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研究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150、200、250C-γ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研究其对成苗率、成株率、畸变率和苗高的影响,探讨不同自交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本研究的6个自交系中R08对辐射最敏感;其次为K305、K169、698—3和郑58;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是48—2。以苗高降低30%作为指标,R08、K169、K305和698—3的适宜剂量为160~175Gy;郑58和48—2分别为180—190Gy及200~210Gy。
其他文献
在玉米心叶期和穗期对3个转Bt基因玉米品种及其相对应的受体品种进行人工接虫,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及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在玉米心叶期,对一
根据不同转基因玉米中重组DNA结构,分别对转基因玉米Bt11、Bt176、Mon810、Mon863、TC1507、GA21和NK603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玉米内参照基因(ZS
选择两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组合0410×1155和0417×1025,通过P1、F1、P2、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几个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穗长的
采用我国优异骨干自交系黄早四与掖478的回交群体(BC2S1和BC3S1)的抗旱性选择导入系群体,通过SSR标记检测群体中等位基因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检验对等位基因导入频率进行检测,同时
针对参数可变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算法的预测控制。利用神经网络依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差分算法对其进行滚动优化,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以抚顺石油一厂减五线馏分油溶剂精制后的抽出油为原料,采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取石油磺酸,进而制取石油磺酸钠。在磺化反应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
选用石化设备常用材料20g为基体,使用电弧热喷涂技术在基体表面喷涂稀土铝合金层,并进行重熔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在pH=9的Na2CO2溶液和pH=6的H2SO4溶液中的腐蚀试验研究涂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