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与稳定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始终要把工程质量摆在第一位。而在众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混凝土的裂隙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企业,不仅有碍于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更威胁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作为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而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各个地方的广泛关注。目前的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与贯穿裂缝。如若不解决裂缝问题,会导致建筑在阴雨天被雨水渗透,是建筑的使用寿命减短。因此,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也要对裂缝进行专业的研究,来预防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温度变化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面临着内外温度的变化可能产生裂缝问题,无论使用怎样的材料,冷热变化或者交替收缩以及膨胀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结构上产生细微的变化。混凝土钢筋使用建设当中,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要比钢筋小很多,那么在一天中早中晚温度各不相同,并且出现严重的温度差异现象,温差明显就会出现膨胀,混凝土逐渐被拉伸,由此产生裂缝问题。
1.2混凝土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配比,然后做好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后续施工的有效性,也能够进一步强化施工质量,否则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裂缝。施工之前设计人员未能够按照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周围的施工环境做对比勘察分析工作,环境掌握不合理就可能导致施工产生问题。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进行勘察,了解负荷和地基情况,做好差异性的分析工作,另外对于建筑结构深层次把握,但是实际施工中还欠缺较多的不均匀沉降了解和方位的平移分析,难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有序进行,自然裂缝问题就会发生。
1.3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
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因还有原材料的问题,混凝土当中会混合一些沙子、水泥或者是水以及添加剂等等,若是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就可能产生结构裂变的问题,如水泥属于混凝土结构当中的凝胶类型材料,在选择水泥类型时就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和温度差,适合工程才能够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1.4后期养护的原因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灌后,要进行及时的养护。因为混凝土浇筑时,内外温差过大,所以在完工后,也要进行湿度和温度的养护,如若因为温差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大面积收缩就会使其产生裂缝而会使建筑性能产生变化最终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减短。
2治理策略
2.1改进施工工艺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而言,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避免缝隙的出现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一方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该尽量保证分段分层进行,分层的高度应根据钢筋的疏密情况以及振捣器的作用长度来决定。另一方面,混凝土出料口到地面的距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2m,如超过2m,就要采取必要的辅助浇筑措施。
2.2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环境控制现场温度
混凝土的浇筑环境如若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就会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减少,从而减少裂缝的形成。在在此基础上,要避免混凝土被阳光直射,以此来减少混凝土外围的温度上升。并在阴雨天停止施工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对于现场温度的控制要十分仔细,特别是在初步浇筑完成,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的这段时间内,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以及小气泡,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会造成气泡的扩大以及变形,增加混凝土向外应力,从而让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气泡。
2.3改善原料配比
混凝土原料的组合导致了无论采用如何先进的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内部都会形成细小的气泡以及毛细气孔,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气泡以及毛细气孔的存在,应该不断地优化混凝土原料的配比,一方面是在原材料的采买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粒径以及含泥量等主要指标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另一方面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对于混凝土的配方进行微调,通过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化学辅助原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更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缝隙。
2.4设计预防
在施工设计环节必须综合考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结构断面,若建筑结构或者造型需要,则必须设计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产生裂缝。其次,施工时应当尽可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总结大量裂缝成因和施工经验发现,混凝土收缩是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将膨胀剂掺进混凝土之后能大大减少收缩现象,避免裂缝的产生。最后,设计人员对构造钢筋的设计、配置、使用等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在薄壁环节有足够的支撑力。
2.5降低载荷
载荷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危害因素,较大的载荷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采用模拟分析软件ABAQUS对混凝土载荷进行研究,混凝土受到较大载荷时容易发生拉伸损伤,从而导致出现孔隙甚至裂缝,而孔隙与混凝土断裂韧度成线性关系。因此设计、施工全程都应当注意避免载荷过大,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孔隙诱发裂缝。此外,施工和监理人员必须对裂缝易发处进行多次筛查,其次,要防止骨料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沉导致裂缝出现。另外,应当密切关注楼板处,也可以通过分批次或者分散承重或者给新铺设的混凝土添加木模板,降低其需要承受的载荷,避免裂缝的产生。
2.6优选材料及配置
针对施工环境,适当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如成分为矿渣、硅酸盐等的水泥材料。严格按照标准选取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制作材料。粗骨料的材料选择标准为0.005~0.04m 的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不得高出1%;细骨料以粗砂原料为主,含泥量不得超出 3%。这样制作的混凝土能减少水分过度流失,避免水化热的出现。其次,也要重视磨细II级减水剂、粉煤灰的筛选,以此提升混凝土粘塑性。
2.7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后期养护是必要的,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养护内容为:在混凝土浇筑面铺設一层薄膜,并定期对混凝土浇筑面洒水,一天2~3次,薄膜留置时间为两周。由于混凝土会出现伸缩,通过后期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凝结,进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虽然混凝土裂缝已成为常见问题,并且给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引起了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全面关注。但是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师也在不断地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的质量、工作人员认真监督、保持环境的温度、对已形成的裂缝进行及时的补救等等,这些都是防止混凝土建筑产生裂缝的基本措施。因此,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相信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终有一日会得到全面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蒲川.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J].科技风,2019(16):116.
[2] 张银芳,闫帅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9(16):113+120.
[3] 姜金节.试论悬臂浇筑箱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42-244.
[4] 楼江涛.港口码头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53-255.
[5] 刘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6):233+235.
(作者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作为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而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各个地方的广泛关注。目前的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与贯穿裂缝。如若不解决裂缝问题,会导致建筑在阴雨天被雨水渗透,是建筑的使用寿命减短。因此,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也要对裂缝进行专业的研究,来预防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温度变化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面临着内外温度的变化可能产生裂缝问题,无论使用怎样的材料,冷热变化或者交替收缩以及膨胀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结构上产生细微的变化。混凝土钢筋使用建设当中,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要比钢筋小很多,那么在一天中早中晚温度各不相同,并且出现严重的温度差异现象,温差明显就会出现膨胀,混凝土逐渐被拉伸,由此产生裂缝问题。
1.2混凝土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配比,然后做好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后续施工的有效性,也能够进一步强化施工质量,否则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裂缝。施工之前设计人员未能够按照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周围的施工环境做对比勘察分析工作,环境掌握不合理就可能导致施工产生问题。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进行勘察,了解负荷和地基情况,做好差异性的分析工作,另外对于建筑结构深层次把握,但是实际施工中还欠缺较多的不均匀沉降了解和方位的平移分析,难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有序进行,自然裂缝问题就会发生。
1.3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
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因还有原材料的问题,混凝土当中会混合一些沙子、水泥或者是水以及添加剂等等,若是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就可能产生结构裂变的问题,如水泥属于混凝土结构当中的凝胶类型材料,在选择水泥类型时就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和温度差,适合工程才能够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1.4后期养护的原因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灌后,要进行及时的养护。因为混凝土浇筑时,内外温差过大,所以在完工后,也要进行湿度和温度的养护,如若因为温差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大面积收缩就会使其产生裂缝而会使建筑性能产生变化最终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减短。
2治理策略
2.1改进施工工艺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而言,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避免缝隙的出现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一方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该尽量保证分段分层进行,分层的高度应根据钢筋的疏密情况以及振捣器的作用长度来决定。另一方面,混凝土出料口到地面的距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2m,如超过2m,就要采取必要的辅助浇筑措施。
2.2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环境控制现场温度
混凝土的浇筑环境如若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就会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减少,从而减少裂缝的形成。在在此基础上,要避免混凝土被阳光直射,以此来减少混凝土外围的温度上升。并在阴雨天停止施工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对于现场温度的控制要十分仔细,特别是在初步浇筑完成,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的这段时间内,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以及小气泡,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会造成气泡的扩大以及变形,增加混凝土向外应力,从而让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气泡。
2.3改善原料配比
混凝土原料的组合导致了无论采用如何先进的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内部都会形成细小的气泡以及毛细气孔,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气泡以及毛细气孔的存在,应该不断地优化混凝土原料的配比,一方面是在原材料的采买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粒径以及含泥量等主要指标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另一方面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对于混凝土的配方进行微调,通过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化学辅助原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更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缝隙。
2.4设计预防
在施工设计环节必须综合考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结构断面,若建筑结构或者造型需要,则必须设计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产生裂缝。其次,施工时应当尽可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总结大量裂缝成因和施工经验发现,混凝土收缩是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将膨胀剂掺进混凝土之后能大大减少收缩现象,避免裂缝的产生。最后,设计人员对构造钢筋的设计、配置、使用等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在薄壁环节有足够的支撑力。
2.5降低载荷
载荷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危害因素,较大的载荷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采用模拟分析软件ABAQUS对混凝土载荷进行研究,混凝土受到较大载荷时容易发生拉伸损伤,从而导致出现孔隙甚至裂缝,而孔隙与混凝土断裂韧度成线性关系。因此设计、施工全程都应当注意避免载荷过大,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孔隙诱发裂缝。此外,施工和监理人员必须对裂缝易发处进行多次筛查,其次,要防止骨料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沉导致裂缝出现。另外,应当密切关注楼板处,也可以通过分批次或者分散承重或者给新铺设的混凝土添加木模板,降低其需要承受的载荷,避免裂缝的产生。
2.6优选材料及配置
针对施工环境,适当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如成分为矿渣、硅酸盐等的水泥材料。严格按照标准选取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制作材料。粗骨料的材料选择标准为0.005~0.04m 的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不得高出1%;细骨料以粗砂原料为主,含泥量不得超出 3%。这样制作的混凝土能减少水分过度流失,避免水化热的出现。其次,也要重视磨细II级减水剂、粉煤灰的筛选,以此提升混凝土粘塑性。
2.7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后期养护是必要的,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养护内容为:在混凝土浇筑面铺設一层薄膜,并定期对混凝土浇筑面洒水,一天2~3次,薄膜留置时间为两周。由于混凝土会出现伸缩,通过后期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凝结,进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虽然混凝土裂缝已成为常见问题,并且给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引起了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全面关注。但是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师也在不断地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的质量、工作人员认真监督、保持环境的温度、对已形成的裂缝进行及时的补救等等,这些都是防止混凝土建筑产生裂缝的基本措施。因此,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相信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终有一日会得到全面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蒲川.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J].科技风,2019(16):116.
[2] 张银芳,闫帅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9(16):113+120.
[3] 姜金节.试论悬臂浇筑箱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42-244.
[4] 楼江涛.港口码头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53-255.
[5] 刘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6):233+235.
(作者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