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特色教育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已经走向全面化、深度运用化程度,但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仍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认为造型是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元素,因此,各种元素相对孤立地出现在各种设计场合,成为造型、符号的无意义的罗列。作为拥有丰富文化背景的陕西艺术设计教育,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这一教育的缺失。本文通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人文教育内质的提升方面展开论述,以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人文教育实践为实例论述,希望能够为陕西高校建立特有的艺术设计教育平台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人文教育 人格设计 人文触摸点 本源文化 专业素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中,我们发现,任何的设计本体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承载平台,我们会不自觉地使设计语言带有诸如文化、历史、经验、个人偏好等因素,同时相应地产生出不同的元素,这一过程中,其最为重要的环节即是设计者本人所接受的何种设计教育,如果在教育体系中没有人文教育的特色体现,那么在设计成果中也不会有深刻的文化诠释,但是否出现了几个文化视觉元素符号就可以代表或体现出人文艺术特色?经研究,我们认为设计思想的核心之一即是对人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及生动的运用环节。
陕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形成
陕西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在文化方面更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在这里,中国历代文化特色、审美情趣、民俗含义、生活习惯等传统文脉已经深深地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明、不同时期的人文感情,交织着丰富而淳厚的精神文脉,在这种庞杂文化的不断交织和传承中,产生了今天特有的陕西文化景象。
当今,艺术设计已经成为全社会所有需求当中最为重要的需求层面之一,艺术设计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我们从艺术设计所取得的成果中看到了设计语言的力量,亲历了设计成果带来的欣喜。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品牌意识的提升,空间设计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提升,展示设计带来了产品有效的价值张扬,工业设计更是为人们今天的生活创造了无数的精彩与便利。尤其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在这些众多纷繁的设计语言中,最有其文化价值之一的陕西特有的人文文化、本土文化设计语言成为陕西设计教育的基础风格,它表现出北方纯正、厚重、博大、粗放、热情的人性元素,而这一人性元素的形成,也成就了陕西地域文化文脉的大艺术风格。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深受影响的陕西高等艺术设计院校也同样将院校的艺术生命放在了这一具有强烈生命体征的大艺术风格上,同时,各自又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教育特色,传承文化、传承建筑、传播国学内涵、研究古典艺术、探索传统工艺的精湛等等。
人文教育及考量标准
陕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质的变化和发展阶段,无论以教学的形式,还是教学的内容,尤其在引入人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后,明显有了内质的提升。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只是在设计的表象语言中获取形式的表现美、视觉的偏执美,从本质上没有解决设计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艺术与视知觉等设计的后期本质问题,在相当的一个阶段里,我们的教育手段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设计语言的培养教育领域,更谈不上有综合的人文教育思想的融入。
我们今天提出的“人文教育”概念,不是简单地借用西方话语体系和观念,而是要深刻地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时代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进而关注我们的时代教育对设计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教育体系,使我们培养的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不仅功能优良,而且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更多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满足大众日常生活所需和文化消费的要求。我们提出的“人文教育”就是将我们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本土文化积淀、现代人类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等清晰地传播在广大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系统中,并且不断地吸收、分析、整合新的设计信息源,分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语言,从而使这一教育体系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人格、修养、素质、专业品性,成为专业人格的主导表现性格。
人文教育的作用
陕西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具有独特的氛围及良好的艺术教育资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设计的“养分”吸取成为最适宜的供给关系,从文化、学术思想、传统传承等方面的教学作用上,已经起到系统的“理论—实践—人文教育”体系的运作。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勤奋学研,设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已成为人才成长的主流学习体系。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整合出人文教育的主导核心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人文教育具有的特点及作用:
1.人格的完善
人文教育体系可将优秀的综合文化成果、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当代人类学等方面知识通过传播及潜在的感染,从而将以上综合知识整合、提炼集成为在人格、修养上,以成熟的人格状态走向社会综合构架体系当中,不再是以简单的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他们有更加综合、丰富、优秀的人格魅力。
2.认识问题的本质能力提升
在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障碍的产生,纵观以前的教学,解决的方法总是“千问一答”,惯性的习性,教条的模式解答。这一状态已不能解决今天的“新生代”学生活跃的思维进程问题。因此,人文教育的体系在品质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达到“人格设计”、“人格专业”的特色教学高度。
3.处理问题的状态趋于成熟
学生时代是一个“多意、多行、多变”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一个事件的核心,也可能遇到不同的学习、生活、专业、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处理事件已成为焦点问题,在这一层面上,人文教育体系涉及到了关注心理综合状态的调整手段及方法,从而使包括专业在内的诸多问题可以相应得到理性的、科学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了成熟的处理问题能力。
4.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
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育人环节在于促使人的综合修养的全面提升,而这一提升的主要结果就是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使我们无论在何种学习状态中都有可能在变化的客观条件中抓住主题,形成学习的设定结果和满意的成果。这一学习活动,只有与人文教育体系的结合之后,才能“生长”出这一“成果”。
5.创新意识的提升
由于个人人格、品质的提升,带来了了解、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创新意识的环节提升,专业养分通过宽口径接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基地,这一基地的建立,完成了专业“养分”与创意需求之间的转换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创意思维的贫乏、平庸模式,以相对崇高的品质状态来寻找创意意识。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
1.学习传统艺术造型,了解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
艺术设计决不是单一的表层的现代文化形式。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试图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语言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设计文化语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交汇融合甚至于危及到民族文化形态的大背景下,我们艺术设计教育更应提出这一问题,正视这一问题。
在设计教育中认真地学习历史文化、梳理中华艺术文化,贯穿一种民族文化教育理念是非常必要和极其负责任的。西安美术学院地处十三代王朝的古都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设计系教学充分利用这部分文化资源纳入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对前人艺术创造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青年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主动地学习借鉴民族文化,夯实历史文化知识。让人文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结合课程安排适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汉茂陵博物馆、唐乾陵博物馆、山西晋祠、永乐宫、甘肃敦煌博物馆、炳灵寺、麦积山博物馆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输入传统文化血液,强化设计民族语言”,多年来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证明特效显著。
2.学习民间艺术,了解民俗文化
陕西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民间艺术在其造型形态上更接近中华原生态文化。向民间艺术学习,主要是从中提纯形式要素,研究造型形式美的规律,目的在于建立中国设计文化体系,创建21世纪中国化独特风貌的设计文化形式平台,在世界大的设计文化语境关系中有自己的话语权,有自己的造型艺术特色及地位。
设计系在人文教育实践中,结合课程安排学生去陕西凤翔民间泥塑之乡、华县皮影之乡、陕北安塞民间剪纸之乡实地考察,了解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过程和工艺过程,或者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登堂入室献艺表演,使学生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知、思考、感悟、启示,得天独厚的地域民间文化,带来了设计专业教学的新面貌,带来了专业设计上的新构思,增强了设计的文化内涵。
3.依托教学实践基地,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的教学实践基地是根据专业特性及教学目的的要求而创建,几年来,随着学科的变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计系以凤翔民间泥塑、木版年画之乡、富平陶艺村、安塞民间剪纸之乡,延川布堆画之乡,延安市综合民艺、周至民间刺绣之乡作为民间文化学习基地;并建立了陕北延安、榆林、关中秦岭、麟游、关山、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省内外写生基地,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同时,领略本源文化特色,从中感受人文教育的内涵。目前,设计系的教学实践基地格局合理,学习研究方向明确,教学运作稳定,适时的因地施教,使学生的知识层面、综合文化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大为加强。
4.融入世界先进设计文化思想,建立本土设计文化价值观
历史文化是资源、是根基,在大力弘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融入当代设计文化思想和先进技术,强调创新意识才是设计教育的核心。融入世界先进设计文化思想,并从中总结和提出中间存在的差异及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文化的比较与研究,通过交流观察,发现不同民族的哲学观念、价值观念,从文化差异的不同引出性格及心理的探究,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文化观,发现自己的眼光及心志兴趣,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激发出更强的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层面的交替式人文教学,使学生夯实了学习基础,为未来设计事业的发展积蓄了能量,正是我有它无的办学之路,几年来西安美院设计系师生的创造性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结束语
人文教育体系的建立,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进而进入目前的教学管理,对人文教育需求的迫切性有切身的感悟,正因为人文教育体系的切入我们才真正走上了培养“宽口径、强能力、精英型”人才的征途。
“弘美厚德,借古开今”,这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校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诠释了陕西高等艺术教育中人文教育发展的艺术灵魂,弘美需要厚德,借古更需要开今,而厚德与创新精神意识的培养与建立,正是我们现今高等艺术院校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素养教学的教育体系,但又不能类同于一般的道德品质教育,它必须有独特的、令人信服的“人文触摸点”,而这一“触摸点”正是人文教育体系的关键点。围绕专业论设计,围绕创意论深度,围绕素养论质量,这一设计教学过程既丰富而又科学。
通过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文教育体系两重教育的激励,最终会发现,我们期望的理想式的教学成果会不断地趋近于完美,同时也实现了“人格设计”的最为综合而完整的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人文教育 人格设计 人文触摸点 本源文化 专业素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中,我们发现,任何的设计本体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承载平台,我们会不自觉地使设计语言带有诸如文化、历史、经验、个人偏好等因素,同时相应地产生出不同的元素,这一过程中,其最为重要的环节即是设计者本人所接受的何种设计教育,如果在教育体系中没有人文教育的特色体现,那么在设计成果中也不会有深刻的文化诠释,但是否出现了几个文化视觉元素符号就可以代表或体现出人文艺术特色?经研究,我们认为设计思想的核心之一即是对人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及生动的运用环节。
陕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形成
陕西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在文化方面更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在这里,中国历代文化特色、审美情趣、民俗含义、生活习惯等传统文脉已经深深地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明、不同时期的人文感情,交织着丰富而淳厚的精神文脉,在这种庞杂文化的不断交织和传承中,产生了今天特有的陕西文化景象。
当今,艺术设计已经成为全社会所有需求当中最为重要的需求层面之一,艺术设计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我们从艺术设计所取得的成果中看到了设计语言的力量,亲历了设计成果带来的欣喜。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品牌意识的提升,空间设计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提升,展示设计带来了产品有效的价值张扬,工业设计更是为人们今天的生活创造了无数的精彩与便利。尤其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在这些众多纷繁的设计语言中,最有其文化价值之一的陕西特有的人文文化、本土文化设计语言成为陕西设计教育的基础风格,它表现出北方纯正、厚重、博大、粗放、热情的人性元素,而这一人性元素的形成,也成就了陕西地域文化文脉的大艺术风格。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深受影响的陕西高等艺术设计院校也同样将院校的艺术生命放在了这一具有强烈生命体征的大艺术风格上,同时,各自又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教育特色,传承文化、传承建筑、传播国学内涵、研究古典艺术、探索传统工艺的精湛等等。
人文教育及考量标准
陕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质的变化和发展阶段,无论以教学的形式,还是教学的内容,尤其在引入人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后,明显有了内质的提升。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只是在设计的表象语言中获取形式的表现美、视觉的偏执美,从本质上没有解决设计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艺术与视知觉等设计的后期本质问题,在相当的一个阶段里,我们的教育手段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设计语言的培养教育领域,更谈不上有综合的人文教育思想的融入。
我们今天提出的“人文教育”概念,不是简单地借用西方话语体系和观念,而是要深刻地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时代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进而关注我们的时代教育对设计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教育体系,使我们培养的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不仅功能优良,而且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更多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满足大众日常生活所需和文化消费的要求。我们提出的“人文教育”就是将我们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本土文化积淀、现代人类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等清晰地传播在广大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系统中,并且不断地吸收、分析、整合新的设计信息源,分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语言,从而使这一教育体系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人格、修养、素质、专业品性,成为专业人格的主导表现性格。
人文教育的作用
陕西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具有独特的氛围及良好的艺术教育资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设计的“养分”吸取成为最适宜的供给关系,从文化、学术思想、传统传承等方面的教学作用上,已经起到系统的“理论—实践—人文教育”体系的运作。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勤奋学研,设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已成为人才成长的主流学习体系。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整合出人文教育的主导核心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人文教育具有的特点及作用:
1.人格的完善
人文教育体系可将优秀的综合文化成果、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当代人类学等方面知识通过传播及潜在的感染,从而将以上综合知识整合、提炼集成为在人格、修养上,以成熟的人格状态走向社会综合构架体系当中,不再是以简单的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他们有更加综合、丰富、优秀的人格魅力。
2.认识问题的本质能力提升
在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障碍的产生,纵观以前的教学,解决的方法总是“千问一答”,惯性的习性,教条的模式解答。这一状态已不能解决今天的“新生代”学生活跃的思维进程问题。因此,人文教育的体系在品质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达到“人格设计”、“人格专业”的特色教学高度。
3.处理问题的状态趋于成熟
学生时代是一个“多意、多行、多变”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一个事件的核心,也可能遇到不同的学习、生活、专业、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处理事件已成为焦点问题,在这一层面上,人文教育体系涉及到了关注心理综合状态的调整手段及方法,从而使包括专业在内的诸多问题可以相应得到理性的、科学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了成熟的处理问题能力。
4.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
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育人环节在于促使人的综合修养的全面提升,而这一提升的主要结果就是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使我们无论在何种学习状态中都有可能在变化的客观条件中抓住主题,形成学习的设定结果和满意的成果。这一学习活动,只有与人文教育体系的结合之后,才能“生长”出这一“成果”。
5.创新意识的提升
由于个人人格、品质的提升,带来了了解、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创新意识的环节提升,专业养分通过宽口径接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基地,这一基地的建立,完成了专业“养分”与创意需求之间的转换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创意思维的贫乏、平庸模式,以相对崇高的品质状态来寻找创意意识。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
1.学习传统艺术造型,了解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
艺术设计决不是单一的表层的现代文化形式。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试图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语言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设计文化语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交汇融合甚至于危及到民族文化形态的大背景下,我们艺术设计教育更应提出这一问题,正视这一问题。
在设计教育中认真地学习历史文化、梳理中华艺术文化,贯穿一种民族文化教育理念是非常必要和极其负责任的。西安美术学院地处十三代王朝的古都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设计系教学充分利用这部分文化资源纳入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对前人艺术创造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青年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主动地学习借鉴民族文化,夯实历史文化知识。让人文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结合课程安排适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汉茂陵博物馆、唐乾陵博物馆、山西晋祠、永乐宫、甘肃敦煌博物馆、炳灵寺、麦积山博物馆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输入传统文化血液,强化设计民族语言”,多年来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证明特效显著。
2.学习民间艺术,了解民俗文化
陕西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民间艺术在其造型形态上更接近中华原生态文化。向民间艺术学习,主要是从中提纯形式要素,研究造型形式美的规律,目的在于建立中国设计文化体系,创建21世纪中国化独特风貌的设计文化形式平台,在世界大的设计文化语境关系中有自己的话语权,有自己的造型艺术特色及地位。
设计系在人文教育实践中,结合课程安排学生去陕西凤翔民间泥塑之乡、华县皮影之乡、陕北安塞民间剪纸之乡实地考察,了解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过程和工艺过程,或者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登堂入室献艺表演,使学生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知、思考、感悟、启示,得天独厚的地域民间文化,带来了设计专业教学的新面貌,带来了专业设计上的新构思,增强了设计的文化内涵。
3.依托教学实践基地,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的教学实践基地是根据专业特性及教学目的的要求而创建,几年来,随着学科的变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计系以凤翔民间泥塑、木版年画之乡、富平陶艺村、安塞民间剪纸之乡,延川布堆画之乡,延安市综合民艺、周至民间刺绣之乡作为民间文化学习基地;并建立了陕北延安、榆林、关中秦岭、麟游、关山、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省内外写生基地,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同时,领略本源文化特色,从中感受人文教育的内涵。目前,设计系的教学实践基地格局合理,学习研究方向明确,教学运作稳定,适时的因地施教,使学生的知识层面、综合文化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大为加强。
4.融入世界先进设计文化思想,建立本土设计文化价值观
历史文化是资源、是根基,在大力弘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融入当代设计文化思想和先进技术,强调创新意识才是设计教育的核心。融入世界先进设计文化思想,并从中总结和提出中间存在的差异及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文化的比较与研究,通过交流观察,发现不同民族的哲学观念、价值观念,从文化差异的不同引出性格及心理的探究,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文化观,发现自己的眼光及心志兴趣,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激发出更强的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层面的交替式人文教学,使学生夯实了学习基础,为未来设计事业的发展积蓄了能量,正是我有它无的办学之路,几年来西安美院设计系师生的创造性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结束语
人文教育体系的建立,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进而进入目前的教学管理,对人文教育需求的迫切性有切身的感悟,正因为人文教育体系的切入我们才真正走上了培养“宽口径、强能力、精英型”人才的征途。
“弘美厚德,借古开今”,这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校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诠释了陕西高等艺术教育中人文教育发展的艺术灵魂,弘美需要厚德,借古更需要开今,而厚德与创新精神意识的培养与建立,正是我们现今高等艺术院校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素养教学的教育体系,但又不能类同于一般的道德品质教育,它必须有独特的、令人信服的“人文触摸点”,而这一“触摸点”正是人文教育体系的关键点。围绕专业论设计,围绕创意论深度,围绕素养论质量,这一设计教学过程既丰富而又科学。
通过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文教育体系两重教育的激励,最终会发现,我们期望的理想式的教学成果会不断地趋近于完美,同时也实现了“人格设计”的最为综合而完整的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