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不轻言放弃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毅力,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其实,美国的家长也有这种困扰。在美国,至少36%的学龄儿童不会主动去尝试困难而费劲的任务。另外,美国家长也称,他们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会放弃困难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轻言放弃的人呢?
  美国布朗大学、布兰戴斯大学、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及新英格兰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有大约5万名儿童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发现,有3项关键的教养因素会决定孩子会不会轻言放弃,并据此提出来“让孩子有自主权的教育”的模型。
  通过规则来培养习惯
  “规则”更多地意味着家长和孩子之间达成的“协议”。在家里,规则的存在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有一套清晰的、互相尊重的行事原则。
  与传统的教养方式不同,那些有着规律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准则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容易成功。他们每天都花一定量的时间来完成一定的任务,这会帮助他们学会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工作,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是有限的。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孩子们经常做一些给家长“添乱”的事情。比如,在一个下雨天家长想让孩子穿雨衣避免被淋湿。但是孩子认为雨衣不好看或者不舒服而不想穿。传统的教养方式下,家长会强制孩子穿上雨衣。
  将家长的意志不经内化地强加给孩子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孩子虽然服从了家长,但是他们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日后成功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如果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有自主权,会让孩子学会如何进行适当的选择。
  使用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通常不怕孩子犯错,因为他们知道犯错是学习的必经途径—— 这样的家长不会在孩子犯错时马上去纠正他们,也不会放任自流,他们会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让孩子做出适当的判断。
  鼓励孩子为了付出的努力
  我们怎样才能在任务变难时防止孩子半途而废呢?根据“让孩子有自主权的教育”模型,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要鼓励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的努力,而不要仅仅通过结果来进行奖惩。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都注意到,有一种赞美对孩子有终身的魔力,那就是鼓励他们尝试新鲜事物。
  孩子们应该被鼓励去尝试新事物并承担合理的风险,不管这个任务最终是否被完美地解决,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喜悦。许多通过这种方式教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自尊以及对别人的尊重都得到了改善。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会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最佳方式是让他们确信,不管短期的结果如何,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才是值得鼓励的。


其他文献
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
期刊
刚搬进城里的时候,我非常担心一岁多的女儿离开村里熟悉的环境和小伙伴,会感到寂寞。但阿花的到来帮我打消了这个顾虑。  阿花是我家养的一只小狗,它是在我们刚搬家的时候来到我家的。那时,我听身边的人说,家里有只小狗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还能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平等意识。听了这些话,我没想太多,就为女儿买了这只小狗。阿花从此来到了我家。在它刚来我家的时候,阿花对我的女儿并不友好。比如:女
期刊
豆豆已经4岁了。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我对他说的话总是“嗯嗯啊啊”地应付着,继续做着手中的事。而他却不允许我一心二用,一定要等到我认真地看着他,他才继续说。  一天,我在电脑前忙着整理文件,4岁的儿子豆豆又站在我身边,给我讲一件他刚刚碰到的趣事。我跟往常一样,90%的心思在工作上,分出10%的心思偶尔看他一下,回他一句。突然,他很严肃地说:“妈妈,请看着我!”我猛地一怔,这句话着实惊醒了我。  到底我
期刊
蛇今天不高兴,因为水管比它长。  长颈鹿今天不高兴,因为塔吊比它高。  大象今天不高兴,因为卡车比它壮。  豹子今天不高兴,因为火车跑得比它快。小朋友,你能理解动物们的心情吗?
期刊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他共有7个子女。他的七个儿女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这与丰子恺先生的别样家教密不可分。说起他家教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注意呵护孩子的童心。  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丰子恺先生的长子丰华瞻年幼时思维敏捷,调皮好动。别的孩子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的孩子不敢做的事,他敢大胆尝试。当他个子还没有椅子一半高时,他就要搬椅子,经常与椅子一起摔倒。年龄稍长,他又拿姐姐的袜
期刊
这天,叮当妈赶着出门见客户,关上大门后,突然意识到:糟糕!忘记了叮当的奶奶出门买菜没回来,叮当爸早已经上班,一翻手提包悲剧了——自己忘记带钥匙!此时,屋内的叮当坐在地上啃香蕉,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拨打叮当奶奶的手机,再次泪崩,屋内的叮当接了电话,奶奶没带手机出门!  冷静冷静,不要慌不要慌,一定能想到办法……“叮当,妈妈要跟你玩个游戏,好吗?”  “好的,妈妈!”听到要玩游戏,叮当来劲了。  “妈
期刊
下班回家,看到3岁的儿子在用脏脏的小手吃饼干,我怒火中烧:“我跟你说过,手脏要先洗手!!”儿子被我突然的大吼吓了一惊,小手抓住饼干,一动也不敢动。“将饼干丢了,先去洗手再吃!”儿子默默地将吃剩的一半饼干丢到垃圾桶,小心翼翼地走进洗手间。  我做好饭后,儿子还未出来。我走到洗手间一看,儿子的小手放在水桶里面,正玩得起兴,小手袖和小裤腿都湿透了。“你到底在干嘛?洗个手都不认真洗!!”我把他拖起来,往屁
期刊
一天,我去海边玩,看到一个孩子站在水洼里,低头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这时,孩子的妈妈走过来,生气地问:“你在干什么?”  “一群小鱼正在开会,我想听听它们说什么。”孩子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小鱼又不是人,怎么会说话呢?”妈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快上来,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当心着凉。”  “故事里的小鱼都会说话。妈妈,你下来听一听,小鱼真在说话。”  “别胡说,故事都是假的。再不上来,妈妈就生
期刊
爸爸,可能是孩子心中的太阳,就像安东尼.布朗先生笔下的《我爸爸》;他也可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就像《我的爸爸叫焦尼》;他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就像《爸爸,你爱我吗?》中的那个酋长;爸爸是家的一部分,爸爸是孩子的一部分,因为《我爱爸爸》。  《爸爸,你爱我吗?》  在与爸爸的对话中,马赛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试探着爸爸的爱。爸爸反复安慰着他的小儿子,让孩子知道他的爱是无休止的,充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期刊
关于劳动,我用百度查了一下,“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我用我粗浅的思想“翻译”了一下——劳动是为了活着,那么如果想快乐地活着就快乐地劳动呗。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需要背负“生存”这个词,我只想让她知道勤快是什么样。  只能身教。一个妈,毫无怨言地整理房间,收拾衣橱,分配家用,切菜做饭,里里外外地忙活依然面带笑容柔声细语,体力要好,耐力要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