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访隐者不遇》想到的小学古诗审美教育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的语文教学要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访隐者不遇》中,认识到要加强解题能力的培养、宏观概括能力的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的培养、题目与内容照应、写作特点归纳能力的培养。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会审美、会创造美的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学习《访隐者不遇》,加强小学古诗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06-01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民主的、个性化的教育,即少灌输多激励;少包办多协作;少标准化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因此,从观念、内容到形式、到手段、到途径、到评价标准,到方法都要进行改革,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此外,把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以及建立终身教育、环境教育、和平教育机制,让大家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小学一线的教师,我思考着怎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过去的教法、学法指导,为教育教学教改做些探索,实践 “从娃娃抓起”,努力改变“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线”的状况。
  就小学语文教改而言,除了观念、评价体系要改之外,当务之急,应改革教法,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关注生产、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并强化审美教育。
  过去,讲小学的古诗,一般是让学生预习、浏览课文。老师上课的时候,从正读音、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再到诗歌内容、写作特点、包括必要的注释,一并讲完,学生上课只有“听和记”的份,而后是背诵和考试。很少考虑学生的鉴赏、审美、仿写等实践活动,总以为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认识人生、社会的能力有限,很少有培养审美能力的自觉意识。
  记得,讲小学三年级《访隐者不遇》时,我只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因为字词不算深,只照本喧科就算了,致于怎样培养阅读、理解、怎样培养审美的能力明显缺失。
  近来,见到一个已上高中的昔日学生,他谈到高中的“语文课改”,其中有“第二课堂”活动,他参加的古诗文学习小组学习,指导老师要求他们先学解题:①隐者应是一些什么样的人?②访隐者不遇会有哪些心理活动?然后要求学生找出诗中:①为什么访者在“松下问童子”?②“松下”与“隐者”有何关联吗?最后指导老师再要求学生找出:①此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②“山中”、“云深”“采药”各起到什么作用?③在你熟悉的诗中,找找类似“不遇”、“不值”的篇章出来,分析比较。总之,指导老师让学生动脑又动手,在互动中学习、交流。这使我深受启发、明白了指导学习、鉴赏古诗,要从形式到内容,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整体去把握诗的中心,诗的灵魂。让诗的意境美、音律美、语言美、色彩美……陶冶学生,让学生更健康成长,全面地发展。
  为此,我对教学《访隐者不遇》有了新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扎扎实实的分析中开始,从小学就开始。
  1 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访隐者不遇》中,隐者,应是归隐林泉的智者、仁者。这个隐者肯定是远近闻名的“高人”,寻访者带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情,也可能是带着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想拜访他。就象刘备三顾茅庐要找诸葛亮,就象朱元璋要找到刘基(刘伯温)一样。而从题目的“访隐者不遇”中,就预留了“失望”、“遗憾”、“惆怅”等五味杂陈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好好想想,好好体会一番,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正确理解题意。
  2 宏观概括能力的培养
  古诗的鉴赏,少不了先宏观后微观。因此,要让学生从形式——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到内容,即寻访隐居大山之中,出没在云深不知处的大师,只见他的弟子,不见隐者身影。歌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行为,寄托某种理想。
  3 微观上咬文嚼字,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的观察、分析等审美能力的培养
  象“松下问童子”的“松下”,比较符合隐士们的生活场景。一般隐士都隐居在崇山峻岭、人迹罕至,松柏或古树参天的地方。“自古名山僧占多”嘛,不管隐士是僧是道,肯定是酷爱自然,廻避现实,寄情山水,不愿与凡夫俗子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式的高人或出家人。隐者无论是打柴、采药、垂钓,生活都是无拘无束的,清闲的、高雅的。环境美、意境美由此可见一斑。
  “言师采药去”,是童子的回答。可见,其师虽然隐居,却是个闲不住的人,甚至曾经是个立下“不成良相,便成良医”理想的人,或许他不成良相,也要“悬壶济世”,做一个良医,时刻准备“为解民于倒悬”出一份力气。如果大师是道教道观中人,采药炼丹也是他必修的功课之一,所以说“言师采药去”了。其师之勤奋,心灵之美也可领略一番了。
  咬文嚼字还应注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山中”,这“云深”应该是很辽阔、很神秘、很难找到人的踪迹的地方。从而紧扣“隐者”所居,仿佛是“上界”,仿佛神仙所居之处,所以不轻易被人遇见。四句诗加起来本诗只二十个字而已,它传达的语言简练,也就是语言美、音韵美、格律美令人叹为观止,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令人百读不厌,让人玩味无穷。
  4 题目与内容照应,用对话形式写成此诗的归纳能力的培养
  题目《访隐者不遇》与内容中的“松下”“山中”“云深”勾画出别出心裁的场景,透过访者和童子的对话,把隐者的神秘踪迹放在大自然中衬托出来。通过遇的期望与不遇的事实产生的矛盾,告诉读者,人虽然不遇,但精神情趣相遇的描写,婉转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与隐者之间共同的思想情趣。以上等等,应该在今后的诗文阅读、鉴赏中加强培养。让学生从细致的分析概括、归纳中,体会“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培养审美爱美创造美的志趣习惯。
  通过学习、交流《访隐者不遇》,结合目标教学法,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要转变教学观念。这观念的准则是“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把教师主讲变成服务和点拨,让教师的“教”更适合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要转变教学质量观念。过去,把传授知识的多寡,考试分数以及升学率高低视为教学质量的标准,现在应调整为教学质量就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水平,即使学有困难的学生有转化、中等学生有进步、优秀学生得到更大发展、提高。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审美”。
  总之,教学的改革,既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学法,精编教材,添置新的设备,变教师为主,课室为主为学生为主、协作交流为主。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交流。考虑到此,讲完《访隐者不遇》后,可让学生查阅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叶适的《游小园不值》,让学生接触更多类似“不遇”、“不值”的好诗篇,拓宽知识面,以培养更多的会审美、会创造美的建设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思考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要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
期刊
【摘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是必要的,因为文化教学会帮助语言教学。介绍文化因素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他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服务。文化介绍应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98-02    在我国汉语教学中开始提出介绍文化的问题是在
期刊
【摘要】 数学思维强调思维的严谨性,强调因果联系,强调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到必然结果的思考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应当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要注重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思维;要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对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课堂氛围的营造的研究,毕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的好要远胜于教师教的好。所以笔者就对此有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课程标准;课堂氛围;思考和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97-01    走上讲台十五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语
期刊
【摘要】 本文用三个课堂练习的示例演示了如何教高一新生,尤其是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学习写英语作文。这三个练习分别让学生通过掌握时间顺序词,学习、了解如何让一篇文章逻辑清晰;通过学习如何使用副词,让文章更生动,以及怎样写主题句等一系列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一篇逻辑清楚,主题突出的生动的短文,进而让学生对写英语作文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关键词】 后进生;写作练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85-02  课改在全国已全面启动,而我省一直走在前沿;对于新教材,对比老教材,从我们上学时的学到工作后的教,再到现在学生的反馈,感觉变化太大。新教材虽然感觉不如旧教材好处理,有知识零碎、散乱的表面特征,但确实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旧教材中内容很少重复,呈直线上升,而新教材内容安排上前后有重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07-01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子课题《函数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研究》论证报告  1 课题研究的目的  现行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学不在乎教者教了什么,而在乎学生学到了什么,在乎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做了什么。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越发令人关注。课堂教学是聋生发展语言的主渠道,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效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发展聋生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聋校语文教学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积累知识,努力做到将教材中丰富而精妙的语言化为己有,灵活运用。本文拟从关注细节,以生为本,激情互动等方面谈谈提高课堂效率、发展聋生语言的几点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10-01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广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合理适用的教学方法。伴随着新世纪新课改的推进,必然要求每一位老师更新其教学观念, 掌握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是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转变做出的几点思考:  1 从传统教材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87-0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38-39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②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初步认识角。  ②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