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我参加约克大学的“科学教学和技术应用”的培训班。“小组协作式学习”是这次培训的重点。首先,这次培训的方式不同以往,不是专家讲座学员听的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而是以“小组协作式学习”的方式传授“小组协作式学习”。让被培训的老师身临其境、切身体验感受“小组协作式学习”。作为受训学员,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的,更多是难忘的体验和经历。我本人的受教育方式是“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这里我不愿意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命名”,因为“传统”有精华有糟粕),我从教的方式仍然是“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所以对于两种学习方式的感悟、比较、体会更深刻。
  一、为什么“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优于“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里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教育面向大众不过150年左右的历史,我们所熟悉的“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的对批量同化的人力需求,工厂模式被复制到教育上。在工业化时代,受教育的人掌握一种技能或某些知识就能受用終身,然而现在和未来,是真正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后工业时代,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被迅速更新,机器和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人力。在这个后工业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新型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这些能力“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优于“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
  二、“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在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初次尝试的困境
  在接受本次培训之前,我也听说过“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尝试,但效果不好,很快终止了。通过这次培训我才找到原因,是因为我本人缺乏“小组协作式学习”的组织技术和理论。仅仅是把学生形式上分成小组,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组织,甚至几个人分为一组、什么人分为一组这些具体问题都不清楚,所以表现出的结果是课堂乱、有的学生不参与甚至被边缘化等等问题。
  2.学习后再次实践
  这次培训让我比较系统地学习到理论和组织技术。由于培训中我的角色就是学习小组的一员,能够体验到学生的感受和能力的获得。返校后第一天,我就开始了教学实践,首先先进行形式分组。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提出小组人数为4至5人、男女比例、让成绩优等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等前提要求,然后让学生按照前提要求自由分组。右图为学生实际分组情况。
  另外提问方式的改变。以前教师提问,立即请学生回答,结果就是往往一些学生站起来后无话可说,不仅场面尴尬,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能力、自信心都是不利的,其他学生又像个看客,缺乏思考的动力。现在我抛出问题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点名提问。这样做的原因是让学生做一次表达的预演,即使有些学生无话可说,也可以学习借鉴同学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这个过程是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过程。
  3.创设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需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我在组织教学时会尽量创设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学习《远距离输电》时,我给学生提供白纸和画笔,让学生分组完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学生之间查阅教科书、书写、倾听会属于语言智能;梳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属于逻辑智能;相互交流、合作属于人际交往智能;绘画、设计属于空间智能。
  在复习《交变电流》时,采用“美术馆”的组织方法,第一节课让各小组总结,第二节课将各组作品挂在教室周围,各组有一名讲解员负责讲解,其他学生巡视参观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发挥锻炼各种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样的课堂是活泼的、是高效的、是富有情感的。
  三、“小组协作式学习”的现实困境
  1.与课时安排的矛盾
  “小组协作式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合作、创作、展示、评价。目前大部分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至45分钟,实践的过程中感觉时间不够,这样的“小组协作式学习”以80分钟至90分钟为宜。所以现在我是在有两节联排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
  2.与现行高考方式的矛盾
  “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能促使学生对知识、概念、 规律等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但耗时明显。“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讲-听-记”的模式。所以在课程进度方面,“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更有效率。采用“讲授方式”一节课的所完成的教学进度,在采用“小组协作”时一节课只能完成1/3左右,如果课上多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的话,那么课时的压力还是十分紧张的。面对目前的高考方式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创作能力考察较少甚至无法考察的现状,面对课时压力,“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于现行高考更高效,更容易出成绩。但从长远来说,“小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加大了对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单元复习基础上,二轮复习更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梳理,归纳整合,以便使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有重点地进行复习,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考试题的新情景,新问题,新观点等特点。那么,如何梳理、整合历史主干知识呢?我谈以下四个方面,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分时期重组知识,强化重要知识的时间概念,以达到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化认识  
期刊
一、兴趣是小学生能学好数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产生兴趣,自觉全身心投入进去。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期刊
活动背景: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探究。”陶行知先生的“解放手、解放脚”都在倡导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的确,幼儿是一个个社会人,他们无时不刻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周围的一切事物、社会上的所有现象都会是幼儿感兴趣并想要了解探究的素材。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点
期刊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
期刊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
期刊
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有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者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会导致付出的劳动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丧失對学习的兴趣,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较大的阻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
期刊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完成课程的各项任务,还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如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体育课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随着新
期刊
一、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趣味性,激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例如,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单向的传输信息,没有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缺乏体会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其结果往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构建新的学习主体;坚持以学
期刊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题量过多,有量却无质  2.作业设计方式僵化,缺少原则  3.学生对于数学作业存在厌烦和抵触情绪  二、以学定教的基本概念  “以学定教”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课前预习度、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力以及成长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拟定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