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导向的物流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优化分析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2”高職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相结合的贯通培养教育模式,具有诸多优点。本文结合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物流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的优化思路,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促进对口贯通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贯通分段培养;物流专业;需求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18-02
  1 引 言
  “3+2”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相结合的贯通培养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招生改革为突破口,打通了高职通向本科的“立交桥”。这种培养模式顺应了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大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既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又将本科教学体系与高职教学体系融合贯通,充分利用和发挥双方的优势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山东省2013年开始推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目前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51所,涵盖111个招生专业,衔接28所本科高校,计划招生人数达到6080人。山东交通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3年获批试点项目,对“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本文将以物流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人才培养调研情况,总结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优化思路,以便为更好地推进物流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提供参考。
  2 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1 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了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我们综合采用网络调研、实地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包括现场问卷调查和自媒体调查)等多种方式,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物流部门、本校物流毕业生、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等作为调研对象,对人才需求及培养情况进行深度调研。从学历需求、岗位需求、技能需求、素质要求等方面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
  (1)不同学历人员需求情况。不同企业对物流人员的要求各不相同。调查结果显示,近1/3的企业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比超过3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相对较低,占比20%以上的企业不足10%,但大型国有企业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员占比相对较高,一般在50%以上。从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学历层次比重来看,总体而言,有近50%的企业本科层次以上人才需求为40%以上;企业的物流部门学历需求层次高于其它企业,90%以上需要本科以上层次的物流人才。我国物流产业进入整合、推进、提升的新阶段,物流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供需结构来看,对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旺盛,供需缺口大。
  (2)岗位(群)需求情况。调查对象对“企业最紧缺的物流岗位(群)人才”需求情况为: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占62.3%,物流市场营销人才占51.6%,物流系统规划人才占41.3%,国际物流业务管理人才占39.8%,库存管理人才占32.9%,运输管理人才占31.6%,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人才占30.9%,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占30.3%,配送管理人才占27.1%、物流成本核算与物流绩效评价人才占12.1%。调查结论表明,运输、仓储与配送服务功能仍是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功能;物流企业非常注重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注重为客户提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等增值性的物流服务,也注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多数物流企业在不断拓展物流市场,而国际物流市场将是物流企业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3)人才技能及职业素质需求情况。调查对象“对物流人才的物流技能需求”情况为: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占68.1%,运输优化技术占60.2%,仓储管理技术占59.3%,物流成本核算及绩效评价技术占43.6%,物流网络优化技术占41.5%,包装及集载技术占32.7%,装卸搬运技术占30.9%,其它物流技术需求所占比重均在30%以下。因此,物流信息管理、运输优化、仓储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是在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强化的方面。调查对象对人才职业素质要求情况,见图1。可见,企业关注物流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关注度较高。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实践经验不足、对行业了解不够、专业技能欠缺”等是造成学生不能尽快胜任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团队合作、专业技术运用、职业拓展、专业操作”等是大部分企业对物流人才素质重视的重要方面。
  2.2 目标岗位群分析
  结合调研结果,我国物流企业及企业的物流部门注重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物流系统规划等增值物流服务、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因而企业对具有物流综合业务规划设计能力和专项业务优化能力的人才,对掌握商贸物流、金融物流、电商物流、危险品物流等复合型物流业务知识的人才,对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需求强烈;多数物流企业处于扩张期,国际物流市场将是物流企业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运输、仓储与配送服务仍是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功能。
  结合调研结果,按岗位层次提炼企业主要工作岗位(群),见图2。
  3 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优化思路
  结合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以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和培养现状,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优化思路。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分段培养、衔接贯通原则。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满足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市场营销等岗位技能和管理能力,本科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和管理能力以及设计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
  (2)一体化原则。课程体系设计基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体现前后贯通、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贯通培养理念,同时兼顾学生高职阶段毕业后就业和转段后的本科阶段继续培养工作。从职业需求出发设计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对原有的高职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拆解、再造和改革,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根据高职和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体系内容和职业技能考核,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一体的理念。   (3)实用性原则。“3+2”物流高职与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模式,与普通应用型本科培养相比,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知识结构与物流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实现理论教学“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根据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科学设计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突出实用性。
  (4)前瞻性原则。现代物流是复合型服务业,是对仓储、运输、包装、信息等产业经过整合、再造而形成的一种新产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知识。课程体系设置,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要求,设置新兴课程和交叉课程,从而使得学生能及时掌握物流新知识和新技术。
  3.2 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构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转变为具体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根据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构建以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2.1 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三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的三个课程平台,以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创新创业课为导向的三个课程模块。三个课程平台使专业保持相对稳定,三个课程模块可以根据物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使得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更加匹配。物流市场的细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可增加相应专业领域的课程模块,如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危险品物流、医药物流、金融物流等专门化课程模块。
  3.2.2 实践课程体系
  物流“3+2”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模块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要真正实现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对模块化体系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合理的构建。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实施一套“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即将职业能力分成:点(基本技能)、线(专项技能)、面(综合技能)、体(岗位技能)四大模块,针对该四大模块职业能力的形成,遵循递进式教学规律,采取相应的单项技能实训、单项任务实训、综合业务实训、岗位顶岗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项技能、单项任务、综合业务实训可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岗位顶岗实训可在与物流企业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进行,使学生在顶岗实训过程中全面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先进技术和设备。
  3.2.3 素质体系
  素质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训练和培养。通过第一课堂中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训、专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诸如“挑战杯”等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课堂活动计一定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4 对策建议
  结合对物流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工作,提出促进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考虑高职、本科两个阶段的贯通性和衔接性,同时也应注意兩个阶段教育层次的差异。基于两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规格要求、课程体系内容和职业技能考核,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素质分层、知识衔接、能力对接、拓展延续”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一体的理念的同时,体现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层次差异。
  (2)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法。分段贯通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对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和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研究物流工作岗位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活动应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坚持“在做中学”和“在做中教”,科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体现先进性、典型性、通用性,教学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
  (3)重视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评估与持续改进。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评估是贯通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培养目标达成度的主要依据,而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是评估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建立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贯通的评价体系,以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设置进行引导,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从而有利于实现贯通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
  资助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年度);山东交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721)。
  参考文献
  [1]朱云峰,季本山.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5):29~32.
  [2]宋奇吼,李学武.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分段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4):25~27.
  [3]郭稳涛,肖志芳.高职本科“3+2”人才培养衔接研究[J].职教通讯,2016,(17):32~34.
  收稿日期:2018-11-1
  作者简介:孙学琴(1966-),女,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通过评估其医疗联合体的运行模式和实践现状,分析该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医疗资源整合的特点、经验与不足,探索医疗联合体的运行机制,为
公务员考核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核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考核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进行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居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人们主要生活场所,现代住宅建设在景观环境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不断增
地质环境是地壳表层岩石、土壤、地下水等地质体及其活动的自然环境系统。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类活动又深刻影响着地质环境。宁波市拥有比较丰富的地质环境资源,这些资源是支撑宁波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然而,局部脆弱的地质环境在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中也打破了原有生态平衡,带来了频发的滑坡灾害、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期刊
园林自动化微喷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美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越来越多也要求喷灌技术的提高适应更多景观建设的要求.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
学习单可以帮助教师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自身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以及新知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动态化使用学习单,根据学习单进行课堂信息调整、改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
问题: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4,b=3,c=2,四心分别为重心G、内心I、垂心H、外心O,试分别把向量(AG→)、(AI→)、(AH→)、(AO→)用基向量(AB→)、(AC→)表示,即用c=xa+yb形
期刊
自党的十八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大国经济政策的互动和博弈日益明显,国内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不平衡、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则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的关键。我国全科医生人才培养起步较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2013年我国全科医生数达到14.55万人,全国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1.07名/万人。这个数字离国家规划的每万名城乡居民基本配备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目前所拥有的全科医生,不管在数量亦或在质量上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