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引导学生走出听的误区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说读写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听更是其中最最基本的能力,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学习首先是从听开始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都十分重视学生听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中,都有“听”的内容:“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里没有一处提到要让学生仔细听发现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分析其中的表述,我们会发现,训练学生听只是手段,核心目的是要“了解”、“复述”、“理解”、“商讨”、“转述”。因此,在进行听的训练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核心,将学生听的能力引导到听的注意、理解、记忆、参与讨论交流之中,避免将学生引入误区。本文笔者旨在通过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关于“听”的训练的误区分析,提出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的方法,从而有效落实“听”的目标。
  【关键词】 听 走出 误区 训练 方法
  听说读写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听更是其中最最基本的能力,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学习首先是从听开始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都十分重视学生听的训练。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有效的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说倾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1 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听”的误区
  不知大家在日常教学中,或是听课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如,有的老师经常会说: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当当小老师,看看他有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或有什么问题。于是孩子们都集中注意,认真去找这位同学的问题。随后能指出一大堆这样那样的“问题”。
  再如,有的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会这样引导: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他的回答是否准确、全面?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应该说,这样的引导在调动学生听的注意力、听清听准所听内容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以为同时把学生引入了听的误区——找问题挑毛病,最后形成“习惯批评”。前一段时间,在上网时曾看到美国调查公司尼尔森做过的一个网络调查,认为中国网民多数愿意分享负面信息,称为“习惯性批评”。我想,如果真是这样,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从小接受的“习惯性批评”训练。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中,都有“听”的内容:“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里没有一处提到要让学生仔细听发现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分析其中的表述,我们会发现,训练学生听只是手段,核心目的是要“了解”、“复述”、“理解”、“商讨”、“转述”。因此,在进行听的训练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核心,将学生听的能力引导到听的注意、理解、记忆、参与讨论交流之中,避免将学生引入误区。
  2 加强训练,引导学生走出听的误区
  其实听已经不是纯粹的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功,他同时应该是学生学会交流的一个重要素养。在听的训练中,我们更多地应该为学生创设听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听,实现理解内容、掌握知识、促进交流。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学生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以及评价力的训练,强调的是让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听”好,另一方面还要在强调这些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很重要的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如何与他人交流,如集中注意、有礼貌、不打断,体现的是一种交流的态度,联系、建构、分类、辨别、归纳、预测,体现的则是一种交流的能力。
  3 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训练学生“听”的方法
  3.1 激励评价,激发倾听动机。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因为好的激励不仅具有准确而恰当的内容,而且有多样而灵活的表达,其运行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始终如浴春风、沐春雨,欣然奋发,不可自已。教师应该以激励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倾听动机,调动学生的倾听积极性。
  3.1.1 言语激励。良言一句暖三冬。激励可以是一句句深情的话语。课堂上,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我总是及时地加以激励,如:“朱某某的耳朵真灵,一点小问题都逃不过她的耳朵。”“瞧,许苗真有礼貌,一直在听同学的发言呢!”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被表扬的学生会再接再励,更加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未被表扬的学生会被唤回飘飞的思绪,集中思想认真倾听,谁不希望自己也被表扬一次呢?
  激励可以是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学生的心灵极其敏感,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动人的微笑,对于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3.1.2 荣誉激励。激励可以是一个个诱人的荣誉小称号。在上《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当文中养羊人的邻居,对养羊人进行劝告。有个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如果不把羊圈修好,丢的可能不止这一只,还会丢第二只,第三只,甚至更多。赶快修吧,现在修还来得及,否则,你会吃大亏的!”我趁机引导道:“施某某的发言真精彩,老师还想再听一遍呢,谁把刚才施鹏成的话再讲一遍?”当学生复述完毕时,我激励道:“你有一对神耳朵,居然把同学的话听得真真切切,说得一字不漏。”像“记忆之星”、“神耳朵”等荣誉小称号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挡不住的诱惑,为了获得这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小称号,学生会挺直腰板,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3.2 循序渐进,教给倾听方法。虽然倾听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善于倾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教师用心培养。有的老师会说:“我们也知道学会倾听很重要,也常常跟学生讲要认真听,可是,没什么效果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指望立竿见影,而要耐心地教给孩子正确有效的倾听方法,掌握倾听技巧,让他们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并应用信息。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倾听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光说几句“认真听”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而是要告诉他们一些具体可行的倾听技巧,如,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直视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要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自己会回答,再说出自己的意见。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如在上《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工程师或做路工人你会怎么做?橡树砍还是不砍?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橡树不能砍,如果把橡树砍了,公路就会笔直笔直的,车子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一般速度都很快,这样会很危险,把橡树留在那儿,公路被做成马蹄形后,当车子行驶到这儿的时候就不得不放慢速度,橡树就起到减速的作用。况且,橡树生命力强,根系发达,即使你把它砍了,春天到了,它依旧会生根发芽,东山再起。”我问其他学生:“你对陈某某刚才的意见有不同看法吗?”一学生站起来说:“橡树确实能起到减速的作用,但我不同意你的第二个观点。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们能在顷刻之间将高山夷为平地,一个小小的树桩还能把人们难倒?移走了树桩,橡树还能东山再起?”
  3.3 增加课堂活力,提高倾听兴趣。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因此,老师必须摒弃陈旧古板的教学模式,克服千篇一律的填鸭式课堂说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活力,最大程度的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让自己的见解和他人的见解互相融合。
  3.3.1 教师讲课,活力四射。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充满智慧。“幽默”这种语言艺术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就会妙趣横生,使人忍不住发笑,同时能让人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使用幽默的语言组织教学不仅可以避免枯燥和呆板,显示教师的机智和含蓄,还可使教学信息的传导文明而高雅,风趣而多情,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和热情。特级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幽默是随处可见的。于永正在上《当解说员》(说写训练)一课时,让学生当“小蜜蜂电视台”的解说员。他是这样评价说得好的同学的:“口齿多清晰,还真有点宋世雄的味儿呢!”“魏荣说得比宋世雄还棒,你可以叫‘盖世雄’!”这幽默的语言必将使称赞者终生难忘,激励他越来越喜欢学习。其次,要根据课文特点、学生身心特点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欲望。
  3.3.2 指名发言,讲究技巧。课堂上,学生倾听的最多的是同学的发言,然而对于同伴的发言学生要么不屑于听,要么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而耐不下性子听,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指名发言时要讲究技巧。根据学生的表达、理解等能力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的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先让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讲,再让表达归纳能力强的学生加以补充完善,这样既给表达能力弱的同学创造了发言的机会,又有兴趣继续听表达能力强的同学的高见,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为了避免与前一位学生的发言重复,提高自己的发言质量而听得更用心。另外,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发言要提供帮助。有的学生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就像卡住的磁带,其他学生自然不爱听,此时,教师应通过提醒、引导等协助学生的发言,既帮助发言者重拾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肖川老师说得好:教师要学会等待,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尽管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坚信,每一个问题都有得到解决的时候,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发现,学生会听了,他们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薛安英.小学语文听力训练的实践与思考.小学教学研究,2008.11
  3 李贺敏.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新课程(小学版),2010.09
  4 卢烈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中外教学研究,
  2011.5
其他文献
“三究四学”教学模式是深化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导”学,是“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感悟,让学生逐步达到借助语感把眼前的文字在大脑中描绘成一幅幅多彩生动的画面,使之“融情入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教学过程,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师恰当的语言设计,不仅可以展示个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度,也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而且对学生行为及语言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分别从导入语、评价语、体态语等方面去精心设计课堂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魅力,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课堂语言 设计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
期刊
俗话说得好:人生识字聪明始。的确,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和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言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教材中,要求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大了,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任务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为学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字能力  1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
期刊
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又要重视提高学生学法,做到相互促进。  1 尊重学生,培养自主意识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才是教育上的以人为本。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受学生欢迎,首先是因为他尊重学生,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人的才能、兴趣不同,而社会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天生我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阶段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样说:“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这些要求无不折射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倾听。因此,学会倾听,就是提高低年级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培养和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期刊
中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作文很难、很不好写,不爱写,不敢写。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基础,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写作起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兴趣对写作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才能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
期刊
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全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切主导因素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起作用,如:主体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主体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等。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当然也应是评价主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就等于否定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也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正如美国
期刊
面对农村小学学生英语底子薄弱,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是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还是一群好动又而好奇的孩子,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鲜艳的颜色等等都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现代教学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给传统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