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况的研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其基本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等,并从模式、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方面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先学后教”模式 课堂教学 情况调查
  课 题:本文系合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校级委托项目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cjywt04)的阶段性成果。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让课堂教学回归生命本质、焕发新的活力是执教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教师主导的“先学后教”模式是执教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选模式之一。江苏洋思中学的蔡林森在洋思中学推行该模式并取得了较大成功,在其《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中系统地概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应用价值、理论基础以及一般操作方法等。“先学后教”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指定的环境中,教与学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一种介于经验和理论间、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未开讲、未引导、未明确相关内容之前,就让学生个体主动、自觉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爭通过个人的力量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所谓“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在自我“先学”的基础上,学生就自己或同学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力争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实现、发现、解决问题,形成对知识、能力、情感系统的构建,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先学后教”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使学生在愉快积极的气氛中主动探索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避免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其次,有利于形成交流合作的学习关系。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双方甚至是多方多向地进行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得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后,首先通过个体的自学以及同伴的合作来掌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既能够获得新的学习方式,又能够增进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能更有效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一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内检测”这一环节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内检测”是为了检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检测能够反馈出学生学习的程度,这些信息都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调整,所以应该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考虑。这样既可以考虑对学生学习结果、学习方式等进行评价,又可以建设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先学后教”模式课堂教学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先学后教”模式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情况究竟如何,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市某高级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窥一斑而知全豹。
  1.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安徽省安庆市某高级中学的教师。该校是于2005年创办的一所普通民办高中,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在不断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本文选取该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各年级各学科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6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66%。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问卷是根据蔡林森著作《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为基础设计的,主要针对对象是该中学的教师。该问卷将教师对“先学后教”模式的理解、应用的成效和阻碍、在课堂教学中的建议三个方面作为维度,主要调查“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3.数据整理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Excel2007软件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教师运用“先学后教”模式现状的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该校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先学后教”模式。在100份问卷中,66名被试回答运用“先学后教”模式,占总人数的66%。其中抽取的10名艺术和体育教师没有运用“先学后教”模式,通过对高一美术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在美术课堂中运用“先学后教”模式比较困难。
  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先学后教”模式的运用情况在各方面有所不同,如学科方面、年级方面以及教龄方面等等。以下数据均以66名运用过“先学后教”模式的被试为总量。
  一是学科分析。高中的课程主要分为理科、文科和公共学科三个方面。理科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公共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从调查结果看,“先学后教”模式的运用情况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所不同。表1显示,“先学后教”模式在理科课堂教学中占40.8%,在文科中占27.3%,在公共学科中占31.9%,理科教师会更多地在课堂中运用“先学后教”模式。对高二的物理任课教师进行访谈,该教师表示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所以学生愿意接受“先学后教”模式,学科的成绩也有提高。从这样一个学科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择课程中喜欢实践性的课程,相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先学后教”模式在自然学科的课堂上运用得更广泛,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效。
  二是年级分析。高中学习最紧张的时期是在高三年级,一般情况下,高一高二时会学完高中所有的知识,到了高三就是不断复习巩固。
  表2显示,“先学后教”模式在不同年级中的运用情况分布不均衡。其中高三年级的运用情况仅占全校的3%,“先学后教”模式主要运用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而高二年级所占百分比比高一年级高。通过对高三的数学任课教师进行访谈,该教师表示高三学生压力大,为了备战高考,每天需要做大量的试卷,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纠正错误,“先学后教”模式运用较少。   
  三是教龄分析。本次问卷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运用“先学后教”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3显示,不同教龄的教师运用“先学后教”模式的情况不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师中,教龄较短的教师占39.2%,5~10年教龄的教师所占比重最大,达45.6%,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所占比重最小。对一名教龄22年的老教师进行访谈,该教师没有运用“先学后教”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老教师教龄较长,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龄方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年轻的教师能够接受“先学后教”模式,并且敢于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2.教师运用“先学后教”模式的成效和阻碍分析
  该校大部分教师虽然运用了“先学后教”模式,但是并非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
  一是“先学后教”模式运用成效分析。对“先学后教”模式运用成效进行调查时,问卷采用了很好、一般、较差和很差四个等级。
  表4显示,65.2%运用过“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34.8%的教师运用“先学后教”模式的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是阻碍因素分析。问卷设计中,给出了学校观念方面、模式过于麻烦、学生不接受和其他四个选项。
  表5显示,“先学后教”模式运用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学生方面。笔者对一名运用“先学后教”模式成效不佳的教师进行访谈,该教师表示,学生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高考影响学生对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
  四、建议
  1.客观看待教学模式
  不能夸大“先学后教”模式的作用。教育最终目标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任何一種教学模式仅仅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一种路径而已,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或者无缺点的。传统的传递—接收模式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知识的功能还是很强大的,而“先学后教”模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作用显著,所以不能厚此薄彼。
  不能让“先学后教”模式落入窠臼。对“先学后教”模式要客观看待,一分为二,任何教学模式所指向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其积极的育人作用。不能在课堂改革过程中走进僵化的死胡同,落入窠臼。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学校作为一所创建仅10年的高级中学来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先学后教”模式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客观、科学,不能舍本逐末,忘记育人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2.树立“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要创造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这种理念,给予“先学后教”模式一定的课堂空间。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体现着“以生为本”、师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理念等等。
  使用“先学后教”要基于校情、教情、学情。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改革都要与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结合起来,学校发展状况、学科特点、教师教学风格、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而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价值都能体现出来,最终推动学校长远发展。
  3.教师要确立先进教育观念
  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要有生长、发展和全面意识。长久以来,教师只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也只关注学了什么和怎么学,很少用生长观、发展观和全面观来看待学习和教学,使教学走上了断头路。“先学后教”模式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主客体关系,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转化。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发展。
  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以增进学生观、教学观,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也要配以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发展,保障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长期性和先进性。教师的互助与合作、信息素养、多元的教学和学生评价体系等素养都需要养成。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学”,带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先学后教”模式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合作意识。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要相应提升,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自己拟定学习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
  增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任何阶段的学校教育都应该灌输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任何关系课堂教学的改革,无论如何翻转与变革,都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发展,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对任何教学模式的学习都不能失去理性思考,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上来。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回顾了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了近年来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形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为有关部门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職称 评聘 改革  职称评聘是技工院校人才开发和使用的主要方式,也是影响教师队伍发展和稳定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发展开始分析,总结近年技工院
据世界技能组织2019年4月17日消息,德国萨塔公司(SATA),作为老朋友,新晋成为世界技能组织的全球行业合作伙伴。  萨塔公司作为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官方供应商,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技能组织的坚定支持者。  薩塔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如今,萨塔公司积极与世界技能组织扩大合作,成为其全球行业合作伙伴。萨塔公司认为,与世界技能组织建立的新关系,符合其自身采用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方法。  
【本刊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湖北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湖北省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6年3月1日起对枣阳市总工会职业培训学校、星光职业培训学校、明月职业培训学校等九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015年度办学情况进行了年检。年检从基 本 情 况、人员配备、培训仪器及设备、培训情况和法人承诺几方面进行。年检结束,分办学合格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培训机构、年检不合格予以取缔的培训
近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淮扬菜学院揭牌暨中式烹饪专业师徒结对仪式在该院举行。淮安市商务局局长张冬来,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曙春,淮扬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徐春山,淮扬菜研究会会长、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高岱明,学院党委书记江泽清,院长朱延华等出席了仪式。江苏省2019年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化学工程系中式烹饪专业全体师生、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学院党委副书
维也纳是生活质量排名最高的城市,苏黎世和日内瓦紧随其后,而温哥华和奥克兰共同位居第4位  新加坡(第28位)是亚洲得分最高的城市,东京排名第40位  巴格达排名第221位,再次位居最末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排名居前,悉尼、墨尔本、奥克兰和惠灵顿在排名前20位……  这是美世2010年城市生活质量调查公布的结果,在这项调查中,香港排名第71位,上海第98位,北京第114位。    亚太地区   
关键词:趣味 足球 体育活动  自2009年《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和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文件下发至今,校园足球成为各地市的争创热点。与此同时,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足球运动的普及。  本次实验研究就是通过青少年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探索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勤学技能、奋发成才的热情,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2014年起设立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技工院校在校学生。目前2014~2015年度200名奖学金获得者已经出炉。《职业》杂志记者陆续走近这些劳动出版“技能雏鹰”,解读他们的成长密码。  最励志的经历并不是考取了重点院校,而是能够在哪里跌倒,就能在哪里爬起来。从感兴趣到爱动手,从爱动手到出类拔
“与郎溪精神同步,和郎溪经济互动,为郎溪发展助力。”这是郎溪县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在范荣生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努力践行办学宗旨,始终如一地追求着“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让每个家庭幸福和谐”的目标。  创办于2011年的郎溪县技工学校,经过短短三个年头的拼搏和探索,如今的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在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资源整合不断加速的时代,郎溪县技工学校作为技工学校的“新生儿”,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职教界势如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细分 经济发展 策略探究一、专业细分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促使与之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加大,汽修专业已成为每所职业类院校的必设专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借着这波形势,不断增加中职类学校师资力量及实训设备的投入,以此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输出质量,以达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但是盲目的扩大也带来了许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