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笔者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
关键词:自主性;积极性;积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35-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思维品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语文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笔者作了一些浅微的尝试。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追求的愿望
例如在教郭沫若运用奇妙想象寄寓追求光明自由思想感情的诗篇《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设置这些问题:天上真的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街灯”和“明灯”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能够”?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学生,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究课文的航道。
二、无疑生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初学课文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的,尤其是高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学则须疑,在学生不经意处,可用直拨,示例的方法,促使学生生疑,启发学生开发脑力。如学生初学契可夫的《变色龙》时,经老师启发,学生会发现问题:奥楚蔑洛夫为什么多次脱下军大衣又穿上军大衣?为什么要用“变色龙”做文题?而整篇文章没一处提到变色龙?文章注释里只说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字典里还解释为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课文中是后一种意思,为什么编书的人不注解呢?是不是编书人故意留给我们学生思考的呢?事情明明是从人玩狗和狗咬人引起的,为什么只写狗咬人,而人玩狗却是一笔带过?……问题不停留在词句表面,材料剪裁,谋篇布局以及细节描写都涉及到了。学生边阅读边发现问题,有助于阅读时深入思考。
三、展示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我的老师》作者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又好象落下来”又要打呢?鲁迅《孔乙己》的结尾处,“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一句,用“大约”之后又为何用“的确”呢?
四、鼓励学生挑战权威,集思广益化疑
鼓励学生向古人、名家、老师提出不同见解、不迷信权威。如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有的同学提出其中两个问题:一个是“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他认为“并排”不能“成堆”,或“成堆”就不能“并排”,这样说自相矛盾;二是“卢进勇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他认为“脸色”即脸上的颜色,只有深浅,说“脸色舒展”是用词不当。这个同学敢于向名人名著提出自己的想法,值得表扬。教师应该就这同学提出的“问题”组织同学开展讨论。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第一句中“并排”讲的是七根火柴存放的形式是彼此平行的,“一小堆”讲的是七根火柴紧密靠扰状,用“堆”写出火柴的珍贵。“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是指七根火柴彼此并行又紧密靠扰状,是从具体和整体两个角度述说,并不矛盾;第二句中的“脸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脸上的颜色”,广义指“表情”,作为脸上的表情的描述,说“舒展”是可行的。学生的问题没有完全提对,是教学中的常态,应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日臻完善。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过于苛求,甚至轻易抹杀掉,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对课文探究会更加积极、主动和深入。
关键词:自主性;积极性;积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35-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思维品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语文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笔者作了一些浅微的尝试。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追求的愿望
例如在教郭沫若运用奇妙想象寄寓追求光明自由思想感情的诗篇《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设置这些问题:天上真的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街灯”和“明灯”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能够”?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学生,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究课文的航道。
二、无疑生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初学课文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的,尤其是高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学则须疑,在学生不经意处,可用直拨,示例的方法,促使学生生疑,启发学生开发脑力。如学生初学契可夫的《变色龙》时,经老师启发,学生会发现问题:奥楚蔑洛夫为什么多次脱下军大衣又穿上军大衣?为什么要用“变色龙”做文题?而整篇文章没一处提到变色龙?文章注释里只说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字典里还解释为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课文中是后一种意思,为什么编书的人不注解呢?是不是编书人故意留给我们学生思考的呢?事情明明是从人玩狗和狗咬人引起的,为什么只写狗咬人,而人玩狗却是一笔带过?……问题不停留在词句表面,材料剪裁,谋篇布局以及细节描写都涉及到了。学生边阅读边发现问题,有助于阅读时深入思考。
三、展示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我的老师》作者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又好象落下来”又要打呢?鲁迅《孔乙己》的结尾处,“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一句,用“大约”之后又为何用“的确”呢?
四、鼓励学生挑战权威,集思广益化疑
鼓励学生向古人、名家、老师提出不同见解、不迷信权威。如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有的同学提出其中两个问题:一个是“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他认为“并排”不能“成堆”,或“成堆”就不能“并排”,这样说自相矛盾;二是“卢进勇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他认为“脸色”即脸上的颜色,只有深浅,说“脸色舒展”是用词不当。这个同学敢于向名人名著提出自己的想法,值得表扬。教师应该就这同学提出的“问题”组织同学开展讨论。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第一句中“并排”讲的是七根火柴存放的形式是彼此平行的,“一小堆”讲的是七根火柴紧密靠扰状,用“堆”写出火柴的珍贵。“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是指七根火柴彼此并行又紧密靠扰状,是从具体和整体两个角度述说,并不矛盾;第二句中的“脸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脸上的颜色”,广义指“表情”,作为脸上的表情的描述,说“舒展”是可行的。学生的问题没有完全提对,是教学中的常态,应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日臻完善。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过于苛求,甚至轻易抹杀掉,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对课文探究会更加积极、主动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