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适时安排一些活动课是很必要的. 活动性是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活动课要在“动”字上下工夫,活动课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实施. 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配合,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快、轻松、快乐. 在活动课中,我们要注意在“做中学”、“学中做”,可以开展例如: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之类的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数学游戏是小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主要形式. 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 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 结合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 现在举三例来说明.
1. 让学生用8个红三角形与5个黄三角形学具演示8 + 5,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过程:(1)将两种三角形先合并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去数,从1数到13;(2)将红三角形逐个放入黄三角形的行列中,边放边数,从6数到13;(3)将黄三角形逐个放到红三角形行列中,从9数到13;(4)从红三角形里拿出5个与黄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红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5)从黄三角形里拿出2个与红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黄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 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几种方法的比较,就会领悟到第一种方法最慢且容易数错,第五种方法最快且不易错. 这时,让全班学生再用第五种方法重新操作一遍,就能容易地概括出凑十法的思路,而且能自觉地接受用大数凑十来进位加的方法,既培养了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思维能力.
2. 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内容时,我在讲清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后,指导孩子们动手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的方法是:让孩子剪好同样大小的硬纸板若干块,分别写上0,1,2,3,4,5,6,7,8,9等数字,0纸板要适当多几块,另加一块画有小圆点的纸板,当做小数点. 游戏开始,按需要每人拿一块纸板,举在头顶,连同小数点排成一横行,组成一个小数(熟练后也可组成一个整数),让全体同学读出这个数. 然后由老师或学生干部发令:“这个数扩大100倍!”(也可说乘以100),于是拿小数点的同学开始移动,他向右移动两个位子,刚才的数起了变化,全体同学再齐读这个变化了的小数. 如果移动后,遇上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或小数末尾是“0”,拿“0”牌的同学要把牌放下,表示去掉“0”;如果遇上数位不够,拿“0”牌的同学要凑上去,以表示补上“0”. 这样扩大、缩小反复做几次,同学们不但能熟悉小数扩大、缩小时小数点的不同移法,还能掌握小数中的“0”哪些该去掉,哪些不该去掉,什么时候又该补上“0”.
3. 学生动手是一种乐趣,动手过程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让学生摆弄学具,比一比,量一量,强化了认识过程. 我要求同桌的学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合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用倒米的方法,找出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要求每名学生把下列过程操作一次,即先在纸筒的圆柱内装米,然后把其中的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纸筒圆锥内,观察可以倒几次;再在纸筒圆锥内装米,接着把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筒内,观察需几次才能将它装满. 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两次实验. 有的同学把一张硬纸卷成漏斗形,预防把米倒出,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有的同学先把圆柱体的面封口,挖一个小洞口,让米缓缓流出……这样,寓数学思维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之中,使学生既活跃了思维,又掌握了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实践出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这一特点,数学游戏是小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主要形式. 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 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 结合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 现在举三例来说明.
1. 让学生用8个红三角形与5个黄三角形学具演示8 + 5,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过程:(1)将两种三角形先合并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去数,从1数到13;(2)将红三角形逐个放入黄三角形的行列中,边放边数,从6数到13;(3)将黄三角形逐个放到红三角形行列中,从9数到13;(4)从红三角形里拿出5个与黄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红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5)从黄三角形里拿出2个与红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黄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 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几种方法的比较,就会领悟到第一种方法最慢且容易数错,第五种方法最快且不易错. 这时,让全班学生再用第五种方法重新操作一遍,就能容易地概括出凑十法的思路,而且能自觉地接受用大数凑十来进位加的方法,既培养了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思维能力.
2. 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内容时,我在讲清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后,指导孩子们动手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的方法是:让孩子剪好同样大小的硬纸板若干块,分别写上0,1,2,3,4,5,6,7,8,9等数字,0纸板要适当多几块,另加一块画有小圆点的纸板,当做小数点. 游戏开始,按需要每人拿一块纸板,举在头顶,连同小数点排成一横行,组成一个小数(熟练后也可组成一个整数),让全体同学读出这个数. 然后由老师或学生干部发令:“这个数扩大100倍!”(也可说乘以100),于是拿小数点的同学开始移动,他向右移动两个位子,刚才的数起了变化,全体同学再齐读这个变化了的小数. 如果移动后,遇上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或小数末尾是“0”,拿“0”牌的同学要把牌放下,表示去掉“0”;如果遇上数位不够,拿“0”牌的同学要凑上去,以表示补上“0”. 这样扩大、缩小反复做几次,同学们不但能熟悉小数扩大、缩小时小数点的不同移法,还能掌握小数中的“0”哪些该去掉,哪些不该去掉,什么时候又该补上“0”.
3. 学生动手是一种乐趣,动手过程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让学生摆弄学具,比一比,量一量,强化了认识过程. 我要求同桌的学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合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用倒米的方法,找出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要求每名学生把下列过程操作一次,即先在纸筒的圆柱内装米,然后把其中的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纸筒圆锥内,观察可以倒几次;再在纸筒圆锥内装米,接着把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筒内,观察需几次才能将它装满. 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两次实验. 有的同学把一张硬纸卷成漏斗形,预防把米倒出,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有的同学先把圆柱体的面封口,挖一个小洞口,让米缓缓流出……这样,寓数学思维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之中,使学生既活跃了思维,又掌握了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实践出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