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局势下面临的冲击,然后从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间的合作,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时拓宽中间业务,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一、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近期,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金融科技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金融科技成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等。对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为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此背景下,银行经营发展扩张增速下降,同时金融科技变革给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对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潜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运营模式和研发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吕仲涛,2018)。
金融科技被视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二、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主要盈利来源受到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有两个,一是存贷款利差,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存贷款利差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模块,而金融科技的出现对这两个板块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就负债业务而言,伴随着金融科技浪潮而生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系列互联网理财产品,以收益可观、存取方便等优点受到很多老百姓的青睐,一定程度上挤兑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对此,为了吸收存款,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迫使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银行放贷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就资产业务而言,由于金融科技现已发展的贷款业务种类不多、规模不大,其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冲击较小,但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规模减小必将导致贷款规模的缩水,故金融科技对资产业务的间接影响较大。综上可知,商业银行的贷款收入减少,存款成本增加,最终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降低,盈利减少。金融科技的出现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到挤压。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推出了较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平台、苹果的Apple pay等,这些第三方平台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结算业务具有支付便捷、手续费便宜、用户体验更好的优点,更受老百姓的欢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規模小、种类少、收入占比低的特点,这使得中间业务面临金融科技技术冲击时收入减少,盈利降低。
(二)信用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交易中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通过在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之间通融资金赚取收益。近些年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发起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技术,从客户在网络上的日常行为中推测其信用,这是互联网公司得以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可以从客户的一系列金融行为中得到反馈,从而也可用于推测客户的信用,购买行为与金融行为的结合使得推测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又会促进互联网公司实体业务与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这一良性循环正是各互联网公司所正追求的,从而,各互联网公司会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基于自己收集的信用数据开展金融业务,而不再需要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这些年来,得益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使得资金的供需方绕过商业银行直接交易,资金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流动,不再经过商业银行之手,故商业银行无法从中获利,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同时,金融科技不再依靠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而是根据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被弱化。
三、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突破时空限制,拓宽服务边界
传统商业银行受到营业时间和营业网点造成的时空上的限制。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依托物理网点开展业务,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网点所在的区域,极少存在跨区业务,服务覆盖广度低,服务对象要求极为严格,风险和人力成本都较高。同时,由于金融服务依托线下的人力资源,银行的金融服务也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客户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业务跨地域、跨时区办理。
(二)降低营业成本,扩大服务范围
当前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的主要依据是央行征信中心的相关数据,这能有效规避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业银行遵循“二八定律”只服务于资金流量大的头部客户,而数量众多的“长尾客户”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无法享受普惠金融服务,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服务成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一是交易成本。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虽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后续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样就可以照顾到数量众多的尾部客户,拓宽服务范围,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二是营运成本。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内部各类流程资源共享、调配和优化,最大程度降低营运成本,同时强化客户经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益化措施提升管理效益。
(三)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客户的风险管理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各项高新技术及时收集到以往难以收集、收集成本高的各种有用信息,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得知用户的消费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这样能使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更加合理、客观,从而使得银行的放贷风险降低;具有“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等特点的区块链能够实现交易透明化,减少人为干预的操作风险,也可用来存储客户信息和交易记录,识别异常交易行为,有效防止交易欺诈。就商业银行自身而言,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
四、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策
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一是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新形势,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网上银行结合起来,拓宽服务时空范围。二是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风险管理优势,让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在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三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要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相互补充,挖掘潜在客户。四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仲涛.预见: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应用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2018(1):11~13.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一、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近期,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金融科技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金融科技成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等。对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为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此背景下,银行经营发展扩张增速下降,同时金融科技变革给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对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潜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运营模式和研发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吕仲涛,2018)。
金融科技被视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二、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主要盈利来源受到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有两个,一是存贷款利差,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存贷款利差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模块,而金融科技的出现对这两个板块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就负债业务而言,伴随着金融科技浪潮而生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系列互联网理财产品,以收益可观、存取方便等优点受到很多老百姓的青睐,一定程度上挤兑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对此,为了吸收存款,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迫使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银行放贷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就资产业务而言,由于金融科技现已发展的贷款业务种类不多、规模不大,其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冲击较小,但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规模减小必将导致贷款规模的缩水,故金融科技对资产业务的间接影响较大。综上可知,商业银行的贷款收入减少,存款成本增加,最终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降低,盈利减少。金融科技的出现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到挤压。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推出了较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平台、苹果的Apple pay等,这些第三方平台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结算业务具有支付便捷、手续费便宜、用户体验更好的优点,更受老百姓的欢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規模小、种类少、收入占比低的特点,这使得中间业务面临金融科技技术冲击时收入减少,盈利降低。
(二)信用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交易中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通过在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之间通融资金赚取收益。近些年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发起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技术,从客户在网络上的日常行为中推测其信用,这是互联网公司得以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可以从客户的一系列金融行为中得到反馈,从而也可用于推测客户的信用,购买行为与金融行为的结合使得推测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又会促进互联网公司实体业务与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这一良性循环正是各互联网公司所正追求的,从而,各互联网公司会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基于自己收集的信用数据开展金融业务,而不再需要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这些年来,得益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使得资金的供需方绕过商业银行直接交易,资金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流动,不再经过商业银行之手,故商业银行无法从中获利,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同时,金融科技不再依靠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而是根据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被弱化。
三、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突破时空限制,拓宽服务边界
传统商业银行受到营业时间和营业网点造成的时空上的限制。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依托物理网点开展业务,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网点所在的区域,极少存在跨区业务,服务覆盖广度低,服务对象要求极为严格,风险和人力成本都较高。同时,由于金融服务依托线下的人力资源,银行的金融服务也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客户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业务跨地域、跨时区办理。
(二)降低营业成本,扩大服务范围
当前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的主要依据是央行征信中心的相关数据,这能有效规避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业银行遵循“二八定律”只服务于资金流量大的头部客户,而数量众多的“长尾客户”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无法享受普惠金融服务,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服务成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一是交易成本。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虽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后续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样就可以照顾到数量众多的尾部客户,拓宽服务范围,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二是营运成本。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内部各类流程资源共享、调配和优化,最大程度降低营运成本,同时强化客户经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益化措施提升管理效益。
(三)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客户的风险管理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各项高新技术及时收集到以往难以收集、收集成本高的各种有用信息,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得知用户的消费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这样能使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更加合理、客观,从而使得银行的放贷风险降低;具有“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等特点的区块链能够实现交易透明化,减少人为干预的操作风险,也可用来存储客户信息和交易记录,识别异常交易行为,有效防止交易欺诈。就商业银行自身而言,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
四、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策
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一是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新形势,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网上银行结合起来,拓宽服务时空范围。二是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风险管理优势,让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在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三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要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相互补充,挖掘潜在客户。四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仲涛.预见: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应用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2018(1):11~13.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