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黄雅各教授,获颁荣誉勳章,祖籍广东番禺,香港出生,註册中医师,香港特别行政区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卫生署名誉顾问,受聘於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教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
中医,中华民族之瑰宝,智慧之结晶。从古至今,在无数中医师的“保驾护航”之下,得以不断的传承与弘扬,愈发光彩夺目,造福人类。与中医结缘超半個世纪的黄雅各教授,是一位慈爱的中医界解惑授业者,更是一位积极的中医事业推动者。五十多年黄金岁月,他协助香港中医业步步走向正轨,帮助一大批肿瘤患者迎来健康新生,並且育得桃李缤纷。他的作为值得人们的敬仰!
中医之缘,超逾半世纪
如今,年逾七十的黄雅各教授仍坐诊於诊所内,悬壶济世,为各前来诊所的患者诊治,送去健康。笔者初见黄雅各教授,他温文尔雅地讲述着关於他与中医的不解之缘,听後让人为之钦佩。
黄雅各教授祖籍广州番禺,香港出生,上海长大。小时候,富有音乐天斌的他,原本以为会走上音乐之路,但父亲不幸因中风而去世,从而改变了他的志向:做一名医术精湛的好中医,为众生救死扶伤!
1958年,黄雅各教授以优異的成绩,考取了周总理十分重视及主持开办的上海中医学院,成为该校的第三届中医学子,开始了为期六年的中医学习过程。後来,这一批中医学子为中医事业贡献了十分重要的力量,除了黄雅各教授在香港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之外,其同学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担纲中医发展之重任,如担任省级卫生厅厅长、重点中医高校校长、以及海外中医领域的佼佼者,一一皆有作为。
历经六年的中医熏陶及专业化学习,1964年,黄雅各教授学有所成,往中医界的一位合格医生迈进了一大步。毕业之後,他被分配在上海的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後因其工作能力出众,被选派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上海卫生局肿瘤医生培训班,随後一直专注於肿瘤工作,“包括肿瘤病因、分佈、病理、诊断、检查、化验、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等。”多年的肿瘤科工作,黄雅各教授接触了各种肿瘤的病例,並对此加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中医药是治疗肿瘤不可忽视的学科。”
面对目前科技日益发展,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的问题,黄雅各教授深表遗憾,他分析道,“目前,促使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现在年轻人学习工作太紧张,造成精神紧张,休息时间不夠;其二,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空气和水质的恶化;其三,食物的化学添加剂过多,影响人体健康。建议人们多吃清淡、绿色的有机健康食品,一些加工过多的食物尽量少吃,同时少饮酒抽煙。”
1981年,黄雅各教授通过申请来到香港,由於其高明的医术往日在内地已早已传开,来港不久即有人寻上门,请求其医治,因此可以说他来港後一切都尚算顺利,无受寻求工作的困扰。
中医教学,桃李满天下
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年轻的黄雅各先生就已开始担任起中医教学的工作,“最初,我是担任一些卫校的中医课程,1973年以後成为中医学院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在此,已累积起一定的教学经验。
迁往香港之後,黄雅各教授的诊所里迎来了一批追随其学习中医的学生,他们有些为香港本地人,有些甚至来自海外。其中,有三个人学习中医的态度,使他难以忘怀。“有一位学生是澳洲的,他是一位物理治疗师,跟随我认真地学习了很久针灸和中医药学;还有一位是加拿大的西医,也跟我学习了很久的针灸和中医;第三个是美国人,他特别热衷中华文化,还特意从美国来到台湾及香港学习中文以及中国历史,对东方医学也十分感兴趣,请求我向他讲解中医药以及《黄帝内经》。在他们的身上,常使我深有感触,我们中医这麽好的中华财富,我们中国人更应好好地将其传承下去,造福人类。”
进入九十年代,香港中医顺应时代的发展,急需一些相关培训课程的出现。1996年,香港大学勇於突破,随着中医的发展,仅仅是证书课程,已难以满足香港对专业中医知识的需求。针对此现况,香港大学意欲建立中医学院,开设具备大学水平的、可取得高等教育程度文凭的中医教学。因为黄雅各先生的教学水平过硬,且拥有内地重点中医大学的文凭,即参与统筹教学事宜。在黄雅各先生等领导之下,香港中医史上第一个高等教育课程顺利开办。招贤纳士,由黄雅各教授负责统筹,开设了针灸学文凭证书的培训课程。“当时,我主要负责设计教学课程。”据他介绍,开班之初,原定招生人数限定在30人,後因报名人数过多,远远超过原计划,通过录取,最後收取50人。
因负责教学统筹,並非易事。期间,黄雅各教授精心设计了180个课时的文凭课程,“那时,由於香港的中医师资力量薄弱,中医人才较难寻找,由此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不得不由我亲自担任讲师。”还与母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为该培训班学子分别提供在上海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以及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实习的机会,使此批学子得到了香港无法享受到的宝贵的临床实习机会,真是受益匪浅。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黄雅各先生也迎来了人生中辉煌的时刻。他清楚地记得,9月3日,他被香港大学正式聘任为该校的副教授。这意味着,黄雅各教授正式成为香港认可其内地学历文凭的第一人,正式翻去了以往内地学历不被香港承认的历史一页。
此外,黄雅各教授被邀请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等。在培育中医人才的大道上,他一路行来,桃李缤纷,硕果累累,名誉四方。
中医事业,推动工作永不息
在香港行医达十年後,黄雅各教授在中医方面的成就,被人们所接受、重视。另一方面,加之内心保存有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之鸿愿,因此在受各同学及相关领导的鼓励之下,在香港急需中医人才对中医进行改革之际,黄雅各教授成为了香港推动中医事业的先锋人士,在香港中医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早以前,中医就已存在香港社会之中,中医师一直都默默奉献,但仍不被重视,地位低微。但是,随着香港市民对中医日益了解,以及中医在香港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诊治任务,中医界的规范和地位的提升急需得到改善,从而促使香港作出改变。
1999年,在时任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的邀请,黄雅各教授被委任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註册事务小组主席,成为建立和完善香港中医体系的先行者。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法定机构,专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稳定而存在,凡在香港执业的中医人士须先向管委会辖下的中医组进行中医註册申请,获批準後方可执业。
对於相关的工作,黄雅各教授介绍道“管委会”下设中医组和中药组。前者下设註册事务、考试、中医学位课程评审、纪律、道德事务五个小组,後者则下设中药管理、中药业管理、中药业监管小组。为了使社会上现有的中医师很好地过渡,黄雅各教授等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参加了三百多场大大小小的会议,辛苦不言而喻。
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义务的中医规管事务中,2005年获委任国中医组主席,成为管委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使整个香港的中医师完好过渡,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经过多方的研究与调查,我们制作出一份公正、公平的过渡方案。当下香港中医师9000多人其中註册中医师6600多人,最初登记的是7000多人,登记後经过审批,或成为表列医生,或申请註册,或需经面试,或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依各人情况,分别对待。”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使得香港的所有中医师得以过渡,进一步确保了高素质高水準的中医队伍,更好地为市民们提供健康服务。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十周年时,黄雅各教授获香港政府颁发“荣誉勳章”。2009年,黄雅各教授被邀担任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成为第一位获邀加入的中医师,参与发展医务发展模式、制定医疗融资方案等工作。2009年10月1日庆国庆60周年时黄雅各教授获邀参加香港特区国庆观礼团到北京天安门观赏阅兵礼。而且,2011年他被邀担任卫生署名誉顾问,发挥光热。
中药研究,且行且呼籲
有人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是值得用一生的精力来做的事业。这一说法,也赢得了黄雅各教授的双手赞同。
中医师运用望、闻、问、切,将病情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使用相关匹配的中药治疗,或调理保健、或滋阴温阳,或泻火理气、或活血化瘀等等。身为创新科技署的中药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委员,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的黄雅各教授,针对“中药研究与发展”方面提出三点意见:
他认为,中药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首先其研究必须“以人为本”;其次,中药研究必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及文化为指导,传承中华民族累积下来的中医智慧;第三,中药研究应与时俱进,要善於以多元化、多学科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在药材种植、收成採集、炮製储存及正确使用方面,以及中药指纹图的研究方面等等。“在此三大方向的指导之下,愿中药的发展与中医医术比翼双飞,良性发展。”
“我一生当中,没有从事过除中医之外的其它行业,但对於中医,我向来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无论是做医生,还是做幕後的推动工作,几十年来都是无怨无悔。”当一个翻阅自己的过去时,若自己倾心的事业有所成就,不悔恨时间匆匆,那麽,便是人生一大欣慰。
於躬身中医界五十载的黄雅各教授而言,他创下了第一位被香港大学认可其资历和学历的内地教授的记录,创下了第一位被邀入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的中医师,用尽全身精力和心血参与推动内地及香港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一生的深情,兢兢业业,坦坦荡荡,展现出其悬壶济世、心繫中医发展之高尚情怀!
黄雅各教授,获颁荣誉勳章,祖籍广东番禺,香港出生,註册中医师,香港特别行政区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卫生署名誉顾问,受聘於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教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
中医,中华民族之瑰宝,智慧之结晶。从古至今,在无数中医师的“保驾护航”之下,得以不断的传承与弘扬,愈发光彩夺目,造福人类。与中医结缘超半個世纪的黄雅各教授,是一位慈爱的中医界解惑授业者,更是一位积极的中医事业推动者。五十多年黄金岁月,他协助香港中医业步步走向正轨,帮助一大批肿瘤患者迎来健康新生,並且育得桃李缤纷。他的作为值得人们的敬仰!
中医之缘,超逾半世纪
如今,年逾七十的黄雅各教授仍坐诊於诊所内,悬壶济世,为各前来诊所的患者诊治,送去健康。笔者初见黄雅各教授,他温文尔雅地讲述着关於他与中医的不解之缘,听後让人为之钦佩。
黄雅各教授祖籍广州番禺,香港出生,上海长大。小时候,富有音乐天斌的他,原本以为会走上音乐之路,但父亲不幸因中风而去世,从而改变了他的志向:做一名医术精湛的好中医,为众生救死扶伤!
1958年,黄雅各教授以优異的成绩,考取了周总理十分重视及主持开办的上海中医学院,成为该校的第三届中医学子,开始了为期六年的中医学习过程。後来,这一批中医学子为中医事业贡献了十分重要的力量,除了黄雅各教授在香港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之外,其同学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担纲中医发展之重任,如担任省级卫生厅厅长、重点中医高校校长、以及海外中医领域的佼佼者,一一皆有作为。
历经六年的中医熏陶及专业化学习,1964年,黄雅各教授学有所成,往中医界的一位合格医生迈进了一大步。毕业之後,他被分配在上海的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後因其工作能力出众,被选派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上海卫生局肿瘤医生培训班,随後一直专注於肿瘤工作,“包括肿瘤病因、分佈、病理、诊断、检查、化验、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等。”多年的肿瘤科工作,黄雅各教授接触了各种肿瘤的病例,並对此加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中医药是治疗肿瘤不可忽视的学科。”
面对目前科技日益发展,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的问题,黄雅各教授深表遗憾,他分析道,“目前,促使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现在年轻人学习工作太紧张,造成精神紧张,休息时间不夠;其二,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空气和水质的恶化;其三,食物的化学添加剂过多,影响人体健康。建议人们多吃清淡、绿色的有机健康食品,一些加工过多的食物尽量少吃,同时少饮酒抽煙。”
1981年,黄雅各教授通过申请来到香港,由於其高明的医术往日在内地已早已传开,来港不久即有人寻上门,请求其医治,因此可以说他来港後一切都尚算顺利,无受寻求工作的困扰。
中医教学,桃李满天下
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年轻的黄雅各先生就已开始担任起中医教学的工作,“最初,我是担任一些卫校的中医课程,1973年以後成为中医学院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在此,已累积起一定的教学经验。
迁往香港之後,黄雅各教授的诊所里迎来了一批追随其学习中医的学生,他们有些为香港本地人,有些甚至来自海外。其中,有三个人学习中医的态度,使他难以忘怀。“有一位学生是澳洲的,他是一位物理治疗师,跟随我认真地学习了很久针灸和中医药学;还有一位是加拿大的西医,也跟我学习了很久的针灸和中医;第三个是美国人,他特别热衷中华文化,还特意从美国来到台湾及香港学习中文以及中国历史,对东方医学也十分感兴趣,请求我向他讲解中医药以及《黄帝内经》。在他们的身上,常使我深有感触,我们中医这麽好的中华财富,我们中国人更应好好地将其传承下去,造福人类。”
进入九十年代,香港中医顺应时代的发展,急需一些相关培训课程的出现。1996年,香港大学勇於突破,随着中医的发展,仅仅是证书课程,已难以满足香港对专业中医知识的需求。针对此现况,香港大学意欲建立中医学院,开设具备大学水平的、可取得高等教育程度文凭的中医教学。因为黄雅各先生的教学水平过硬,且拥有内地重点中医大学的文凭,即参与统筹教学事宜。在黄雅各先生等领导之下,香港中医史上第一个高等教育课程顺利开办。招贤纳士,由黄雅各教授负责统筹,开设了针灸学文凭证书的培训课程。“当时,我主要负责设计教学课程。”据他介绍,开班之初,原定招生人数限定在30人,後因报名人数过多,远远超过原计划,通过录取,最後收取50人。
因负责教学统筹,並非易事。期间,黄雅各教授精心设计了180个课时的文凭课程,“那时,由於香港的中医师资力量薄弱,中医人才较难寻找,由此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不得不由我亲自担任讲师。”还与母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为该培训班学子分别提供在上海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以及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实习的机会,使此批学子得到了香港无法享受到的宝贵的临床实习机会,真是受益匪浅。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黄雅各先生也迎来了人生中辉煌的时刻。他清楚地记得,9月3日,他被香港大学正式聘任为该校的副教授。这意味着,黄雅各教授正式成为香港认可其内地学历文凭的第一人,正式翻去了以往内地学历不被香港承认的历史一页。
此外,黄雅各教授被邀请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等。在培育中医人才的大道上,他一路行来,桃李缤纷,硕果累累,名誉四方。
中医事业,推动工作永不息
在香港行医达十年後,黄雅各教授在中医方面的成就,被人们所接受、重视。另一方面,加之内心保存有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之鸿愿,因此在受各同学及相关领导的鼓励之下,在香港急需中医人才对中医进行改革之际,黄雅各教授成为了香港推动中医事业的先锋人士,在香港中医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早以前,中医就已存在香港社会之中,中医师一直都默默奉献,但仍不被重视,地位低微。但是,随着香港市民对中医日益了解,以及中医在香港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诊治任务,中医界的规范和地位的提升急需得到改善,从而促使香港作出改变。
1999年,在时任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的邀请,黄雅各教授被委任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註册事务小组主席,成为建立和完善香港中医体系的先行者。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法定机构,专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稳定而存在,凡在香港执业的中医人士须先向管委会辖下的中医组进行中医註册申请,获批準後方可执业。
对於相关的工作,黄雅各教授介绍道“管委会”下设中医组和中药组。前者下设註册事务、考试、中医学位课程评审、纪律、道德事务五个小组,後者则下设中药管理、中药业管理、中药业监管小组。为了使社会上现有的中医师很好地过渡,黄雅各教授等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参加了三百多场大大小小的会议,辛苦不言而喻。
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义务的中医规管事务中,2005年获委任国中医组主席,成为管委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使整个香港的中医师完好过渡,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经过多方的研究与调查,我们制作出一份公正、公平的过渡方案。当下香港中医师9000多人其中註册中医师6600多人,最初登记的是7000多人,登记後经过审批,或成为表列医生,或申请註册,或需经面试,或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依各人情况,分别对待。”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使得香港的所有中医师得以过渡,进一步确保了高素质高水準的中医队伍,更好地为市民们提供健康服务。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十周年时,黄雅各教授获香港政府颁发“荣誉勳章”。2009年,黄雅各教授被邀担任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成为第一位获邀加入的中医师,参与发展医务发展模式、制定医疗融资方案等工作。2009年10月1日庆国庆60周年时黄雅各教授获邀参加香港特区国庆观礼团到北京天安门观赏阅兵礼。而且,2011年他被邀担任卫生署名誉顾问,发挥光热。
中药研究,且行且呼籲
有人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是值得用一生的精力来做的事业。这一说法,也赢得了黄雅各教授的双手赞同。
中医师运用望、闻、问、切,将病情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使用相关匹配的中药治疗,或调理保健、或滋阴温阳,或泻火理气、或活血化瘀等等。身为创新科技署的中药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委员,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的黄雅各教授,针对“中药研究与发展”方面提出三点意见:
他认为,中药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首先其研究必须“以人为本”;其次,中药研究必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及文化为指导,传承中华民族累积下来的中医智慧;第三,中药研究应与时俱进,要善於以多元化、多学科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在药材种植、收成採集、炮製储存及正确使用方面,以及中药指纹图的研究方面等等。“在此三大方向的指导之下,愿中药的发展与中医医术比翼双飞,良性发展。”
“我一生当中,没有从事过除中医之外的其它行业,但对於中医,我向来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无论是做医生,还是做幕後的推动工作,几十年来都是无怨无悔。”当一个翻阅自己的过去时,若自己倾心的事业有所成就,不悔恨时间匆匆,那麽,便是人生一大欣慰。
於躬身中医界五十载的黄雅各教授而言,他创下了第一位被香港大学认可其资历和学历的内地教授的记录,创下了第一位被邀入健康与医疗发展諮询委员会委员的中医师,用尽全身精力和心血参与推动内地及香港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一生的深情,兢兢业业,坦坦荡荡,展现出其悬壶济世、心繫中医发展之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