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并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摘自《经济日报》
点评:后年取消特长生招生,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热议。有论者表示此举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也有论者担心此举会阻塞部分孩子的上升渠道。在笔者看来,特长生政策在当下已然利大于弊。君不见,现在社会上不知有多少或正规、或不正规的培训机构,都在打着“培养特长”“特长培训”的旗号,收割着无数家长的血汗钱。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视“特长生”为终南捷径,根本不在乎孩子是否有特长、孩子究竟有什么特长,只在乎哪种特长更利于升学,这也是對孩子“特长”的巨大浪费。诸如此类由特长生政策衍生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已经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合肥教育局要求“寒假作业不准要求家长签字”
记者近日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从2月26日至3月6日期间,该市将开展中小学春季“大检查”,课业负担将成重点监督内容。其中,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寒假期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课辅导班、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办补习班、要求家长对寒假作业进行检查并签字等内容都被列为检查内容。
摘自“中国新闻网”
点评: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是多年来中小学通行的常规教育手段。起初,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可能只是老师希望家长能多关注一下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可是现在,由家长检查作业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师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的是减少自己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变味。由于有家长代为检查作业,不少老师在留家庭作业时都喜欢以量取胜,少而精的家庭作业愈发鲜见;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和孩子在晚间的沟通交流,也只剩下写作业和查作业,家长成了纯粹的家庭教师。对此,笔者认为,教育的确需要家校联合,但家庭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家长的确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但不应该只是钉着那几册作业本。教育孩子,套用一句著名西谚的格式,应该是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老师认真研究如何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家里的父母认真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收获和困扰——这才是令人向往的教育。
抵制不良“校园贷”,公共安全教育走进上海中小学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公安局共同启动“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向青少年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技巧。特别是,针对近阶段大、中、小学生群体公共安全防范常见多发问题,专家组围绕“抵制不良‘校园贷’”“交通出行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编写“典型案例”和“防范要点”,提高学生防范意识。
摘自《解放日报》
点评:近日看到几则新闻,令人触目惊心:一大学女生因为欠下不良“校园贷”无力偿还,被逼拍摄裸照;一大学男生因为欠下不良“校园贷”无力偿还,因不堪讨债人员骚扰最后轻生……由是,我们不得不为上海市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点赞。不过,在笔者看来,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给孩子上另外两节课:什么钱该花(上文的女生就是想尽快用上喜欢的手机,男生也是因为平时钱不够用),什么钱能借(不良“校园贷”大多都是利滚利的高利贷)。知道了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或许就不需要去借钱;知道了什么钱能借、什么钱不能借,就不会掉入那些害人的火坑。现在,学校已经先行了一步,父母们要跟上为孩子们补上后面两课。
骇人“敲门测试”:参测孩子均会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近日,某媒体记者邀请了6组家庭,争得了家长同意,在孩子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家里安装了隐秘摄像机,做一次安全测试。家长们事先把孩子单独留在家,记者假扮身份敲门,测试现在的孩子是否具有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记者扮演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身份,如父母同事、快递员、水暖工等,年龄为6~8岁的六组小朋友都轻易地为陌生人打开了门,如果记者真的是坏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摘自“新浪网”
点评:孩子对陌生人无防范,这是笔者看到这则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原因很简单,在这六次试验中,“快递员”是最容易骗开房门的。在这个网购风行的时代,不知有多少家长,每天都在盼望着快递员的到来,并且一听到快递员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开门拿东西。耳濡目染,孩子会如何应对“快递员”的叫门声,可想而知。因此,对于“父母同事”“水暖工”这些老生常谈的套路,给孩子加强一下安全教育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快递员”这个新问题,家长朋友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格外认真对待,需要口头教育,更需要以身作则——无论您是多么期待马上见到快递员手中的物品,但首先您都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他是一个陌生人”。
摘自《经济日报》
点评:后年取消特长生招生,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热议。有论者表示此举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也有论者担心此举会阻塞部分孩子的上升渠道。在笔者看来,特长生政策在当下已然利大于弊。君不见,现在社会上不知有多少或正规、或不正规的培训机构,都在打着“培养特长”“特长培训”的旗号,收割着无数家长的血汗钱。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视“特长生”为终南捷径,根本不在乎孩子是否有特长、孩子究竟有什么特长,只在乎哪种特长更利于升学,这也是對孩子“特长”的巨大浪费。诸如此类由特长生政策衍生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已经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合肥教育局要求“寒假作业不准要求家长签字”
记者近日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从2月26日至3月6日期间,该市将开展中小学春季“大检查”,课业负担将成重点监督内容。其中,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寒假期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课辅导班、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办补习班、要求家长对寒假作业进行检查并签字等内容都被列为检查内容。
摘自“中国新闻网”
点评: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是多年来中小学通行的常规教育手段。起初,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可能只是老师希望家长能多关注一下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可是现在,由家长检查作业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师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的是减少自己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变味。由于有家长代为检查作业,不少老师在留家庭作业时都喜欢以量取胜,少而精的家庭作业愈发鲜见;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和孩子在晚间的沟通交流,也只剩下写作业和查作业,家长成了纯粹的家庭教师。对此,笔者认为,教育的确需要家校联合,但家庭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家长的确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但不应该只是钉着那几册作业本。教育孩子,套用一句著名西谚的格式,应该是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老师认真研究如何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家里的父母认真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收获和困扰——这才是令人向往的教育。
抵制不良“校园贷”,公共安全教育走进上海中小学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公安局共同启动“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向青少年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技巧。特别是,针对近阶段大、中、小学生群体公共安全防范常见多发问题,专家组围绕“抵制不良‘校园贷’”“交通出行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编写“典型案例”和“防范要点”,提高学生防范意识。
摘自《解放日报》
点评:近日看到几则新闻,令人触目惊心:一大学女生因为欠下不良“校园贷”无力偿还,被逼拍摄裸照;一大学男生因为欠下不良“校园贷”无力偿还,因不堪讨债人员骚扰最后轻生……由是,我们不得不为上海市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点赞。不过,在笔者看来,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给孩子上另外两节课:什么钱该花(上文的女生就是想尽快用上喜欢的手机,男生也是因为平时钱不够用),什么钱能借(不良“校园贷”大多都是利滚利的高利贷)。知道了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或许就不需要去借钱;知道了什么钱能借、什么钱不能借,就不会掉入那些害人的火坑。现在,学校已经先行了一步,父母们要跟上为孩子们补上后面两课。
骇人“敲门测试”:参测孩子均会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近日,某媒体记者邀请了6组家庭,争得了家长同意,在孩子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家里安装了隐秘摄像机,做一次安全测试。家长们事先把孩子单独留在家,记者假扮身份敲门,测试现在的孩子是否具有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记者扮演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身份,如父母同事、快递员、水暖工等,年龄为6~8岁的六组小朋友都轻易地为陌生人打开了门,如果记者真的是坏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摘自“新浪网”
点评:孩子对陌生人无防范,这是笔者看到这则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原因很简单,在这六次试验中,“快递员”是最容易骗开房门的。在这个网购风行的时代,不知有多少家长,每天都在盼望着快递员的到来,并且一听到快递员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开门拿东西。耳濡目染,孩子会如何应对“快递员”的叫门声,可想而知。因此,对于“父母同事”“水暖工”这些老生常谈的套路,给孩子加强一下安全教育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快递员”这个新问题,家长朋友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格外认真对待,需要口头教育,更需要以身作则——无论您是多么期待马上见到快递员手中的物品,但首先您都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他是一个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