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感受英语的魅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要求,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活动,了解到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缺乏的现状,阐述了将诗歌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高中英语课本外研社版第八册Module6的“Cultural Corner: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Poetry”上了一节诗歌欣赏课,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生命之美,爱情之美与道德之美。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诗歌教学 诗歌欣赏 美育渗透
  一、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个性品格,并在知识目 标 描 述中指出要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而且,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如人教版Module6 的Unit2的话题为“A Garden of Poems”,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1:The written word也涉及到诗歌,外研社版第八册Module6的“Cultural Corner: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Poetry”等等,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新世纪英语教学的要求,体现了诗歌教学的必要性。
  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英语诗歌知之甚少,老师也极少将诗歌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即使遇到以诗歌为话题的单元也多采取“读读背背译译”的简单教学方式,甚至让学生自学,或者直接省略不作为教学安排。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对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而且加大了教学英语诗歌的难度,更难说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诗歌语言的优美与意境的优美之处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诗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课堂教学中渗透英美诗歌,不但能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其内心世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二、诗歌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是语言的极致,英语诗中有朗朗上口的韵律,有跳跃的词汇,诵读时,抑扬顿挫,似在音韵中舞蹈,妙趣横生。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的优美,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语言的热爱,同时让学生产生学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诗歌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过程。学生从文字符号阅读开始,进而跟随着文字在诗人想象的时空驰骋,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所以,诗歌教学渗透着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以诗歌为审美对象开展审美教育,以审美为主要手段来感受诗歌的语言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诗歌各家风格不同,有的触景生情,有的感物言志,有的沉思冥想,有的感慨身世,有的满腔孤愤,但它们又有一定的整体性。这些优美的诗歌作品大多是对真、善、美的讴歌,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礼赞,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记录。英美的许多诗歌象颗颗光华灿烂的明珠,又似支支美妙绝伦的乐曲,给人以善的传递,以美的享受。因此,从诗歌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一种精神文化,具有一种力量,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并引导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养得以提高。
  三、诗歌欣赏与美育渗透
  根据以上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的现状以及诗歌融于课堂教学的意义,笔者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八册Module6的Cultural corner “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Poetry”为例,尝试了一节诗歌欣赏课。笔者在授课过程当中针对文中提到的三位诗人选用了一首各自的代表诗用PPT以及影音朗诵让学生进行赏析,让其从诗歌中感受到生活的不同的美。
  1.感受Byron的爱情之美。传统的情诗,有时把美比喻成鲜花,但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对他所爱慕的女性的美比喻的很特别,诗的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美,“She walks in beauty,like the night,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把她比喻成万里无云布满繁星的夜空。在诗的第二节更是把她的身体的魅力与风韵描写到极致,“One shade the more,one ray the less,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可见她的美堪称完美无暇。在诗的第三节进而对她的神态进行了刻画,“And on that cheek,and o’er that brow,So soft,so calm,yet eloquent,The smiles that win,the tints that glow”。整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交融在光影和谐中的美,外在之美和心灵之美巧妙蕴含在清夜晴辉中,照出一片祥和与安宁。这才是真实而完整的美,每一道影,每一缕光,在明与暗的对比下,调和成最美的色泽。也可见,Byron是多么爱慕她,让人感受到她美得绝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至纯至真唯美的爱情。
  2.感受Keats的道德之美。济慈认为,“真”与“美”是诗歌所要追逐的两个基本因素。他认为,诗歌不仅要表达出自己最高尚的思想,而且诗歌也要像树木长出的树叶那样自然。这种“高尚与自然”的结合在他的“Ode on a Grecian Urn希腊古瓮颂”就变成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結论。
  开始,诗人点明这个瓮的古老:“ 它曾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经过“田园的史家”再造,“who canst thus express,A flowery tale more sweetly than our rhyme”。可见又是一首对“美”的颂歌。   在这首诗里,美无处不在,又如“Heard melodies are sweet,but those unheard”。最完美的乐声只存在于心灵的感应与想象中,“Pipe to the spirit dities of no tone.”。诗的结尾写到“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that is all,Ye know on earth,and all ye need to know.” 故痛苦有限的生命可以在美和真中找到慰藉。这就是诗人所理解的世界上的一切。
  总之,古瓮的三幅画面中既有人神狂欢和少年求爱的美好画面,也有小镇倾城献祭的凄凉街景。作为艺术品,这首诗和瓮是美的,这美源自有悲也有乐的生活,这便是真。生活的本真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之美则使生活之美得以永存。可见,诗人所倡导的“真与美”闪烁着道德之花,源自生活的真实的道德之美。
  3.感受Shelly的生命之美。在詩歌欣赏课的最后,笔者呈现了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从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在《西风颂》中,雪莱把“枯叶”比作“灵魂”,把“有翅的种子”比作“僵卧在坟墓里的鬼魅”。所有这些意象都向人们讲述着秋季的“垂死残年”以及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化。然而,“西风”那狂野不羁,肆意破坏的力量正是雪莱所渴望追寻的生命力量,也正是雪莱生命意识的真实流露。
  但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它的破坏力量,生命的价值更在于毁灭中的保存与破坏后的新生,最后,雪莱用一个问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来结束他的诗,这更加强了雪莱对生命自由的热烈渴望与期盼,生命的意义畅然体现。生命的力量让学生震撼。并且在最后笔者附有视频《玻璃的一天》让学生憧憬美好的明天,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反思与启示
  通过这节诗歌欣赏课,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第一,作为教师,我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思想,改进了教学过程,同时也生动了教学环境,整个课堂教学弥漫着一种轻松快活与享受的氛围,但也认识到自己也需要不断加强与提高文学素养。第二,学生方面,通过诗歌鉴赏,学生既了解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他们的部分经典之作,也摆脱了为应付考试而被动接受知识的枯燥的课堂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的广博,“美”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生命之美,学生不禁感慨一定要好好活着,一定要活出生命的价值。可见诗歌欣赏课对学生不仅提高了其文学素养,而且培养了其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张春开.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渗透[J].英语教师. 2012(4).
  [2]任婧文.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3]梅广稳.简谈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9(4).
  [4]章红.英语课堂中诗歌教学的意义及运用[J].外语研究. 2006(10).
  [5]刘丹.浅谈英文诗歌鉴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今的英语教学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失,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 兴趣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人们都需要有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作为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最薄弱的地方。一些教师要么忽视朗读,要么让学生被动地朗读,致使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习惯,不利于他们学好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朗读 对策  一、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般来说,中学每天都有英语早读课,这时候应该是学生锻炼朗读能力的最佳时机。但很多学生在早读课上并没有认真训练自己的朗读水平,而是在早读中看书或者默读课文。这是不
【摘要】高中生课程多,学业负担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高效,这是一直困扰高中英语教育者的问题。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是必走之路,本文就教、学、练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高效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与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在此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摘要】本文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出发,通过比较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第三回英译本,从文化的不同类型——物质和精神文化,阐明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文化功能的对等。以探讨两译本在物质和意识方面文化信息处理中的长处与不足,揭示与总结文化翻译观对汉英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 文化信息处理  一、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作为文化翻译学
【摘要】本文以理工类大学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和访谈数据探讨了大学英语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通识教育 选修课 问题 建议  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都把大学英语通识教育选修课(简称“大英选修课”)作为常态化课程设置,属人文科学类。“大英选修课”课程建设在理工科院校中尤其显得重要,这对于增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开拓学生视野、突显语
【摘要】自主学习强调英语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英语课堂昂扬生命激情,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观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英语教学要给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Abstract】Today,the music talent show emerges one after another,from the Voice of China,Chinese Idol,to Asian Wave,which are really dazzling and overwhelming for the audience.Increasing number of musi
【摘要】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实现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随意联想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保证随意联想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考虑,本文将对如何更好的应用该教学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方法 随意联想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差
【摘要】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却是当今阅读课教学中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今阅读课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新课标Students’Book4 unit4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为载体,对如何利用文本,有效进行词汇拓展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词汇拓展 文本阅读 情境  一、问题的提出  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涉及到词汇
【Abstract】Introductory book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bound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introduce the landscape of SLA research to interested or novice readers by providing key concepts, 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