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关键词】西方建筑设计风格中国文化 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地深化,包括文化在内的众多元素也在不断的被融合。这其中就包括了建筑设计风格。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风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还有欧洲乡村别墅式的原星汉别墅(Former Xinghan Villa)。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那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建筑的看法就像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所说的:“欧洲的住宅和高大建筑在他们看来是可怕的。我们的街道被他们看成是在大山之间凿开的路。我们的房屋他们认为像是远处看的穿了窟窿的悬崖,多少有点像是野兽的洞穴或是熊窝……”。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任何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将带来一种跟风效应,这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也好,还是17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也好,一旦有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定会引导一大批建筑设计师跟风学习,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欧洲某一个时期会有许多相似的设计风格的建筑的出现,而这种跟风效应不仅会导致某一段时期内的特定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然最主要还是集中于教堂的建设中,而且也让众多设计师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话题,由于大家都是在沿着同一种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来对教堂或者其他见准进行设计,因此大家可以互相就某一种建筑设计的风格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经验可以有助于设计师在保证了整个建筑的观赏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建筑在建造过程以及未来使用中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同行间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将某一种建筑风格进行发展和改造,最终创造出另一种新的建筑设计风格。而这样一种特色在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具代表性。
达萨在《巴洛克建筑风格:1600-1750年的建筑艺术》,中写到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是欧洲豪华、浮夸建筑艺术的创造阶段。建筑师们在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处获取灵感的同时,也通过规划、柱形、图案、空间、光线、材料和幻觉装饰等手段创造新颖效果。从教堂到修道院,从宫殿到城堡,从别墅到花园,从皇家广场到公共建筑物,无一不体现出从地方传统和艺术家想象中汲取的各种风格的概貌。这些艺术家有贝尔南、波罗米尼、皮埃尔·德·科尔托纳、芒萨尔、勒梅西耶、菲舍尔、冯·埃拉克等。从大西洋到波罗的海,由罗马、都灵、巴黎和维也纳传出的种种流派名称有时相互矛盾: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洛可可风格。弗雷德里克·达萨在对这一切进行阐述之后,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说来说去,究竟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
建筑设计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设计的风格按建筑方式而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建筑风格来分主要包括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木条式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建筑给人的感觉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从不同建筑风格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一种历史传承与彼此间的差异性。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经这样的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視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人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类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人类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受到它的巨大影响,人类是无法超越它而孤立存在的。这样一来,社会环境因素给予人们一种特定环境的特定特征,使人们可以表现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同时,人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的,艺术设计师也不例外。某个时代某个地域的设计师对艺术设计的见解同样会受这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环境、政治因素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会诞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同样,某种特定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也必然会是某一时代的集中体现。只有在理解一个时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身处于这一时代的设计风格与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去看待各种设计风格与思想的进步与保守、前卫与传统。
【关键词】西方建筑设计风格中国文化 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地深化,包括文化在内的众多元素也在不断的被融合。这其中就包括了建筑设计风格。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风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还有欧洲乡村别墅式的原星汉别墅(Former Xinghan Villa)。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那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建筑的看法就像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所说的:“欧洲的住宅和高大建筑在他们看来是可怕的。我们的街道被他们看成是在大山之间凿开的路。我们的房屋他们认为像是远处看的穿了窟窿的悬崖,多少有点像是野兽的洞穴或是熊窝……”。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任何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将带来一种跟风效应,这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也好,还是17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也好,一旦有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定会引导一大批建筑设计师跟风学习,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欧洲某一个时期会有许多相似的设计风格的建筑的出现,而这种跟风效应不仅会导致某一段时期内的特定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然最主要还是集中于教堂的建设中,而且也让众多设计师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话题,由于大家都是在沿着同一种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来对教堂或者其他见准进行设计,因此大家可以互相就某一种建筑设计的风格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经验可以有助于设计师在保证了整个建筑的观赏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建筑在建造过程以及未来使用中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同行间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将某一种建筑风格进行发展和改造,最终创造出另一种新的建筑设计风格。而这样一种特色在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具代表性。
达萨在《巴洛克建筑风格:1600-1750年的建筑艺术》,中写到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是欧洲豪华、浮夸建筑艺术的创造阶段。建筑师们在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处获取灵感的同时,也通过规划、柱形、图案、空间、光线、材料和幻觉装饰等手段创造新颖效果。从教堂到修道院,从宫殿到城堡,从别墅到花园,从皇家广场到公共建筑物,无一不体现出从地方传统和艺术家想象中汲取的各种风格的概貌。这些艺术家有贝尔南、波罗米尼、皮埃尔·德·科尔托纳、芒萨尔、勒梅西耶、菲舍尔、冯·埃拉克等。从大西洋到波罗的海,由罗马、都灵、巴黎和维也纳传出的种种流派名称有时相互矛盾: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洛可可风格。弗雷德里克·达萨在对这一切进行阐述之后,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说来说去,究竟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
建筑设计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设计的风格按建筑方式而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建筑风格来分主要包括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木条式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建筑给人的感觉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从不同建筑风格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一种历史传承与彼此间的差异性。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经这样的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視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人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类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人类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受到它的巨大影响,人类是无法超越它而孤立存在的。这样一来,社会环境因素给予人们一种特定环境的特定特征,使人们可以表现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同时,人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的,艺术设计师也不例外。某个时代某个地域的设计师对艺术设计的见解同样会受这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环境、政治因素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会诞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同样,某种特定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也必然会是某一时代的集中体现。只有在理解一个时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身处于这一时代的设计风格与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去看待各种设计风格与思想的进步与保守、前卫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