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看不见的东西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有两个德国人拍的片儿挺火的。都是精良的大制作,这个大不体现在里面有大猴子大机器人飞来跑去。而是给人感觉比较完整,一个是《窃听风暴》,尽管有理想化的人道主义,还是令人感动了一把,另外一个是《香水》,欧洲古装传奇故事,传奇性盖住了感情。
  
  空间营造
  
  整个影片大量使用了超广角镜头,画面左右的桶变形很明显。使用超广角镜头的效果有两种:与镜头视轴平行的,远离或者走近镜头的运动,会显得比较快,运动感比较强,横向运动则显得比较慢(尤其是距离镜头比较远的)。在一些街头运动影片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镜头的运用,当然是前者的灵活效果,本片中则比较多地出现了后者的效果,显得空间空旷,运动不强烈而呆板。如果说片中大量超广角镜头的运用只是简单出于实景拍摄空间狭窄的需要,那就有些简单化了,片中大量超广角镜头的应用。更多地是为了营造空旷呆板的空间氛围,一种不正常的空间感觉,再与光线和置景结合,很多时候在室内拍摄的时候刻意带上一点前景,很有一种偷窥的感觉,这一点在影片中频频出现,感觉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在注视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这正好体现了监视这个动作:广角镜头下让室内各个角落都无所遁形。
  
  光线营造
  
  影片中主要对立的两种价值体系,一种是特务所代表的专制的非人性的价值体系,另外一种是作家所代表的自由的、人性的价值体系(这种说法牵强,但暂且用来划分他们两者的区别)。从他们两个主角所处的环境就能看出来。特务的主要环境包括他的家,他用来监听作家的阁楼。他家中的光线较为明亮,阴影少,整个环境呈现一种高调子的灰白色,感觉不到太多生活和私人气息。他用来监听作家的阁楼,靠窗外射入的日光和室内的日光灯照明,光源单调直接,再加上周围斑驳的墙壁设计,整个场景呈现灰蓝的暗调子。与之呈现鲜明对比的是作家所处的环境:他的家。光源包括窗户,屋顶吊灯、台灯、壁灯、蜡烛、墙面反射等诸多点面光源,经过刻意设计,几乎所有光线都呈现温暖的低色温效果,而且由于合理性光源比较多,给了摄影师更大的余地在人物身上用光,人物基本上笼罩在柔和的暖调子光线中,即使有光比较大的时候,由于室内许多的书、书桌、家具等摆放,使得画面空间没有空旷的感觉,生活气息比较浓。直到特务从作家那里偷了一本布莱西特的书在家读的时候,射在他脸上的光才呈现一个暖调子,这种调子的光线在他脸上是很少出现的。
  
  嗅觉动作
  
  视觉和听觉可以用客体和反映镜头来完成:一个美女镜头接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一个美女唱歌镜头接一个人回头看画外的镜头。嗅觉也可以这样接,但是如何表现一个具有独特嗅觉天赋的人的“嗅”这个动作呢?简单的反映镜头似乎不够,他是一个对气味痴迷的人。片中运用摄影机运动来表现气味的传达。当他首次闻到城里“丰富多彩”的气味儿的时候,镜头以高速摄影和稳定器或是手持镜头推向气味的源头,镜头从近景推至特写,来表现众多气味一起袭来,一种应付不过来的效果,当然还要与他鼻子的特写镜头相结合。他遇到那个令他着迷的姑娘时,为了表现他对姑娘气味的痴迷,摄影机以升格的高速摄影画面,结合镜头的运动追逐着姑娘,最独特的是,一般情况下这种镜头都是以广角镜头中景或更宽广的景别完成的,但这几个镜头是以特写乃至大特写镜头完成的,姑且不考虑完成的难度,单是摄影机跟着运动中的姑娘,用升格画面移过她的发际,移过她的锁骨,移过她的胸膛,这种痴迷感就非常直接非常令人投入,可以想象此时主人公对姑娘纯洁气息的渴望。
  
  色彩变化
  
  主人公是个穷苦孩子,打小生活在贫民区,后来一步步成长为香水师,怎么用视觉表现这种香气呢?影片用色彩。在他没有遇到香气的童年,整个画面是灰绿色调子的肮脏效果,他第一次进城,一个全景镜头就与之前的不一样:开始有了各种的不同色彩。果然之后出现了各种色彩,直到香水店暖洋洋的金黄色,再到纯洁姑娘迷人的柠檬黄色……当他来到香料产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让整个画面似乎都弥漫着香气,这种色彩效果与他小时候出身的背景色彩反差特别强烈,这是与故事相匹配的:穷苦的出身,拥有特别的嗅觉能力却没有自己的气味,所以极力追逐留存气味的能力。色彩的前后对比和渐进处理,是这影片表现气味的方式。
其他文献
当我有机会拿到曼富图Modosteady 585稳定器试用,立刻被其独特的设计所吸引,随便摆弄了几下,让我不禁联想到小时候玩过的“变形金刚”。红色的手柄和黑色的构件使得这款稳定器看起来美观大方,再加上独特巧妙的结构设计,这一切都让人爱不释手。随后的使用更加让我爱上了这个“小家伙”。  Modosteady 585可以称得上是一款三合一功能的DV稳定器,轻巧的消费级家用DV都完全适用,只要你的DV不
期刊
诚如所见。中国近几十年飞速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力量。商业性价值判断也几乎成为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  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价值都是以商业性价值判断为标准的。比如, “村民影像计划”的劳动成果。  这些村民拍摄的“纪录片” (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他们所拍摄的影像,几乎颠覆了我们对纪录片的概念的理解),价值何在?如果按照商业价值来判断,这些纪录片既不会被电视台收购,更没有机会进入商业院线创造
期刊
一个农民不仅仅要种好田里的庄稼。  还应该有梦里的庄稼。  梦里的庄稼是滋养灵魂的,  田里的庄稼只能填饱肚皮。  一颗有梦想的种子,  终究是要发芽的。    二十年前,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麦客肩扛着褡裢,手持着麦镰,昂首阔步走在乡村的土路上。他的身后,有被他风一样的速度掀起的尘土与一片金黄色的麦浪。背景是悠扬欢快的秦腔曲牌。当时的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我瞪大了眼睛,想看这个麦客大哥
期刊
在北京最冷的那天,我们造访了位于北京东五环外的草场地工作站,采访了长期在这里进行纪录片培训与放映的吴文光。    这几天,吴文光仍沉浸在一种亢奋状态中,他的兴奋来自于三部纪录片,而这三部纪录片正是“村民影像培训”计划的阶段成果。2005年,欧盟的一个基金会同国家民政部和吴文光合作,在全国招募10位村民,进行“村民自治影像”的培训,主要是让村民拿起DV拍摄村民直接选举的民主过程。基金会的支持只有不到
期刊
2005年4月,那时和文光常常见面都是因为剧场的一些事情。有一天听他说起村民影像计划的想法,当时心里一动,套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种心里被照亮的感觉。这种感觉从我1988年在一个机房里看他剪《流浪北京》的时候开始,近20年的交往中时常从他这里获得。当我们这一代从80年代过来的人大多沉沦在清点自己的那点账单,大张旗鼓地自得或自怨的时候,吴文光已经从早期的纪录片到DV,再到今天的村民影像,使得“记录
期刊
那个在草坪上沐浴着阳光和洒水器溅出的水滴,趴在草坪上读书的女孩,诱惑了亨伯特。也迷住了镜头前的无数男女。这不是60年代保守如修女般的库布里克老爷爷版,也不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毫无遮拦的语言描写,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就可以“轻轻拈出那三个词——洛·丽·塔。”  男人们都爱洛丽塔,年轻。任性,甚至有些男孩子气·女人希望自己就是洛丽塔,永
期刊
2007年末,我客座任教的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堂上,邀来了两位特殊的对话者: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和北京顺义沙子营村的农妇邵玉珍。吴文光虽然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但“80后”的大学生们对他却并无深刻的印象;而标准北方农村妇女形象、带来一纸箱炒花生的邵玉珍大妈,更是和年轻靓丽的北大学生们(选这门课的女生居多)反差强烈。  《我的村子2006》放映结束之后,始
期刊
我们说的这个故事和DV有关。  和《疯狂的石头》中那个撒不出尿的保卫科长一样,演员郭涛在这部《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里面又有了精彩的表演。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靠推销《新婚指南》谋生的推销员文耀在公车上屡遭拒绝。垂头丧气之余,命运女神让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原来的同学,由英壮扮演的某音像公司的老总赵希,一个是由黄渤扮演的小偷。赵希的不冷不热如同我们早已不联系的同学们一样,事隔多年之后已经
期刊
在中国维系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终于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身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在地球东部的巨大社会历史变革。作为先发世界的欧洲,自然也极其关注并期待这一演变。他们希望看到自己曾经走过几百年的道路再次被他人求证,以证明自己的先进性。    2001年,欧盟与中国民政部合作共同启动中国一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目的是促进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项目由欧盟提供总额达一千多万欧元的技
期刊
近二十年来,许多艺术形式的界限有了不小的突破。电影与视觉艺术、电影与摄影、虚拟小说与文献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改变了艺术家们的创作风格,数据化传播媒介的出现,使电影艺术成为现代艺术的热门评论话题。在当今造型艺术与电影艺术的交流领域,这种变形传播方式愈来愈广泛,敏锐。诸多艺术家逐渐将电影当作一种主要的参照手法。画廊、展览馆陈列着电影业界人士的作品,而艺术家们以职业经济角度通过电影手法表现艺术主题。同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