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末最重要且轰动的科学研究,目的在将人类染色体上头30亿对碱基的排列顺序给决定出来;定序虽然不等于就解开了基因的编码,但也庶几近之。这与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及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相提并论的计划,前后不单耗时十余年,花费几十亿美金,同时中途还有私人企业的杀人,意与美、英、法、德、日、中等国所组成的公家定序联盟一较长短,使得过程高潮迭起,毫无冷场。
这个计划不仅曾在媒体报道中喧腾一时,以此为题材的书籍也已出现了好几本,其中《基因组图谱解密》及《生命的线索》已有中文译本(时报文化出版)。此外,我也分别为那两本书写了导读,自认对该计划的来龙去脉已相当了解。因此,当我发现2004年初又有一本厚达400多页的英文新书《基因组战争》(The Genome War,2004)出版时,不免相当好奇,想知道作者壶中究竟有何乾坤,值得把这段故事再说一遍。
话说从头,将人类不同染色体上所有碱基序列给决定出来的工作固然重要,却不是一般实验工作者的最爱,因为定序是繁琐反复的操作,比较像是技术员的工作,而非寻求创新发现的科学家想做的事。因此,在计划初期,许多人热衷的是带来更大成就感的疾病基因搜寻工作,而非真正的定序。一早,公家定序联盟英国方面的领导人萨尔斯顿(也是《生命的线索》一书作者)答应接下线虫基因组的定序工作时,曾说感觉上好比“听见牢房的门在身后关上的声音”,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人类基因组计划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公家计划里的繁文缛节都免不掉;再加上该计划一开始定位成国际合作计划,参与的单位多达十余个,彼此之间的协调都是问题,更别提明里暗里为争取经费而攻诘较劲。尽管如此,定序工作还是陆续得以展开,甚至在1996年,基因组社群还达成了百慕大协定,强调由公家支助的定序单位,都应即时将决定出来的序列公布在公共的资料库,让所有人参考使用。这样的做法,将杜绝任何人拿原始基因序列申请专利的举动,也保证了人类基因组为全体人类共享的理想。然而,也就是这项协定,划下了公家单位与私人企业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前所言,定序是繁琐的技术性工作,如以手工操作,解开数以万计的基因序列,几乎已达上限,遑论数目高达30亿的人类基因组。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加州理工学院的胡德及汉卡匹勒发明了DNA自动定序仪,并成立公司生产,这才使得全基因组的定序成为可行方案。
1998年,汉卡匹勒设计改进的最新型定序仪,效率已经增进了约100倍,促使他和公司老板萌生自行将人类基因组定序的念头。于是,他们找上了基因组社群里的“异类”凡特,来主持新成立公司“赛勒拉”,宣称将在三年内就完成全部人类基因组的定序(比公家计划提早4年)。凡特并暗示公家单位可以退出人类基因组定序,将省下来的钱进行小鼠的基因组定序工作。
之前,凡特即以黑马姿态在基因组社群里出尽风头,也因私人公司股票致富而引人侧目;这一来,更是激起公家单位的同仇敌忾,誓言维护基因组这项人类共同的遗产,不让它落入私人企业手中。《基因组战争》一书的作者许瑞夫也就是在这个时刻,争取到凡特的首肯,得以随侍在侧,记录凡特的一言一行,以及赛勒拉的创业过程。该书有个颇长的副标题“凡特试图攫取生命编码并拯救世界的经过”,可以想见其中的观点与内容。
问题是,对于已经晓得这桩故事的缘起、过程以及结局的人来说,这本新书还有什么看头吗?不可讳言,与之前的两本书相比,其中确有许多重复之处,但也多了许多细节,主要是有关凡特以及其他赛勒拉成员更多的背景介绍,以及该公司究竟怎么样在短短两年间,完成了果蝇的基因组定序以及人类基因组草稿这两项巨幅工作。就算基因组定序纯属技术性的工作,但从无到有,其中所需克服的问题,也是多得出乎想象,并不像赛勒拉的公关报道那般粉饰太平。
先前已有人指出,凡特与发现DNA结构的华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一张藏不住话的嘴巴,以及毫不遮掩的野心。从许瑞夫的书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凡特处境的尴尬:他身在以市场及股价为导向的私人企业,然而又想取得学术界的肯定,到头来可能还是两头落空(他已于2002年1月去职)。但无论如何,赛勒拉完成了一项可以向后辈子孙夸耀的事业(凡特自己的话),这项成就也值得参与者骄傲了。
这个计划不仅曾在媒体报道中喧腾一时,以此为题材的书籍也已出现了好几本,其中《基因组图谱解密》及《生命的线索》已有中文译本(时报文化出版)。此外,我也分别为那两本书写了导读,自认对该计划的来龙去脉已相当了解。因此,当我发现2004年初又有一本厚达400多页的英文新书《基因组战争》(The Genome War,2004)出版时,不免相当好奇,想知道作者壶中究竟有何乾坤,值得把这段故事再说一遍。
话说从头,将人类不同染色体上所有碱基序列给决定出来的工作固然重要,却不是一般实验工作者的最爱,因为定序是繁琐反复的操作,比较像是技术员的工作,而非寻求创新发现的科学家想做的事。因此,在计划初期,许多人热衷的是带来更大成就感的疾病基因搜寻工作,而非真正的定序。一早,公家定序联盟英国方面的领导人萨尔斯顿(也是《生命的线索》一书作者)答应接下线虫基因组的定序工作时,曾说感觉上好比“听见牢房的门在身后关上的声音”,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人类基因组计划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公家计划里的繁文缛节都免不掉;再加上该计划一开始定位成国际合作计划,参与的单位多达十余个,彼此之间的协调都是问题,更别提明里暗里为争取经费而攻诘较劲。尽管如此,定序工作还是陆续得以展开,甚至在1996年,基因组社群还达成了百慕大协定,强调由公家支助的定序单位,都应即时将决定出来的序列公布在公共的资料库,让所有人参考使用。这样的做法,将杜绝任何人拿原始基因序列申请专利的举动,也保证了人类基因组为全体人类共享的理想。然而,也就是这项协定,划下了公家单位与私人企业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前所言,定序是繁琐的技术性工作,如以手工操作,解开数以万计的基因序列,几乎已达上限,遑论数目高达30亿的人类基因组。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加州理工学院的胡德及汉卡匹勒发明了DNA自动定序仪,并成立公司生产,这才使得全基因组的定序成为可行方案。
1998年,汉卡匹勒设计改进的最新型定序仪,效率已经增进了约100倍,促使他和公司老板萌生自行将人类基因组定序的念头。于是,他们找上了基因组社群里的“异类”凡特,来主持新成立公司“赛勒拉”,宣称将在三年内就完成全部人类基因组的定序(比公家计划提早4年)。凡特并暗示公家单位可以退出人类基因组定序,将省下来的钱进行小鼠的基因组定序工作。
之前,凡特即以黑马姿态在基因组社群里出尽风头,也因私人公司股票致富而引人侧目;这一来,更是激起公家单位的同仇敌忾,誓言维护基因组这项人类共同的遗产,不让它落入私人企业手中。《基因组战争》一书的作者许瑞夫也就是在这个时刻,争取到凡特的首肯,得以随侍在侧,记录凡特的一言一行,以及赛勒拉的创业过程。该书有个颇长的副标题“凡特试图攫取生命编码并拯救世界的经过”,可以想见其中的观点与内容。
问题是,对于已经晓得这桩故事的缘起、过程以及结局的人来说,这本新书还有什么看头吗?不可讳言,与之前的两本书相比,其中确有许多重复之处,但也多了许多细节,主要是有关凡特以及其他赛勒拉成员更多的背景介绍,以及该公司究竟怎么样在短短两年间,完成了果蝇的基因组定序以及人类基因组草稿这两项巨幅工作。就算基因组定序纯属技术性的工作,但从无到有,其中所需克服的问题,也是多得出乎想象,并不像赛勒拉的公关报道那般粉饰太平。
先前已有人指出,凡特与发现DNA结构的华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一张藏不住话的嘴巴,以及毫不遮掩的野心。从许瑞夫的书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凡特处境的尴尬:他身在以市场及股价为导向的私人企业,然而又想取得学术界的肯定,到头来可能还是两头落空(他已于2002年1月去职)。但无论如何,赛勒拉完成了一项可以向后辈子孙夸耀的事业(凡特自己的话),这项成就也值得参与者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