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亚伟裸泳,不如学他如何运用概率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不得不跟忠实的读者说再见了。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专栏已经写5个多月了。内容无非是以一个记者旁观的视角,讲些在日常报道之中所学、所思的不太成熟甚至很偏颇的想法。让我大出意外的是,专栏推出后,吸引了不少读者,包括专业的基金经理和公司高管,很多人也给我发短信给予鼓励。说老实话,每一篇文章都是战战兢兢地写出来的。在此,我要感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和包容。
  最后一篇专栏的内容我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写这样一个有关王亚伟粉丝的话题。原因有二:其一,我见过王亚伟的粉丝是如何轻率地作出投资决策的;其二,在王亚伟离职的媒体谈话会上,他很嚴肃并不乏内疚地说,很不希望许多人跟着自己炒股,因为风险承受能力相差太大。
  也许你跟着王亚伟赚了钱,我说,那一定是勇气,因为你压根不知道赚的是什么钱,也不知道是如何赚到的。这些,只有王亚伟才有清晰的认识。
  近日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王亚伟管理的私募产品出现在2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该名单一经曝光,连天天泡在股票里的基金经理也惊叹:大都是自己不熟悉的股票。
  也难怪。据《证券日报》统计,王亚伟持有的这些股票每股收益超过一毛钱的仅有3只,其余均以分计算。
  没有业绩,只有重组预期或者概念,让人感觉王亚伟是在裸泳,而王亚伟的粉丝(以下简称“王粉”)需要明白:跟着王亚伟裸泳,是很危险的。
  跟王亚伟裸泳的风险
  笔者多次参加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营业部以及第三方销售机构组织的产品推介会。在那些经常去参加各种推荐会的年龄偏大的投资者中,就有不少“王粉”。
  王亚伟在公募时,由于其管理的产品长期封闭,这些粉丝没法买到其管理的产品;王亚伟到私募后,他们又没有资金实力买到其管理的私募产品。因此,很多人就跟着王亚伟买股票。他们获取王亚伟动向的唯一渠道便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借此,读者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王亚伟进驻的上市公司发报告当天,股价大都会上涨的原因了。
  从一季报王亚伟持股的名单可见,辗转到私募之后,王亚伟延续了其在公募的投资风格:青睐冷门绩差股和重组概念股。
  对此,“王粉”需要明白,虽然王亚伟最崇拜彼得?林奇,但与巴菲特、林奇投资沃尔玛、可口可乐、IBM、富国银行等普遍熟知的股票不同,王亚伟持有的都是些机构不太关注的冷门股票。
  这意味着,对于“王粉”而言,首先,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裸泳;其次,你并没有找到自己持股的逻辑,甚至没有任何判断;再次,更为关键的是,你有多大的风险承受能力?
  管理20亿元资产的王亚伟和拥有20万元资产的投资者,二者的风险以及优先考虑事项完全不一样。
  假设,王亚伟持有10只重组概念股,只要有5只以上重组成功,那赚钱就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其中任一两只重组股失败,都不会影响其基金产品的业绩。
  但对于普通投资者则完全不一样。其危险性不仅表现在一两只股票的重组成功与否上,更重要是重组受诸多环节影响,普通投资者无法判断重组所需要的时间,也即,在样本不够多的情况下,你无法冲抵昂贵的时间成本。
  不知道为什么买,不知道合理的买入点,更不知道合理的卖出点。看起来,这更像与饥饿的老虎跳舞。
  王亚伟如何运用概率
  王亚伟并非没有可供普通投资人学习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概率。
  一位公募基金资深人士曾在评论王亚伟的成功时说:王亚伟只不过是学会了概率。在笔者看来,这很中肯,也极为贴切。
  你会经常听到很多专业投资经理说,投资是做大概率事件,但王亚伟把概率的妙处发挥到了极致,其中有两点最能说明问题。
  其一,关于重组股。由于A股没有退出机制,壳资源极为稀缺,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从有重组预期的股票中精选出一篮子与热点密切结合的股票,比如涉矿、涉高科技的公司,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当然,一旦将来推出退出机制,从概率上看,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其二,关于冷门股。对大多数人(不仅仅包括散户,还有机构)来说,都习惯于或者热衷于买进人气最旺的股票,因为在人气的烘托下,所有利好因素都更容易被计入股价之中。但从概率上来看,在这种博傻的赚钱方式中,大多数人最终都要赔钱。
  相反,正如《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作者霍华德?马克斯所言:最安全、获利潜力最大的投资,是在投资对象不受人喜欢的时候进入,假以时日,一旦受到欢迎,那么它的价值只可能向一个方向变化——上涨。正如王亚伟的前上司范勇宏所说,王亚伟甚至刻意回避机构重仓股,道理就在于此。
  从冷门股中选股,这正是王亚伟用概率制胜的第二个法门。
  作为资产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亚伟从既与其选股思路吻合,又尚未进入机构股票池的标的中选出一篮子股票,一旦其中某些公司经营好转,其股价弹性大于白马股就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笔者还要告诉“王粉”的是,这些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个人的性格、洞察力、专业性、认真程度、资产组合艺术等都会影响最后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不好说。”华林证券现任副总裁曾年生——万福生科处罚事件涉事一方,在接通《投资者报》记者电话时匆忙挂断了电话。  华林证券副总裁龚寒汀在听到记者的来意后,也以不方便为由挂断了电话。另一被处罚对象华林证券总裁薛荣年的电话更是无人接听。  被万福生科处罚牵连的华林证券高层们不胜其烦,对于他们来说,这次处罚事件不仅是他们事业上的污点,更严重的是连管理者的角色也会失去。  而他们的东家,曾大肆挖角的华林证
期刊
从2008年到2012年,《投资者报》借由“投资者报50指数”(下称“TZ50”)传播了一些寻找好公司的有用建议。我们每年5月都会从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挑选出50家最值得赞扬的好公司,它们的特质包括业绩持续增长、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以及慷慨的分红。  很长时间里,人们总是把这些好公司的特点当成口头上的真理,但在行动中却极少遵从。然而,如果真有人把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挑选出的50家公司做成一个投资组合,它
期刊
剪不断、理还乱,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之间的“暧昧”关系,因国家审计署披露的一则审计结果而曝光。  5月10日,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第5号公告:中国五矿集团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指出,2010年至2011年,所属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违规委托非金融机构销售部分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并以咨询费名义支付推介代销费3862.27万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部分资金在使用中被挪用,但截至2012年5
期刊
本希望A+H股两地同时上市的银河证券,因A股IPO停滞,几经周折在H股上了市。  尽管市场对于券商创新持积极态度,但是作为一家老牌券商,没有业务优势的银河证券到底有多少投资价值?  发行市盈率低于同行  5月15日,银河证券确定了H股发行价格,按照每股5.3港元计算,本次银河证券H股IPO共募集83亿港元,2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银河证券的定价符合银河证券的原本计划“4.99元~6.77元”的定价
期刊
银行高管的人事震荡仍在演绎。  以备受关注的五大国有银行来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高管人选基本尘埃落定,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行长人选也在近期浮出水面。  有消息称,现任工商银行副行长易会满将接任杨凯生,出任行长一职;现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将出任董事长一职;而有望接任交行行长的是原交通银行副行长、现汇金公司总经理彭纯。  值得注意的是,易会满和彭纯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可称“少壮派”,而在工
期刊
张裕A(000869.SZ)多年的高增长正在宣告结束,为此今年《投资者报》将其从“TZ50”成份股中剔除。  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49亿元,同比下降3.34%;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下降5.57%。  这样的数据对于张裕这样的上市公司是不多见的。在经历了2012年“农药门”以及“三公消费”受限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后,张裕A的业绩前景不明。  《投资者报》记者拨打张裕A董秘曲为民的
期刊
小盘股“狂欢”让基金也享受到一顿盛宴。  截至5月15日,4月份以来上证综指点位变化不大,仅微跌0.5%,但中小板指数上涨4%,创业板指数涨幅高达17%,并突破1000点创出新高。一大批中小盘股票频繁亮相涨停板,13只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涨幅超过50%。  在这些涨幅超过50%的牛股背后,是否有基金重仓?  《投资者报》结合347只股票型基金一季报进行了统计。中小盘股因不方便大资金进
期刊
有钱人越来越多,刺激着商业银行的神经,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随之愈演愈烈。  《投资者报》对16家上市银行年报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14家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整体上看,各家银行在积极打造私人银行中心,客户的数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战火纷乱中,谁能更好地把脉高净值人群的理财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那么目前,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整体状况如何,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期刊
为了应对金融脱媒、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等进程的加速,民生银行在其“二五纲要”和“三年规划”中提出了“聚焦小微,全力打造三大战略客户新的金融服务生态环境”的战略方向,在此背景下,该行正在加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投资者报》记者近日获悉,作为民生银行旗下的一项新业务,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开业,这是自2012年11月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开
期刊
年内首只创新基金产品有望近期获批。  继5月7日证监会基金部发布《关于创新基金产品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评审规则(试行)》,对创新产品的评审方法进行了明确后,创新产品的审批快速推进。  《投资者报》获悉,时隔仅两天,5月9日,富国基金就接到了相关产品的答辩通知。该公司有望首家获批发行浮动费率债券基金产品。据了解,证监会已就该项产品创新与富国进行了多轮沟通,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