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创造性阅读品质略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品质。就高中而言,教师要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质疑,多做深度的比较阅读,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造性阅读;比较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被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其最基本的四种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讲,在这四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显得格外重要。首先,作为国语,听、说能力学生普遍没有障碍,但阅读能力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却差别很大。其次,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认识外在世界、进行作品输出的重要保障。再次,在高考应试的环境下,现代文、古代文学以及诗歌的阅读依然是高考语文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创造性阅读品质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一、 激发阅读动机,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人
  所谓创造性阅读品质,是指“读者带着一种创造新见解的目的去从事阅读,从读物中去发现未曾有过的答案”的一种阅读活动。在这一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形成独特的观点与看法。它强调创新,与已有的阐释不同;它强调独立性,不是人云亦云;它强调开拓性,不是自我封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要具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开始。想要培养高中的创造性阅读品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品质必须从学生肯读书开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于作者人格文风的介绍,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笔者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通过讲授苏轼的生平以及开创豪放词风的故事,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又将苏东坡与柳永的词风进行对比,说明豪放与婉约的区别。这样的兴趣,一方面让学生对于词有了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于词也多了几分喜爱,阅读不再晦涩难懂,而是有意思、有情趣。教师还可以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融情于文,在具体的阅读氛围中,进行阅读与思考。同时,不断开拓阅读的素材,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重要方面。语文教材的选文尽管经典,但相对狭窄,与浩瀚的文学海洋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文学世界。古代文学诸如《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浮生六记》等;现当代文学如《平凡的世界》《骆驼祥子》《家》《穆斯林的葬礼》等;外国文学《双城记》《悲惨世界》《复活》《老人与海》等。这些经典的文学著作都有可能让学生喜爱上文学,开始真正的阅读。
  二、 教授阅读方法,让学生成为阅读能手
  学生不仅要肯阅读、爱阅读,更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技术”要求。除了常规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略读、快读等方法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水平、语文学习实际做好阅读规划。阅读规划的制定要遵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国内到国外的原则。如,引导学生从读第一本书开始,可以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在阅读小说的基础上,可以扩大一点,引导学生读《三国志》,看史志与小说的区别,再扩大一点,引导学生读《水浒传》,这样四大名著就从三国,读到了水浒。里面众多的英雄人物,学生就会熟悉起来,加上自我的个性,其喜好、评判就往往会有自己的标准。如此,再引导学生阅读狄更斯的《双城记》,看看国外的历史浪潮中,个人的生存境遇又是如何?这样就坚持了阅读计划的三原则,避免了阅读计划的茫然无序、不知如何下手的状态。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做标记、写心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又该如何提炼主题思想、概括故事情节、评论人物形象等。这些阅读的小方法,尽管琐碎、繁多,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创造性阅读品质至关重要。因此,做到了这些,学生就会从肯阅读、爱阅读向会阅读、能阅读转变,这样学生也才会从自身积累的阅读经验和心得出发,容易形成自己的阅读点、思考点、认知点,创造性阅读也更容易形成。
  三、 鼓励个性思维,让创造性阅读成为可能
  创造性阅读品质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点。一般而言,要想达到创造性阅读的高度,并不容易。就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这是达到创造性阅读必不可少的引擎。就文本而言,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人化阅读,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在看似矛盾处、在文眼处、在已形成定论处大胆质疑,这些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创造性阅读的地方。如就有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结合地理知识,对诸葛亮借东风进行了质疑。他认为,我国气候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刮西北风,夏季才刮东南风。而当时曹操战船位于西部,处于上风口,同时曹军也位于江水的上流部分,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大的气候环境。此学生的质疑非常有道理。教师还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深度的比较阅读相对来说容易产生创造性阅读体会。浙江小学生马思齐发现了《西游记》的“漏洞”,这名小学生特别喜欢读《西游记》,对原著进行了十几遍的阅读。在又一次阅读中,她发现《西游记》里面,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各国漫游中,各地风俗不同,但吃食却极其相似。为此,她将前后出现的吃食菜谱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发现这些菜往往都属于淮扬菜。她认为这是作者吴承恩按照自己的淮扬口味写的。这一创造性阅读心得就是來源于深度的前后比较阅读。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深度的比较阅读。
  总之,要想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师的阅读教学也要充满创造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创造性解读文本,让学生明白:自我主动解读比被动地接受要好,即使这种解读可能是错误的,但它锻炼了思维能力,拓展了个人视野。
  参考文献:
  [1]马海英.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
  [1]颜伟.创造性阅读读出语文味[J].素质教育论坛,2009.
  作者简介:
  郑国,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古诗词是中国古人展示才华和表达情怀的一种方式,也是后人追溯远古,探索文明的桥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开展好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创作背景;
摘 要:语文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有趣、活泼、生动的生态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及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素质教育提出语文教学要使小学阶段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学习专注度提升,快速地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与此同时,通过情
第一部分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与造影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颈动脉超声与血管造影(DSA)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动脉AS上的临床价值以及颈动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在为学生的思维逻辑力的提升、想象创造力的加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强度的工作、超负荷的任务使得初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初中语文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造成,最后提出以人为本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以人为本;职业幸福感  语文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识字认字,培养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行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追求目标,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变革。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的教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是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限制,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照射方式的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实验对兔巩膜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及细胞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两种照射方式是否对视网膜造成损伤。方法:将新西兰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探究性数学课堂的构建依旧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和锻炼学生基本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中来看,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很少,致使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