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甲强龙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96名,所有患儿均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8名加用甲强龙治疗,其余48名未采用激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发热、神经受累和住院时间,以及其治愈有效率,对比得出加用甲强龙是否具有应用价值。结果:甲强龙组治疗的总成功率达95.83%,常规组治疗的总成功率仅为81.25%,且前者发热时间明显短于后者。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神经受累和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加用甲强龙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方面,比常规治疗更具有特异性,能够有效的减轻并发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强龙;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714.2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68-01
  手足口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较强,多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1]。在我国,重症手足口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并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容易并发肺水肿、脑水肿,进展快者甚至有诱发死亡的危险[2]。然而单纯的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有报道显示,加用甲强龙可显著的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国内关于加用甲强龙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报道仍比较欠缺,为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现将本人关于是否加用甲强龙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96名,48名为甲强龙组,其余48名为常规组。甲强龙组患儿年龄0.4-7.1(平均3.2)岁,常规组患儿年龄0.8-6.4(平均3.1)岁,P>0.05,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关于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发病特征等其他因素的分析,P>0.05,亦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此外甲强龙组患儿加用甲强龙治疗。统计两组患儿的发热、神经受累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记录各自的治疗有效率。
  1.3评价标准
  所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确诊均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 年版)》[3]。成功:治疗后患儿基本痊愈,症状消失,无显著并发症。改善: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并发症但症状较轻。失败:治疗后未见疗效,甚至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显著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临床统计结果采用SPSS15.0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c2检验来判定甲强龙组以及常规组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的差异。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和表2中显示,甲强龙组治疗的总成功率达95.83%,常规组治疗的总成功率仅为81.25%,且前者发热时间明显短于后者。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神经受累和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因此得出,加用甲强龙比常规治疗更具有应用价值,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3讨论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是目前我国儿童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且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肺水肿和脑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患儿普遍年龄较小,一般在三岁一下,早期患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一系列神经受损症状,若患儿表现出持续的高热,常提示预后不良。
  专家指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预后,但调查发现,患儿的早期诊断较困难,患儿的发病年龄普遍偏小[4]。
  对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常规的手段除重症监护外,还包括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及时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有效的抗感染以及改善通气,加强常规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措施。但研究发现效果普遍较差,并发症较多。
  有报道指出,加用甲强龙可以有效的改善上述问题。甲强龙起效快,抗感染能力强,能有效的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肺水肿、肺水肿以及脑疝的发生率,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5]。有专家指出,持续高热是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常常提示病情较重[6],应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给予其积极的降温处理并密切的关注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本研究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加用甲强龙的以上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预后,减少发热持续时间。
  总之,对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单纯常规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处理的弊端会逐渐暴露,加用甲强龙治疗将会越来越普及,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芳,冯玉梅,汪兰云,等.甲强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62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24—25.
  [2] 江慧敏,高媛媛,林海生,等.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43例临床特点分析[J].广州医药,2010,41(3): 27-30.
  [3] 李雄,郑伟华,欧维琳,等.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45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16—117.
  [4] 刘军.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安徽医学杂志,2009,30(3):261-262.
  [5] 王中林.肠道病毒71 型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1,28(6):311-315.
  [6] 高媛媛,杨思达,陶建平,等.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2):135-1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方面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30例进行研究,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无创呼吸机使用的参数、护理记录和监护仪记录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中,治疗后氧分压、氧饱和度和PH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具有确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的ED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 要:探析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异性性的关联性,以便于老年高血压中医的辩证分型。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监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对这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证型获得的动态血压数据。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肾精不足证型在所有证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同其他证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肾精不足与瘀血阻络证的24h的平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按摩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7%,对照组为48%,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电针,推拿按摩,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结合MSCT技术在胃癌的诊断、定性及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 09年9月一2012年9月在我院经胃镜活检证实的42例胃癌患者使用胃镜结合MSCT技术进行术前TNM分期评估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术后取得病理诊断结果后与术前的结果进行比照分析。 结果:将术前的MSCT结合胃镜在术前对胃癌TNM临床分期判断分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的准确率为85.7%( 36/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院急诊科中对昏迷病患的急救措施,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救治方案,从未提高病患的生存率。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3年3月被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昏迷病患62例,回顾、观察这些病患使用的急救措施以及基本资料,对救治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以上得到的数据资料使用统计学处理方式分析。结果:在这62例需要急救的昏迷病患中,有6例为心血管病患(9.7%),成功救治4例(66.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 2006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 108 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 67 例,有效 34 例,总有效率为 93.5%;对照组显效 31 例,有效 57 例,总有效率为 81.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对心脏超声技术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0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并选择同期的60位没有心肌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室间隔的厚度应用心脏超声技术进行测量。结果:在室间隔的厚度以及左室后壁厚度比值方面,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明显的要比没有心肌疾病的患者高,同时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征以及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情况。结论:对于对肥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6例,发生率为5.3%,对16例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操作情况、患者的基础疾病、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的出现以及患者的年龄、体征指数、手术时间等因素都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82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组,采取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中35例痊愈,6人复发,治疗率为85.37%;治疗组中40人痊愈,1人复发,治疗率为97.56%。治疗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