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产权房的投资时机是否到来?价格低廉的小产权房,虽然对于来自城市人群中的购买者来说,可能永远也无法办出产权证,但还是有人愿意冒险购买。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有小产权房在私底下交易。
小产权房涉及到我国土地制度问题,因此对于购买此类物业的人群来说,无法拥有真正的产权,心里总是不太踏实。而目前北京农民自住房可上市交易的消息,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小产权房的产权问题已经破冰?
农民自住房可交易
梁先生是上海人,曾于2005年春在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上的玉昆小区内(农民动迁房)购买了一套两房,至今没有取得房产证。梁先生一直为购买这套房产后悔不已,因为他是在当地中介半哄半骗的情形下购买的,此后得知小产权房无法办产权证,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除买卖合同,但最终无功而返。如今一条消息让他有些心动,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小产权房允许上市交易,那么他也就盼来了“解套”之日。
让梁先生心动的消息来自北京。6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发改委在6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该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地允许已转让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
所谓条件,就是在旧村已完成拆迁、农民已完成安置、绿化已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如确实还存有剩余的农民自住房,经核定并明确销售利润分配方案后,可允许已转让给开发企业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
这条大约300字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很明显,所谓“有条件地允许已转让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很容易引起更多的猜测,诸如有条件的小产权房是否也可以上市交易等等。
记者连线北京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一位不愿透露具体姓名的人士明确表示,有条件地允许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这项政策确实不假。不过这位人士同时表示,意见所指的农民自住房与一般的小产权房有所区别,不能完全与小产权房等同起来。
记者同时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目前尚未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如何交易、如何缴纳税费、是否需要补交相关费用等,目前都还没有具体答案。
不宜一禁了之
围绕小产权房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过。尤其是在去年夏季,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出现大量小产权房上市情形之后,而国家仍对小产权房交易持否定态度,使争议达到白热化。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小产权房以多种形式存在。最为正宗的是建在农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此外还包括农民动迁房,以及由于旧村改造或者旧城改造而重新建造的“乡产权房”等,或者是建造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产等。其核心在于小产权房一定是建在宅基地上的。
所谓小产权房其实并不是一个规范专业的概念,与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相比,因为其建设用地没有缴纳出让金而不具备合法交易的资格,正因为如此,对于小产权房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就目前的具体情形而言,对于小产权房并不能一禁了之。诸多业内知名人士呼吁政府妥善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提议,物业税可先从城里人住的小产权房征起,以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社科院金融所专家易宪容也曾表示,小产权房盛行,而现行法律对此却不保护,这是不正常的。因此他认为政府要从维护民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
如此看来,有分析认为必须要为小产权房找到一条出路。有分析指出,如何合理安置已经大量存在的“小产权房”,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是一刀切地推倒?还是由购买者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真正产权?政府都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或者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填补法律空白。
有望迎来破冰契机
北京农民自住房可上市交易,这为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尽管农民自住房跟小产权房不能划等号,但是农民自住房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小产权房。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诸多因素造成农民自住房必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由于有农民直接领取了拆迁款,并没有打算搬进动迁房内,因此会造成空关。此外,还有部分动迁房开发量较多,分配完毕之后还有剩余;当然,也不排除有农民手中分到多套房产,也有上市交易的主观愿望。“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多出来的房产寻找出路,允许这些房产上市交易是最好的途径。”北京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有关人士如此表示。
北京有了先例,那么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是否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呢?如前文中提到的上海玉昆小区,主要是为了安置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工程以及正泰企业的厂房用地拆迁的农民。但是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农户由于原来的房产面积很大,因此动迁之后一般都分得两套以上房产。对于这些农户来说,居住只需一套已足够,多余的只能出售。
对于这样的小产权房,法律界人士表示有可能会先得到解决的机会。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许海波律师说:“此类农民动迁房的确有可能成为需要特殊对待的小产权房。”与此类似的还有部分建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也会率先找到合适的出路。
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小产权房交易的合法化,机会无疑是巨大的,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如上海玉昆小区内二手房的挂牌价在2200元/平方米左右,这跟周边的商品房相比,价格不到三分之一,存在巨大的获利空间,但前提是小产权交易必须合法化。
许海波表示,小产权房最大的问题是实际上没有产权,不受法律的保护。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小产权房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其次是不能像大产权的房子一样抵押、流转。若遇到国家征地或拆迁,购房人的利益将很难保证。
根据小产权房的“出身”不同,业内人士认为有几种类型小产权房最好不要碰。其一是建在农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这种小产权房的很难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所以不碰为妙。其二是村委会亲自上阵当开发商建造的小产权房,也不要碰。如北京郊区的许多“小产权房”都是以“旧村改造”或者“旧城改造”的名义进行的,许多楼盘都是以“某某村旧村改造项目”立项的,利益驱动显而易见。在宅基地等用地上开发住宅,而后自行销售,并向购房者发放由乡镇政府制作的“房产证”。此类小产权房解决起来也相当麻烦,与自建房相当。相对来说,与重大规划相关联的小产权房,则有可能会先得到解决的机会而风险相对较小,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农民动迁房等。
小产权房涉及到我国土地制度问题,因此对于购买此类物业的人群来说,无法拥有真正的产权,心里总是不太踏实。而目前北京农民自住房可上市交易的消息,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小产权房的产权问题已经破冰?
农民自住房可交易
梁先生是上海人,曾于2005年春在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上的玉昆小区内(农民动迁房)购买了一套两房,至今没有取得房产证。梁先生一直为购买这套房产后悔不已,因为他是在当地中介半哄半骗的情形下购买的,此后得知小产权房无法办产权证,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除买卖合同,但最终无功而返。如今一条消息让他有些心动,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小产权房允许上市交易,那么他也就盼来了“解套”之日。
让梁先生心动的消息来自北京。6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发改委在6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该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地允许已转让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
所谓条件,就是在旧村已完成拆迁、农民已完成安置、绿化已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如确实还存有剩余的农民自住房,经核定并明确销售利润分配方案后,可允许已转让给开发企业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
这条大约300字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很明显,所谓“有条件地允许已转让的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很容易引起更多的猜测,诸如有条件的小产权房是否也可以上市交易等等。
记者连线北京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一位不愿透露具体姓名的人士明确表示,有条件地允许农民自住房上市交易这项政策确实不假。不过这位人士同时表示,意见所指的农民自住房与一般的小产权房有所区别,不能完全与小产权房等同起来。
记者同时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目前尚未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如何交易、如何缴纳税费、是否需要补交相关费用等,目前都还没有具体答案。
不宜一禁了之
围绕小产权房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过。尤其是在去年夏季,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出现大量小产权房上市情形之后,而国家仍对小产权房交易持否定态度,使争议达到白热化。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小产权房以多种形式存在。最为正宗的是建在农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此外还包括农民动迁房,以及由于旧村改造或者旧城改造而重新建造的“乡产权房”等,或者是建造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产等。其核心在于小产权房一定是建在宅基地上的。
所谓小产权房其实并不是一个规范专业的概念,与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相比,因为其建设用地没有缴纳出让金而不具备合法交易的资格,正因为如此,对于小产权房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就目前的具体情形而言,对于小产权房并不能一禁了之。诸多业内知名人士呼吁政府妥善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提议,物业税可先从城里人住的小产权房征起,以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社科院金融所专家易宪容也曾表示,小产权房盛行,而现行法律对此却不保护,这是不正常的。因此他认为政府要从维护民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
如此看来,有分析认为必须要为小产权房找到一条出路。有分析指出,如何合理安置已经大量存在的“小产权房”,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是一刀切地推倒?还是由购买者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真正产权?政府都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或者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填补法律空白。
有望迎来破冰契机
北京农民自住房可上市交易,这为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尽管农民自住房跟小产权房不能划等号,但是农民自住房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小产权房。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诸多因素造成农民自住房必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由于有农民直接领取了拆迁款,并没有打算搬进动迁房内,因此会造成空关。此外,还有部分动迁房开发量较多,分配完毕之后还有剩余;当然,也不排除有农民手中分到多套房产,也有上市交易的主观愿望。“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多出来的房产寻找出路,允许这些房产上市交易是最好的途径。”北京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有关人士如此表示。
北京有了先例,那么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是否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呢?如前文中提到的上海玉昆小区,主要是为了安置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工程以及正泰企业的厂房用地拆迁的农民。但是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农户由于原来的房产面积很大,因此动迁之后一般都分得两套以上房产。对于这些农户来说,居住只需一套已足够,多余的只能出售。
对于这样的小产权房,法律界人士表示有可能会先得到解决的机会。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许海波律师说:“此类农民动迁房的确有可能成为需要特殊对待的小产权房。”与此类似的还有部分建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也会率先找到合适的出路。
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小产权房交易的合法化,机会无疑是巨大的,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如上海玉昆小区内二手房的挂牌价在2200元/平方米左右,这跟周边的商品房相比,价格不到三分之一,存在巨大的获利空间,但前提是小产权交易必须合法化。
许海波表示,小产权房最大的问题是实际上没有产权,不受法律的保护。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小产权房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其次是不能像大产权的房子一样抵押、流转。若遇到国家征地或拆迁,购房人的利益将很难保证。
根据小产权房的“出身”不同,业内人士认为有几种类型小产权房最好不要碰。其一是建在农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这种小产权房的很难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所以不碰为妙。其二是村委会亲自上阵当开发商建造的小产权房,也不要碰。如北京郊区的许多“小产权房”都是以“旧村改造”或者“旧城改造”的名义进行的,许多楼盘都是以“某某村旧村改造项目”立项的,利益驱动显而易见。在宅基地等用地上开发住宅,而后自行销售,并向购房者发放由乡镇政府制作的“房产证”。此类小产权房解决起来也相当麻烦,与自建房相当。相对来说,与重大规划相关联的小产权房,则有可能会先得到解决的机会而风险相对较小,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农民动迁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