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老师在一旁教的时候,孩子会解题,一到考试就做不出来了。这可称不上真正的实力。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或者父母陪在身边的时候就学习,一个人的时候碰都不碰书本。他们原本就讨厌学习,让他们自己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孩子在没有老师、父母陪伴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学习,是培养孩子真正的学习实力的关键。为此,要经常让孩子感觉“这是我自己做成的”,而不是“这是老师教我的”。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我经常告诫自己:“尽量不要教孩子!”这是不是非常矛盾呢?教书本是老师的工作,可我却尽量不去教孩子,还把这一点看得非常重要。我这样说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如果老师把一切都教给孩子,那就等于剥夺了他自己探索、发现的乐趣。“啊!我明白了!”“我做成功了!”这一瞬间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和感动。如果老师把一切都教给孩子,他就失去了体验喜悦和感动的机会。如果学习变成“只学老师教的内容”,那将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啊!这让孩子更不爱学习了。
相反,如果尽量不去教孩子,就给他留出了探索、发现的空间,也把享受喜悦和感动的权利还给了他,这样,学习对他而言也就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不想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如果让孩子认为,所谓学习就是“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的话,他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孩子在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问老师就好,没必要自己思考啊。
反过来,如果孩子把学习理解为是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就会独立思考,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他就会更愿意主动学习。
由此可见,为了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老师“尽量不去教孩子”的确能够帮上大忙。
可对于老师来说,“尽量不去教孩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首先必须抑制自己“想教孩子”的欲望。具体地讲,当孩子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来请教我们时,我们会作出解答并教会他解決的方法。这时,孩子会非常感动:“老师,你真了不起!”从而对我们产生尊敬和景仰的感情。来自别人的尊敬之情,具有非常强大的诱惑力,很少有人能够抵制这种诱惑。另外,通过自己的讲解,看着孩子从不理解变成理解,从不会做变成会做,我们心里也会涌起莫名的成就感。这也正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所在啊。
老师的这种心理,其实和父母的差不多。父母看到孩子成长,会感到无比喜悦和欣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出于这种爱心,父母会出手为孩子清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帮孩子顺利渡过难关。
可是,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样的援助行为,其实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感知、发现的机会。
“尽量不去教孩子”的策略,在结衣的身上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英语,结衣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零基础”。正因为如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次新鲜之旅,处处都有新发现。换句话说,凡是结衣学会的,都是新知识。
每次当她记住新知识时,我总会表示自己的惊讶:
“啊?你已经记住了?”
“什么?这个我也教过你吗?”
结衣的反应往往是:“前段时间您教过我的,您忘了?”
就这样,结衣一点点地建立了学习的自信,认为“我自己也能做好”。渐渐地,不用老师或父母的陪伴,她也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了。
不过,对孩子采取这样的策略,还是需要一点演技的。表演不好的话,会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故意为之,会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从而失去学习的愿望。而且,采用“尽量不去教孩子”的教育方法,还有一点你必须忍受,那就是可能会失去孩子的尊敬。
“看!我比老师做得还快!”
“什么?老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我经常被孩子这样“嘲弄”,然后,他们会补充一句:“行了,老师,我可以自己做。”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就特别开心,之前被嘲弄也无所谓了,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
经常有父母向我诉苦说:“现在的学习太难了,我已经没法辅导孩子了。”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父母不用勉强自己,只要在孩子旁边和他一起思考、一起查资料,就已经足够了。不用父母帮忙,自己解决问题,是最好不过的学习了。
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这种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在其他任何事情上他们都会变得自立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因此,我们不应该总让孩子认为“是父母教会我的”,而应该让他认为“是我自己做好的”。当孩子可以独自做事时,他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都会发生转变。
以前,孩子对于学习讨厌至极,总是有“我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来”、“无论如何我也学不会”的逃避心理。当他感觉到“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只要我努力就能学会”,学习对他来说也就不再那么讨厌了。于是,之前说过的孩子讨厌学习的理由之一——“因为不懂,所以讨厌”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换种方式做》
让孩子在没有老师、父母陪伴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学习,是培养孩子真正的学习实力的关键。为此,要经常让孩子感觉“这是我自己做成的”,而不是“这是老师教我的”。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我经常告诫自己:“尽量不要教孩子!”这是不是非常矛盾呢?教书本是老师的工作,可我却尽量不去教孩子,还把这一点看得非常重要。我这样说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如果老师把一切都教给孩子,那就等于剥夺了他自己探索、发现的乐趣。“啊!我明白了!”“我做成功了!”这一瞬间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和感动。如果老师把一切都教给孩子,他就失去了体验喜悦和感动的机会。如果学习变成“只学老师教的内容”,那将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啊!这让孩子更不爱学习了。
相反,如果尽量不去教孩子,就给他留出了探索、发现的空间,也把享受喜悦和感动的权利还给了他,这样,学习对他而言也就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不想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如果让孩子认为,所谓学习就是“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的话,他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孩子在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问老师就好,没必要自己思考啊。
反过来,如果孩子把学习理解为是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就会独立思考,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他就会更愿意主动学习。
由此可见,为了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老师“尽量不去教孩子”的确能够帮上大忙。
可对于老师来说,“尽量不去教孩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首先必须抑制自己“想教孩子”的欲望。具体地讲,当孩子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来请教我们时,我们会作出解答并教会他解決的方法。这时,孩子会非常感动:“老师,你真了不起!”从而对我们产生尊敬和景仰的感情。来自别人的尊敬之情,具有非常强大的诱惑力,很少有人能够抵制这种诱惑。另外,通过自己的讲解,看着孩子从不理解变成理解,从不会做变成会做,我们心里也会涌起莫名的成就感。这也正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所在啊。
老师的这种心理,其实和父母的差不多。父母看到孩子成长,会感到无比喜悦和欣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出于这种爱心,父母会出手为孩子清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帮孩子顺利渡过难关。
可是,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样的援助行为,其实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感知、发现的机会。
“尽量不去教孩子”的策略,在结衣的身上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英语,结衣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零基础”。正因为如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次新鲜之旅,处处都有新发现。换句话说,凡是结衣学会的,都是新知识。
每次当她记住新知识时,我总会表示自己的惊讶:
“啊?你已经记住了?”
“什么?这个我也教过你吗?”
结衣的反应往往是:“前段时间您教过我的,您忘了?”
就这样,结衣一点点地建立了学习的自信,认为“我自己也能做好”。渐渐地,不用老师或父母的陪伴,她也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了。
不过,对孩子采取这样的策略,还是需要一点演技的。表演不好的话,会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故意为之,会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从而失去学习的愿望。而且,采用“尽量不去教孩子”的教育方法,还有一点你必须忍受,那就是可能会失去孩子的尊敬。
“看!我比老师做得还快!”
“什么?老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我经常被孩子这样“嘲弄”,然后,他们会补充一句:“行了,老师,我可以自己做。”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就特别开心,之前被嘲弄也无所谓了,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
经常有父母向我诉苦说:“现在的学习太难了,我已经没法辅导孩子了。”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父母不用勉强自己,只要在孩子旁边和他一起思考、一起查资料,就已经足够了。不用父母帮忙,自己解决问题,是最好不过的学习了。
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这种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在其他任何事情上他们都会变得自立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因此,我们不应该总让孩子认为“是父母教会我的”,而应该让他认为“是我自己做好的”。当孩子可以独自做事时,他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都会发生转变。
以前,孩子对于学习讨厌至极,总是有“我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来”、“无论如何我也学不会”的逃避心理。当他感觉到“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只要我努力就能学会”,学习对他来说也就不再那么讨厌了。于是,之前说过的孩子讨厌学习的理由之一——“因为不懂,所以讨厌”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换种方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