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 2010 年1 月-2012年12 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156 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 403 例病例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胃溃疡最多见,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 而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其次为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两组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并发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生率高,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及死亡率高。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7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组 156 例,其中男 109 例,女 47 例,年龄60 ~ 89 岁,平均年龄 71 岁; 中青年组 403 例,其中男 311 例,女 92例,年龄 16 ~59 岁,平均年龄 36 岁。所有患者根据呕血和( 或)黑便的临床表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下降,并均在出血72 h 内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病例在出血病因、伴随疾病、并发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异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7.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 α =0. 05,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病因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详见表1。两组病例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均占 50% 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但老年组胃溃疡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显著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05) ; 老年组胃癌显著高于中青年组( P < 0. 005) ,而中青年组食管静脉曲张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5) ; 在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及其他出血病因的比较,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2伴随疾病
老年组中有伴随疾病者 74 例,占 47. 44% ,主要伴随疾病有: 高血压 25 例,糖尿病 14 例,冠心病 1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例,肝硬化 12 例,脑血管疾病 10 例,其中伴有 2 种疾病者 12 例; 中青年组中有伴随疾病者 62 例,占 15. 38%,主要伴随疾病有: 肝硬化 57 例,高血压 2 例,糖尿病 1 例,冠心病 1例,脑血管疾病 1 例。老年组伴随疾病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5) 。
2. 3并发症
老年组中发生并发症者 35 例,占 22. 44% ,主要并发症有: 肺部感染 22 例,心血管疾病 5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4 例,肝性脑病 2 例,脑梗塞 2 例; 中青年组中有并发症者 10 例,占2. 48% ,主要并发症有: 肺部感染 6 例,肝性脑病 2 例,心血管疾病 1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例。老年组并发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5) 。
2.4再出血率
判断再出血以初次出血经治疗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后短期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转阳性或再次胃镜证实有活动性出血为准。老年组再出血 23 例,再出血率为 14. 74%,其中食管静脉曲张 9 例,胃癌 8 例,胃溃疡 6例; 中青年组再出血 28 例,再出血率 6. 95%,其中食管静脉曲张24 例,胃癌 2 例,胃溃疡 2 例。老年组再出血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05) 。见表 2。
2.5死亡率
老年组死亡 17 例,死亡率 10. 90% ,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 9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8 例; 中青年组死亡 5 例,死亡率1. 24% ,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 4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例。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 P <005) 。
3讨论
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自然衰退,新陈代谢减慢,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使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老年女性的发病率比非老年组有所上升,但仍以男性多见,与男性嗜烟酒较多及社会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②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出血原因可有多种因素引起。本资料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居多。老年组胃溃疡多,十二指肠球溃疡少; 肿瘤发病率显著增高,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第二病因。近年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增多趋势,主要是因为罹患肝硬化人数增多,因地域关系,除外乙肝后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多见,此外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有所上升;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前常无明显先兆,不少患者无腹痛,黑便数周无症状,甚至部分以贫血就诊,故采集病史要细心细致,避免误诊;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伴随疾病多,部分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COPD、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对人体凝血机制均有影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 ⑤老年人反应性差或感觉不灵敏,主要器官的代偿能力低,并伴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血病情重,外周循环障碍发生率高。⑥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多、出血病情重,治疗过程中易致各种并发症,病死率增高。
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吞噬细胞功能减退,因而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我们的研究显示,胃癌出血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已成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2位原因[1],发现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其特点为起病隐匿,出血量少,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急诊胃镜或反复多次胃镜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参考文献:
[1]司国章,王海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 302 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
[2]白厚喜,林鹂鸣 ,徐恩斌 ,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60 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1,54(10)
[3]林晓斌,王钦加 ,郑丹芸.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
[4]蔡任军.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186 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2(13)
[5]刘文玉 .42 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2)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7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组 156 例,其中男 109 例,女 47 例,年龄60 ~ 89 岁,平均年龄 71 岁; 中青年组 403 例,其中男 311 例,女 92例,年龄 16 ~59 岁,平均年龄 36 岁。所有患者根据呕血和( 或)黑便的临床表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下降,并均在出血72 h 内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病例在出血病因、伴随疾病、并发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异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7.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 α =0. 05,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病因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详见表1。两组病例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均占 50% 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但老年组胃溃疡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显著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05) ; 老年组胃癌显著高于中青年组( P < 0. 005) ,而中青年组食管静脉曲张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5) ; 在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及其他出血病因的比较,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2伴随疾病
老年组中有伴随疾病者 74 例,占 47. 44% ,主要伴随疾病有: 高血压 25 例,糖尿病 14 例,冠心病 1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例,肝硬化 12 例,脑血管疾病 10 例,其中伴有 2 种疾病者 12 例; 中青年组中有伴随疾病者 62 例,占 15. 38%,主要伴随疾病有: 肝硬化 57 例,高血压 2 例,糖尿病 1 例,冠心病 1例,脑血管疾病 1 例。老年组伴随疾病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5) 。
2. 3并发症
老年组中发生并发症者 35 例,占 22. 44% ,主要并发症有: 肺部感染 22 例,心血管疾病 5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4 例,肝性脑病 2 例,脑梗塞 2 例; 中青年组中有并发症者 10 例,占2. 48% ,主要并发症有: 肺部感染 6 例,肝性脑病 2 例,心血管疾病 1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例。老年组并发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5) 。
2.4再出血率
判断再出血以初次出血经治疗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后短期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转阳性或再次胃镜证实有活动性出血为准。老年组再出血 23 例,再出血率为 14. 74%,其中食管静脉曲张 9 例,胃癌 8 例,胃溃疡 6例; 中青年组再出血 28 例,再出血率 6. 95%,其中食管静脉曲张24 例,胃癌 2 例,胃溃疡 2 例。老年组再出血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05) 。见表 2。
2.5死亡率
老年组死亡 17 例,死亡率 10. 90% ,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 9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8 例; 中青年组死亡 5 例,死亡率1. 24% ,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 4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例。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 P <005) 。
3讨论
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自然衰退,新陈代谢减慢,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使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老年女性的发病率比非老年组有所上升,但仍以男性多见,与男性嗜烟酒较多及社会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②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出血原因可有多种因素引起。本资料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居多。老年组胃溃疡多,十二指肠球溃疡少; 肿瘤发病率显著增高,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第二病因。近年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增多趋势,主要是因为罹患肝硬化人数增多,因地域关系,除外乙肝后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多见,此外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有所上升;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前常无明显先兆,不少患者无腹痛,黑便数周无症状,甚至部分以贫血就诊,故采集病史要细心细致,避免误诊;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伴随疾病多,部分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COPD、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对人体凝血机制均有影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 ⑤老年人反应性差或感觉不灵敏,主要器官的代偿能力低,并伴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血病情重,外周循环障碍发生率高。⑥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多、出血病情重,治疗过程中易致各种并发症,病死率增高。
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吞噬细胞功能减退,因而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我们的研究显示,胃癌出血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已成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2位原因[1],发现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其特点为起病隐匿,出血量少,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急诊胃镜或反复多次胃镜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参考文献:
[1]司国章,王海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 302 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
[2]白厚喜,林鹂鸣 ,徐恩斌 ,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60 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1,54(10)
[3]林晓斌,王钦加 ,郑丹芸.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
[4]蔡任军.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186 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2(13)
[5]刘文玉 .42 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