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打造高情商孩子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角色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怎么玩角色游戏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比如在家里人玩纸偶的游戏时,家长可以教孩子,他看到的图片就代表了该图片所展示的人,也就是说,如果棒冰的棒上贴着男人的图片,那它就代表了爸爸,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就要把它看成是爸爸,而不是棒冰。
  此外,在选择角色游戏时,也要考虑到角色、情境是不是能让孩子充分投入到里面。选择孩子看到过的、有所了解的角色和情境,才能使孩子能够投入到其中的,才能激发他的情绪,对人际智能的培养才有实际性的效果。
  推荐一个小游戏
  医生阿姨、护士姐姐
  适合年龄:2~4岁。准备材料:白色的衣服,玩具娃娃,如有听诊器等玩具就更好了。
  玩法步骤:
  和孩子一起换上白色的衣服,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护士。假装玩具娃娃生病了,医生给它看病、护士照顾它,让孩子了解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和工作,并让他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机对孩子讲述这方面的知识,并教育他。
  专家点评:
  一般上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开始时通常会单独做这个游戏,他们喜欢戴上听诊器给玩具娃娃看病,还喜欢喂他吃药或给他打针。等到小朋友之间相互熟悉后,他们就会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并且喜欢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班幼儿在游戏的初期表现的一大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社会交往十分陌生。角色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彼此熟悉,排除同伴间的陌生感。通过这类游戏,大部分孩子爱上幼儿园了,还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通过游戏,孩子们还学会了解决诸如角色分配、工作安排、工具修养使用与分配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也充分证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
其他文献
我孩子有很多玩具,但他最喜欢的就是和我一起做的“向日葵”。因为它不仅让孩子有满满的成就感,而且让他有了多方面的尝试。孩子会拆卸向日葵的花瓣,练习扣纽扣,还用彩色绳、毛线在扣子之间进行有规律的缠绕,绕出各种好看的图案,这促进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最乐意和我一起拿着向日葵当飞碟玩,孩子边玩边锻炼了大臂肌肉动作及视觉追踪能力。  准备材料工具  黄色、蓝色的无纺织布,PP棉,各种纽扣,针,线,弹力绳
期刊
案 例  我4岁的女儿有时拿笔头扎纸箱,想把上面的绳子剪掉。她自己剪不掉,就用剪刀,但她还把一个泡沫玩具拿剪刀扎破了。我该怎么办呢?  分 析  孩子使用剪刀很正常  要回答该怎么办,首先要看孩子是不是故意用剪刀把泡沫玩具扎破了,还要看孩子是偶尔的一次行为,还是再三发生的行为。如果是偶尔发生的行为,那么妈妈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那么做,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4岁的孩子对剪刀好
期刊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和家人能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他的兴趣和喜好,并且我还特别重视选择培养与孩子动手能力有关的内容。诸如搭积木时,可以不参照图纸,按照孩子自己的奇思妙想,不管他最终搭出来的成品像什么,只要能给出自己的解释,我都会毫不吝惜地点赞。  大概在孩子1岁左右,为了培养他的爱心和责任感,我们给他买了一只刚满月的小狗。每当他渴了、饿了,想要喝水、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会适时提醒他:“你渴了、饿了,小狗
期刊
我的儿子小撒进入一家私立外语幼儿园之后,比别的孩子都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他先是哭了一个月(几乎不在幼儿园吃任何东西),然后又病了大半个月。在幼儿园他常常尿裤子,不太听指挥,让老师非常头痛。  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我还是不得不跟幼儿园园长一起面对儿子“是否需要推迟一段时间再入园”这个问题。  园长一脸温和地对我说:“在国外,孩子们需要经过相应的考察才能确定他去上午班(只在幼儿园待半天)还是下午班(不
期刊
厨房是一处重地,因为它的危险系数最高,不容忽视。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把厨房变成严酷的阵地,我化被动为主动,变厨房为安全教育的基地,利用生活点滴培养女儿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  在孩子咿呀学话的时候,我就带着她认识厨房用具及电器:“孩子,那是抽油烟机。”说着我按下开关,呜呜的声音一入孩子耳朵,她兴奋得直撒欢;“孩子,你听听,电冰箱也是有声音的啊。”小家伙就把脸贴在冰箱侧面很认真地倾听着。慢慢在我的训练
期刊
爸爸的怀抱像港湾,温暖又安全。孩提时候,在爸爸的怀里,孩子们总是觉得那么的舒服,舍不得离开。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吧!  嘿嘿,我是广州人,我喜欢拍照。周末了,爸爸带我去公园玩,妈妈就给我拍照,不过我们还没准备好呢,妈妈就拍好了。  宋易阳  我的爸爸有点胖,我喜欢靠着他。爸爸说我是小不点,不要小瞧我哦,以后,我会比你更高更大的。  我刚刚3岁,爸爸喜欢跟我玩游戏,我总是被他逗得咯咯笑
期刊
“妈妈,黑,你陪我上厕所!”“妈妈,天黑我不敢睡,你陪我吧!”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或多或少怕黑的表现。在孩子怕黑这一方面,有的父母可能做得很好,会用温暖的怀抱和情感语言来抚慰孩子;但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怕黑和胆怯,就会觉得孩子懦弱,不问青红皂白,指责孩子胆小,甚至变相地逼迫孩子勇敢。  这样的错误,我曾经犯过。刚搬到新家,妞儿对新环境很是恐惧。初到新家的晚上,她抱着枕头跑到我的房间要求同睡。
期刊
蜜蜂,蜜蜂,你为什么跑?  一只青蛙要吃我。  青蛙,青蛙,你为什么跑?  一只白鹳要吃我。  白鹳, 白鹳,你为什么跑?  一只狐狸要吃我。  狐狸,狐狸,你为什么跑?  一个猎人在追我。
期刊
在大多数国家,带孩子是妈妈的事情,从《动物世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是在美国则不然,美国老爸带娃成了这几年兴起的新风潮。这样的风潮受到了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近二十年研究的影响,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于是,美国父亲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  在美国,祖父母没有抚养孙
期刊
在成人看来,一些是捣乱、破坏性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玩过“捣乱”游戏。看看下面这些游戏,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很喜欢玩?  孩子最爱的“捣乱”游戏  倒东西  东西扔到地上,或是把桶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倒出来,这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把倒掉的东西重新放回桶里,接着再倒。这样反复玩,孩子们会感觉非常开心。  游戏建议:可以让孩子在指定的地方,比如墙角处玩这个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