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1 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1.2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1.3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3.1 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①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②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③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④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1.3.2 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3.3 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①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②还有什么不懂?③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1 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建构的。
2.1.1 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学生要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2.1.2 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2.1.3 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1.4 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1.5 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2.1.6 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2.1.7 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主要通过探索和交互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2.1.8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重要作用。小组成员可以按相近地域组成,成员可以共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克服独立学习带来的孤独感,有利于形成学习的氛围,方便联系和管理。建议参加网络学习的同学们可以适当地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2.2 创设条件、鼓励探索、指导学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我探究,使他们逐渐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2.1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课堂教学中:首先,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它的开放性。
如:学习小数性质时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10、100三个数,问:①谁能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②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第一个问题就使学生议论开来,第二个问题更加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元=10角=100分、1米=1.0米=1.00米,1元=1.0元=1.00元。由此老师再次提出像1,1.0,1.00这些数是否相等?为什么?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会更积极得投入到小数性质内容的学习上去。
这些源于生活的数学的问题,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无形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竭尽全力去观察、研究、比较、分析。
2.2.2 指导学生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演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演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帮助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我就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教材中有些任务的操作步骤多达七、八步,我指导学生先找出重点步骤,对它们进行分析,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材中有些例题配有图示,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示,找出对应的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操作要领。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主动积极地在知识海洋里猎取知识营养,能够有主见学习和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学生动机激发入手,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完善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机制,多途径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在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收益终生。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1 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1.2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1.3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3.1 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①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②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③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④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1.3.2 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3.3 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①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②还有什么不懂?③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1 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建构的。
2.1.1 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学生要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2.1.2 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2.1.3 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1.4 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1.5 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2.1.6 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2.1.7 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主要通过探索和交互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2.1.8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重要作用。小组成员可以按相近地域组成,成员可以共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克服独立学习带来的孤独感,有利于形成学习的氛围,方便联系和管理。建议参加网络学习的同学们可以适当地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2.2 创设条件、鼓励探索、指导学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我探究,使他们逐渐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2.1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课堂教学中:首先,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它的开放性。
如:学习小数性质时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10、100三个数,问:①谁能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②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第一个问题就使学生议论开来,第二个问题更加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元=10角=100分、1米=1.0米=1.00米,1元=1.0元=1.00元。由此老师再次提出像1,1.0,1.00这些数是否相等?为什么?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会更积极得投入到小数性质内容的学习上去。
这些源于生活的数学的问题,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无形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竭尽全力去观察、研究、比较、分析。
2.2.2 指导学生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演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演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帮助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我就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教材中有些任务的操作步骤多达七、八步,我指导学生先找出重点步骤,对它们进行分析,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材中有些例题配有图示,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示,找出对应的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操作要领。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主动积极地在知识海洋里猎取知识营养,能够有主见学习和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学生动机激发入手,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完善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机制,多途径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在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收益终生。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