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探析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深入其中。《庄子》就是其中之一。庄子主张的是道法自然的思想,这对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庄子》的传统文化内涵,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入解析与应用工作,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真正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庄子》
  一、《庄子》中的传统文本观及教学观
  《庄子》中的语文教学观结合了老庄文化中的玄学思想,对“道”有着较高的文化诉求。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语言本体观建立在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争鸣中,绵延至今。其教学观点更是延续了道学思想中的“无为”,以求达到自然教育的至高境界。
  1.文本观点
  1、言不尽意
  《庄子》中对于言意的理解与诠释可谓精准而充满哲学意味,真正的区分了言和意。《庄子》认为言为语言,是意的形象外化,是思想内涵的表现符号。言语有时尽,而意蕴无尽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言虽表达意,但同时也束缚意。所以要以“道”论形,将言内无物作出无限的意义延伸,达到“言不尽意”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庄子》的绝妙之处。
  2、得意忘言
  在《庄子》中的《杂篇·外物》中,有着这样的的言意观描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以鱼与荃、蹄与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言意关系,即语言文字是人们获取意义的外在工具,真正的目的是“得意”,也就是体悟“道”中内蕴,为文体表达“言外之意”做出发展铺垫。
  2.教学观点
  1、以道为师,培养“至人”
  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不难发现,《庄子》全书都遵循传“道”的宗旨,其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令受教者体悟万物生命本源及其规律。因为道法自然,无以言说,所以《庄子》则以“大道者”的形象包装令人尊敬的完美化“孔子”形象,以求达到“道师”的至高地位。《庄子》的中蕴含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至人”,即在“道”之影响下,可忘形而不忘神的不功利、不世俗、恬淡自然又生生不息的传道授业者。其“至人”的说法至今仍被人称之为“狂言”,但也说明了《庄子》中对教育所抱有的美好理想。
  2、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教学方法上,《庄子》崇尚“不言之教”。《庄子》极力批判了传统儒家教育当中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认为限制了“道”的教育目的,舍本逐末,失去教育园本的意义。《老子》第二章中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在课堂内教师语言的有效性不依赖语言的“多”,而仰仗于语言的“贵”与“美”,并表达了适当“留白”的意愿。“无为”则指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在现实必然的推动写按照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指教,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性与长期复杂性。
  二、《庄子》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经过前文对《庄子》文本观与教学观的解构,不难看出,《庄子》对于中学生的語文教学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其观念文化的渗透,将对中小学生人格形成及文化能力的初步形成起到引导作用。
  1.“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渗透
  《庄子》之中的“道法自然”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则为“以恬养智”。在道家的学说中认为,“道”不仅包含着自然之道,也孕育着个体之道。而“道”的最大特征即为“无为”,所以《庄子》中延续着这种思想,认为个人学习应当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本性,不苛求群相一致。无疑,这种生态的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是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死板生硬或统一的教育要求都将磨灭其发展中的创造性与能动性,更会极大程度上减少中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与“悟性”。所以以“道”寻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
  2.“形神兼备”的文学内涵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庄子》之中,有许多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手法,其对作品本身而言,超越了写实的范畴,以更为巧妙的的文学构思、更为多样的文学表达、更为精准的文学叙述来彰显内敛的文学内涵。例如《庖丁解牛》,将寓言故事结合多种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将养生的道理融入到比喻之中,引发学生形象性思考,利于锻炼学生的引申、总结能力。《庄子》中多个寓言故事与多种隐喻形式结合,以修辞实例说明事物的自然道理是不被外物形式所限制的,让学生逐步达到从现象过渡到本质认识的“形神兼备”在《庄子》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3.“齐物安命”的哲学价值对语文教学的反映
  《庄子》全书52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涉及的哲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养生论与道德论,还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更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其内容渗透着“道”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庄子》的“齐物”与“安命”的哲学论调体现了其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平等以及关注学生心理的内涵。“齐物”认为世间万物虽然形态千变万化,但是“存在即为合理”,其本质无区别。这在教学之中给我们以评价多元的启示,学生自身能力各有差异,但是本质一样,他们均为受业者,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予以施教。而“安命”体现了《庄子》“安时处顺”的态度,对于客观现实中的挫折,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以“安命”无求的疏导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形成内省与自察的处理机制,对中小学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庄子》探析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有利途径
  《庄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拥有着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庄子》内涵的途径:
  1.结合初中生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知道在初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所以,我们遵循《庄子》的精神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庄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外,更应当结合《庄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按照自身的发展特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完善的更利于自身的自然发展。这其中除却应用课本截取的《庄子》选段以外,在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入《庄子》的观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人生的真理,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2.善用寓言与象征手法,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力
  《庄子》中大量的寓言及其比喻、象征、夸张的各类修辞手法可作为初中学生语文课堂中的生动案例,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庄子寓言善用拟人和夸张手法,如以鲲鹏比拟力量,以“蜗角”喻以国争,不得不叹服其想象力的丰富,文章结构的巧思。《庄子》中丰富的修辞手法仿写与仿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应当在日常教学中予以渗透。
  3.注重文章的美学意味,提升学生写作美学观
  《庄子》的散文形式表达彰显了其内在的文化力与审美力,其不仅具备脱俗的想象力,还有着出色的修辞及生动的寓言。此外,语言形式诗歌化,文章结构圆如转环,收尾呼应或层层递进,在读懂《庄子》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学素养的升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就《庄子》中的语言模式及文章结构,专门作出分析比对,并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仿写或续编,并能够深刻理解《庄子》文章的缘来之由和内在思想。
  《庄子》可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主要是《庄子》中蕴含的大世界观、大人生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正确价值取向。此外,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庄子》不同于《论语》等著作将说理放在首位,而是更注重“以小见大”“以奇现意”“以巧瞥思”,庄子认为真正的教育一定要有充分的自由,顺应孩子的本性,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习知识的愉悦、轻松,从而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庄子》的相关内容,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共性的环境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盖晓伟.庄子人生哲学探微——寻求和谐建构的至高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9(8).
  [2]邱国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上),2017.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目标偏颇、模式化、缺乏育心育美等问题,要从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研究,以此推动中职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实用型、技能型
期刊
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是摆在我们中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问题,然后研究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一、职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学习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中职院校学生多为参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选择了职业教育,普遍年龄偏小,学习兴趣不高,这与十几年前的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择中专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由于生源素质参差不
期刊
所谓的教学情景就是学习的课堂氛围。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课程设计对于教学情景的设置有较大的影响。本又试从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方面对如何设置教学情景做初步探讨,侧重于分析课堂设计在教学情景设置中的作用。  一、教学情景的创建  1.采用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为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做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导入有多种: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妙语导入、审题导入、自荐导入等
期刊
摘要:从1999年开始,我国在部分省市开始实行"3+x"考。其中英语高考题中增设了听力。然而,我国对英语听力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听力能力普遍较弱。而学好一门外语,首先你要能利用它和别人交流,这时听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它不像母语,母语是我们生活中天天需要用,天天听得到的,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外语相对而言陌生许多,使用起来总觉得很怪怪的感觉。再加上听力又是新增内容,学生熟练度不够,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
期刊
摘要:即使是高中生,他们也仍然保留着一份童真,在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教师也依旧可以选择一些游戏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能力,增强课堂学习的兴趣。对此,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配合的教师利用游戏来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讲,这也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加强。本文从游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入手,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放松心态,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状态进行学习。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了,要找到更为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操作性强、实用性广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够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会议明确了这一教育方针,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出现,新的世纪,新课改更是红红火火。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在2017-2010年寒暑假参加了本县新的教学法推进的培训活动,前期接受培训,后期担任培训者;又在2010-2012年参加我们市每年一次的暑期新课改培训,这两次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的培训,本人从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众多教育专家关注的项目。现如今,核心素养的提出再次为教育培养的真正意义打上了一个大的问号。在信息大数据时代进步下,人类社会不断地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俨然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师必须承受的责任。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实践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小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会放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这一组成部分来讲,教师更应该加大教学力度,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汪曾祺小说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对于这些小说人物形象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气质。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
期刊
摘要:新课标改革带给高中阶段物理教师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一种机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抓住机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这门基础性学科。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存在问题;解决  新课改的提出,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育改革问题,也让更多的在岗老师对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思考。高中物理,作为高中学生的重要学习科目,其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一、新课改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