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后康复护理上结合生物电刺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产妇,且阴道肌电压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减少康复时间,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生物电刺激;产妇产后康复
自然分娩对产妇来说产后恢复快,分娩完当天就可下床活动,且产后可立即进食,但也有可能会发生骨盆腔子宫膀胱脱垂的后遗症。此后遗症会引起盆地肌肉功能的降低,从而导致产妇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收缩困难等不良症状[1]。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可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纠正,具有长期疗效。本文就此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57±2.24)岁;孕38~42周,平均孕(39.10±2.30)周;体重58.0~70.5 kg,平均体重(65.20±2.31)kg。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77±2.44)岁;孕37~42周,平均孕期(38.90±2.20)周;体重57.0~71.1 kg,平均體重(64.20±2.2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康复护理,教导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来进行深呼吸,注意在吸气时保持肛门的收缩,呼气的同时放松,通过盆底肌肉的收缩,会出现凸起的感觉;通过不断收缩的节奏,强化盆底肌肌肉;指导产妇出院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后的康复训练,训练方式:简单活动髋关节、抬腿运动、膝胸卧位、仰卧起坐等方式。
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外,结合生物电刺激来进行产后康复:产后30~42 d内进行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每周1~2次,每次10~15次刺激,时长30 min;指导产妇在训练的空闲时间使用Kegel球进行家庭训练,一共有5个球,每次训练重量依次增加,能刺激并激发产妇本体的感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及阴道肌电压。采用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来对盆底肌进行检测,分为0~Ⅴ级:0级,会阴肌持续收缩持续0 s;Ⅰ级,会阴肌持续收缩1 s;Ⅱ级,会阴肌持续收缩2 s;Ⅲ级,会阴肌持续收缩3 s;Ⅳ级,会阴肌持续收缩4 s;Ⅴ级,会阴肌持续收缩5 s及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 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收缩力比较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治疗后阴道肌电压比较
观察组产妇经过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后,阴道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结论
女性经过自然分娩后,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升高,盆底肌肉的减弱会十分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对产后的盆底肌训练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锻炼盆底肌和腹直肌能达一定量时,可增强产后产妇的盆底肌的状态。临床上一般采用盆底肌锻炼,但效果不佳,临床研究发现,联合生物电刺激可有效的促进产妇产后的盆底康复。生物电刺激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接受患者的肌电反馈信号,从而达到改善肌肉紧张、治疗肌肉松弛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尿失禁。本研究发现,经过结合生物电刺激的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的收缩力的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过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小于对照组,且阴道肌电压的指数显著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能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了产妇产后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貟艳丽,徐玲娣.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4001-4002.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生物电刺激;产妇产后康复
自然分娩对产妇来说产后恢复快,分娩完当天就可下床活动,且产后可立即进食,但也有可能会发生骨盆腔子宫膀胱脱垂的后遗症。此后遗症会引起盆地肌肉功能的降低,从而导致产妇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收缩困难等不良症状[1]。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可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纠正,具有长期疗效。本文就此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57±2.24)岁;孕38~42周,平均孕(39.10±2.30)周;体重58.0~70.5 kg,平均体重(65.20±2.31)kg。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77±2.44)岁;孕37~42周,平均孕期(38.90±2.20)周;体重57.0~71.1 kg,平均體重(64.20±2.2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康复护理,教导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来进行深呼吸,注意在吸气时保持肛门的收缩,呼气的同时放松,通过盆底肌肉的收缩,会出现凸起的感觉;通过不断收缩的节奏,强化盆底肌肌肉;指导产妇出院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后的康复训练,训练方式:简单活动髋关节、抬腿运动、膝胸卧位、仰卧起坐等方式。
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外,结合生物电刺激来进行产后康复:产后30~42 d内进行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每周1~2次,每次10~15次刺激,时长30 min;指导产妇在训练的空闲时间使用Kegel球进行家庭训练,一共有5个球,每次训练重量依次增加,能刺激并激发产妇本体的感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及阴道肌电压。采用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来对盆底肌进行检测,分为0~Ⅴ级:0级,会阴肌持续收缩持续0 s;Ⅰ级,会阴肌持续收缩1 s;Ⅱ级,会阴肌持续收缩2 s;Ⅲ级,会阴肌持续收缩3 s;Ⅳ级,会阴肌持续收缩4 s;Ⅴ级,会阴肌持续收缩5 s及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 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收缩力比较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治疗后阴道肌电压比较
观察组产妇经过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后,阴道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结论
女性经过自然分娩后,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升高,盆底肌肉的减弱会十分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对产后的盆底肌训练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锻炼盆底肌和腹直肌能达一定量时,可增强产后产妇的盆底肌的状态。临床上一般采用盆底肌锻炼,但效果不佳,临床研究发现,联合生物电刺激可有效的促进产妇产后的盆底康复。生物电刺激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接受患者的肌电反馈信号,从而达到改善肌肉紧张、治疗肌肉松弛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尿失禁。本研究发现,经过结合生物电刺激的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的收缩力的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过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小于对照组,且阴道肌电压的指数显著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能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了产妇产后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貟艳丽,徐玲娣.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40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