技术引入普通昆虫学。课堂讲授主要采用板书和课本的形式,课本讲解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可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中,把视频、图片以及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多媒体放映的信息量大,學生只是机械式地做笔记,做笔记时容易找不到重点进行记录,对重要信息的接受困难。由此,可以采用触屏投影技术,将普通的幕布升级成可触屏的幕布,交互性强。一是可以直接在投影屏幕上直接圈话、注释;二是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屏幕直接改造;三是提高了投影仪幕布的实用性能,也可以通过触屏,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更加便利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节省时间标出重点知识。
(二)实践教学
第一,完善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技能培养。普通昆虫学实验是对理论课的巩固,理论课也是对实验课的铺垫。在实验课中,由于学生没有教材很难根据书本进行实验,可采用分步法进行,不再同时让学生观察多种器官,而是分开观察口器、翅、足、触角等。授课方式也从板书变为多媒体教学,详细介绍如何解剖昆虫,找出昆虫的器官,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足无措。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例如蜜蜂、蝗虫的发育史等,让学生解决问题,重新认识昆虫的生命周期以及形态发育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普通昆虫学的重要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实验,主要是野外收集昆虫、网络收集视频、自主饲养昆虫等方法,探寻昆虫的生活史,并在一起交流与学习,将自己的感受写成心得报告,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观察昆虫的生活史,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第二,丰富实习内容,成立小组互相合作。实习是让学生理解自然与昆虫和人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进行昆虫的采集、分类和鉴定,并做成昆虫标本,掌握昆虫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能力。采用了分组的方法,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大组,并拥有不同的分工,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班里实习的氛围,还可以增加班级的团结以及相互帮助的精神。 首先,需要对实习材料进行了更新,例如昆虫网、三级板、展示台等,增加实习材料的发放力度,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动手学习制作昆虫标本。其次,可以在晚上增加燈诱教学,让学生学习某些昆虫有对特定波段光的趋光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不仅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还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师生的关系。最后,将标本的制作标准、规范化。由于一些学生对标本的制作应付了事,昆虫针扦插的位置、昆虫的展姿、玻片标本的制作等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既浪费了资源学习实验又缺乏严谨性。所以,可将步骤细化,不是一次性讲完全部内容,而是针对昆虫个体讲解,不同的昆虫将如何展翅和扦插,用几号的昆虫针等,玻片标本也是经过漂洗、脱水、封片的步骤详细讲解。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讨论制作标本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在旁边提出要点和指正错误。并且标本保存不容易,标本的制作需让学生认识到要爱惜和保护标本,培养学生对实验和标本的重视和规范化。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拍照,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在实习结束后将组中的成果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组与组之间相互分享交流。
第三,改革实践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一共有3大部分:理论课考核、实验课考核和实习课考核[1]。理论课考核主要是闭卷理论考核,侧重于书本结合实际生活的试题,让学生以自己的观点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阐述。实验课考核方式则不再侧重于每次课程实验报告的提交,而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者标本辨认昆虫的类型或者是器官。对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的考核,要求学生不仅要吸收理论课的知识,还要真正了解昆虫的形态,能准确辨认出昆虫的器官以及鉴别到科、属。让学生自主解剖昆虫并辨认昆虫的器官,首先考核学生是否能自己找到昆虫的器官,其次考核学生操作实验器材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态度进行综合评测。实习考核主要是将扦插标本的整理、扦插标本的质量和数量、标本的鉴定以及玻片标本的制作等作为评定依据[1],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测。
三、结语
普通昆虫学是森林保护重要的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的创新,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通昆虫学实践检测是对理论课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基础与实践紧密结合,还在实习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组织以及团结能力,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星,陈壮美.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282-283.
[2]李艳.中国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责任编辑:董维)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76-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2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植物保护、园林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和生理学、生态学、分类学及生物学等基础知识传统的教学经常以基础知识的讲解为主,并通过实践深入学习,加深印象。但昆虫的形态和分类众多且难以辨认,知识点烦琐,学生容易在教学中兴趣不高,印象不深刻,知识掌握不全面。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及对昆虫的兴趣。学好该课程将会为以后的森林昆虫学、森林生态学等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
一、普通昆虫学传统教学存在问题
(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量、种数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所以《普通昆虫学》作为森林保护的专业课十分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课时的不断缩减,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且由于普通昆虫学知识量多、内容大、涉及范围广,为了能让学生可以掌握全部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过度依赖课件,与学生互动交流少,会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失,学习变得被动,无法在课堂上拓展和发散思维。
(二)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昆虫学实验主要侧重技术与方法,为掌握有关普通昆虫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需通过实验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研究能力。但考核简单,学分低等原因会致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付了事,作业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只是让学生画出器官等,学生大多也只是照着书本临摹,并没有自主观察,进而逐渐失去兴趣,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效果。在实习中,因为考核成绩占比重低,学生没有掌握采集昆虫以及扦插整只的方式,导致自身产生挫败感,作业草草了事。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理论教学
第一,提炼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及内容,着重绪论的讲解。昆虫纲的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所以涉及的普通昆虫学的基础知识量大,理论概念多。由于课时少,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书本,找到重点教学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精简。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关系到其是否能够认真学习,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烈导致了对普通昆虫学的学习缺乏兴致。所以,绪论的介绍就起到了导向作用,让学生们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对于绪论的讲解,先从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及作用讲起,让学生对昆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定位,再以案例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如介绍人类与昆虫的密切关系分为益、害两大方面。蝗虫危害农作物让很多地区的人们陷入了饥荒,蝗虫是如何“组团推进”;疟蚊传染的疟疾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体内;昆虫是如何产出蚕丝、蜂蜜、传播花粉等。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世界和中国的昆虫学简史,最后总结学习昆虫学及普通昆虫学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昆虫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二,将可触屏投影技术引入普通昆虫学。课堂讲授主要采用板书和课本的形式,课本讲解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可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中,把视频、图片以及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多媒体放映的信息量大,學生只是机械式地做笔记,做笔记时容易找不到重点进行记录,对重要信息的接受困难。由此,可以采用触屏投影技术,将普通的幕布升级成可触屏的幕布,交互性强。一是可以直接在投影屏幕上直接圈话、注释;二是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屏幕直接改造;三是提高了投影仪幕布的实用性能,也可以通过触屏,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更加便利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节省时间标出重点知识。
(二)实践教学
第一,完善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技能培养。普通昆虫学实验是对理论课的巩固,理论课也是对实验课的铺垫。在实验课中,由于学生没有教材很难根据书本进行实验,可采用分步法进行,不再同时让学生观察多种器官,而是分开观察口器、翅、足、触角等。授课方式也从板书变为多媒体教学,详细介绍如何解剖昆虫,找出昆虫的器官,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足无措。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例如蜜蜂、蝗虫的发育史等,让学生解决问题,重新认识昆虫的生命周期以及形态发育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普通昆虫学的重要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实验,主要是野外收集昆虫、网络收集视频、自主饲养昆虫等方法,探寻昆虫的生活史,并在一起交流与学习,将自己的感受写成心得报告,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观察昆虫的生活史,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第二,丰富实习内容,成立小组互相合作。实习是让学生理解自然与昆虫和人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进行昆虫的采集、分类和鉴定,并做成昆虫标本,掌握昆虫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能力。采用了分组的方法,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大组,并拥有不同的分工,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班里实习的氛围,还可以增加班级的团结以及相互帮助的精神。 首先,需要对实习材料进行了更新,例如昆虫网、三级板、展示台等,增加实习材料的发放力度,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动手学习制作昆虫标本。其次,可以在晚上增加燈诱教学,让学生学习某些昆虫有对特定波段光的趋光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不仅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还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师生的关系。最后,将标本的制作标准、规范化。由于一些学生对标本的制作应付了事,昆虫针扦插的位置、昆虫的展姿、玻片标本的制作等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既浪费了资源学习实验又缺乏严谨性。所以,可将步骤细化,不是一次性讲完全部内容,而是针对昆虫个体讲解,不同的昆虫将如何展翅和扦插,用几号的昆虫针等,玻片标本也是经过漂洗、脱水、封片的步骤详细讲解。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讨论制作标本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在旁边提出要点和指正错误。并且标本保存不容易,标本的制作需让学生认识到要爱惜和保护标本,培养学生对实验和标本的重视和规范化。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拍照,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在实习结束后将组中的成果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组与组之间相互分享交流。
第三,改革实践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一共有3大部分:理论课考核、实验课考核和实习课考核[1]。理论课考核主要是闭卷理论考核,侧重于书本结合实际生活的试题,让学生以自己的观点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阐述。实验课考核方式则不再侧重于每次课程实验报告的提交,而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者标本辨认昆虫的类型或者是器官。对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的考核,要求学生不仅要吸收理论课的知识,还要真正了解昆虫的形态,能准确辨认出昆虫的器官以及鉴别到科、属。让学生自主解剖昆虫并辨认昆虫的器官,首先考核学生是否能自己找到昆虫的器官,其次考核学生操作实验器材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态度进行综合评测。实习考核主要是将扦插标本的整理、扦插标本的质量和数量、标本的鉴定以及玻片标本的制作等作为评定依据[1],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测。
三、结语
普通昆虫学是森林保护重要的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的创新,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通昆虫学实践检测是对理论课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基础与实践紧密结合,还在实习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组织以及团结能力,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星,陈壮美.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282-283.
[2]李艳.中国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