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30多年历程,从酝酿启动、全面推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到如今的深度改革,得到很多经验与启示,明确了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必须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本文的研究分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以及重点措施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历程回顾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航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有着更实际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程回顾
30年魂牵梦系,上下求索。农村教育,从落后到进步,承载了多少人的艰辛和努力;农村教育改革,从酝酿到实施,又肩负着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农村教育既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1.1酝酿发动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农村教育改革在这期间侧重于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主要标志是: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问题,主张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和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一脉相承),全面发展农村教育;1980年和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上述文件和精神,拉开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序幕。
1.2全面推进阶段,从1985年至1993年,农村教育改革主要侧重在转变农村教青观念,端正办学方向,调整教育结构,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主要标志是: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中小学教育是地方事业,确定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从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要由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要求在本世纪末在全国85%人口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农村教育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1.3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从1994年到2000年,教育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1],各地主要侧重探索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好“服务”和“依靠”的关系,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主要标志是: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必须要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4引领农村教育深度改革阶段,从2001年至今,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从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结构改革支持等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提供了保障和发展目标。主要标志是: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春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9月农村中小学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给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乡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和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分析和全面部署;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布局调整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意见[2]。由此可见,农村教育改革是国家根据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改革计划,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坚实我国农村教育基础。
2、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措施分析
2.1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立德树人”不仅是祖国教育综合改革要遵循的基本导向,也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不但要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要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正确的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本质要求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同时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农村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农村教育。
2.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2.1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是农村社会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3]以前农村的教育方式为传统教学,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存在许多弊端,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深化教育改革的直接目标就是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不仅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更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到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2.2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正在进入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在“行政区管理体制下”和“跨行政区合作体制下”存在多个层次的城乡教育一体化[4]。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决定》中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攻坚方向。
3、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几点建议
当前及往后都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于农村教育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3.1切实提高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思想认识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应该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思想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30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村教育的办学现状及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措施还没有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新举措,让农村教育改革更上一层楼。
3.2必须坚持农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并行
我国的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教育水平差别很大,面对农村教育改革这项宏大社会工程,我们必须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同时出发。不仅需要根据国家的整体改革方针政策,以及教育专家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理论水平,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为农村教育改革指导,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研究出台改革试点转示范的办法,确立一批改革示范项目,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动态调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时淘汰一批毫无进展、有名无实甚至发生偏差的项目,补充一批基础好、积极性高且初显成效的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或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把改革试点成效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予以适当奖励。
3.3.2组织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密切跟踪改革试点进展,加快实施进度,定期通报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约束,将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人,确保做到可衡量、可检查。建立健全重大改革决策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3.4强化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农村教育氛围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此外,《决定》还提出:“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白中军.《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杨润勇.《我国十年农村教育政策进展与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2).
[3]盛连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J].教育研究2008(3).
[4]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8).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历程回顾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航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有着更实际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程回顾
30年魂牵梦系,上下求索。农村教育,从落后到进步,承载了多少人的艰辛和努力;农村教育改革,从酝酿到实施,又肩负着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农村教育既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1.1酝酿发动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农村教育改革在这期间侧重于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主要标志是: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问题,主张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和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一脉相承),全面发展农村教育;1980年和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上述文件和精神,拉开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序幕。
1.2全面推进阶段,从1985年至1993年,农村教育改革主要侧重在转变农村教青观念,端正办学方向,调整教育结构,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主要标志是: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中小学教育是地方事业,确定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从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要由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要求在本世纪末在全国85%人口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农村教育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1.3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从1994年到2000年,教育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1],各地主要侧重探索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好“服务”和“依靠”的关系,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主要标志是: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必须要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4引领农村教育深度改革阶段,从2001年至今,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从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结构改革支持等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提供了保障和发展目标。主要标志是: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春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9月农村中小学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给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乡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和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分析和全面部署;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布局调整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意见[2]。由此可见,农村教育改革是国家根据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改革计划,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坚实我国农村教育基础。
2、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措施分析
2.1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立德树人”不仅是祖国教育综合改革要遵循的基本导向,也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不但要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要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正确的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本质要求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同时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农村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农村教育。
2.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2.1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是农村社会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3]以前农村的教育方式为传统教学,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存在许多弊端,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深化教育改革的直接目标就是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不仅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更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到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2.2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正在进入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在“行政区管理体制下”和“跨行政区合作体制下”存在多个层次的城乡教育一体化[4]。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决定》中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攻坚方向。
3、深化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几点建议
当前及往后都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于农村教育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3.1切实提高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思想认识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应该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思想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30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村教育的办学现状及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措施还没有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新举措,让农村教育改革更上一层楼。
3.2必须坚持农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并行
我国的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教育水平差别很大,面对农村教育改革这项宏大社会工程,我们必须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同时出发。不仅需要根据国家的整体改革方针政策,以及教育专家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理论水平,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为农村教育改革指导,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研究出台改革试点转示范的办法,确立一批改革示范项目,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动态调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时淘汰一批毫无进展、有名无实甚至发生偏差的项目,补充一批基础好、积极性高且初显成效的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或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把改革试点成效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予以适当奖励。
3.3.2组织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密切跟踪改革试点进展,加快实施进度,定期通报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约束,将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人,确保做到可衡量、可检查。建立健全重大改革决策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3.4强化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农村教育氛围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此外,《决定》还提出:“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白中军.《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杨润勇.《我国十年农村教育政策进展与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2).
[3]盛连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J].教育研究2008(3).
[4]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