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语境下的田园诗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谷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8年夏季的某一天,与诸文友去景德镇,第一次接触到他。
  他的外形和其笔名(他的本名叫张钧和)一样,瘦硬、干枯、其貌不揚;他的生命,则是一块充满了矛盾色调的堆积体。
  他出身农家,毫无背景,却顽强地坚持与命运抗争;他有着对家园厚土的深沉眷念,却一度远离故乡“南漂”深圳;他在稻田里耕耘,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劳作,甚至卖苦力做过装卸工,但孜孜不倦不肯懈怠地痴迷于读书——读书的同时,又剑走偏锋,狂热地爱上了诗歌;他待人腼腆而谦卑,内心却燃烧着倔强的生命之火。20多年前初中毕业考上婺源茶校的时候,他才十几岁,就开始尝试写作,“偶有小作品发在了《浮梁报》和《景德镇日报》副刊”。读完茶校,在“南漂”深圳的四年里,看书、写诗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光”,他“陆陆续续在《深圳晚报》《深圳商报》和《深圳法制报》发表了一点点小诗”——这些微小的成就,成为梦想的火种,支撑其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004年,《瓷都晚报》面向社会招聘采编人员,因有过诗作的发表和在海天出版社打工的经历,他被报社破格录用,自此有了固定的工作岗位。
  他忠实于这得来不易的工作,却放不下少年时的初心。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培植自己的梦——他的梦不在别处,就在他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个偏远乡村。
  那座村庄名叫“周家下”,位于赣东北浮梁县的山区。村庄实在很小,小到只有14户人家;又实在很偏,偏到不为外界所知。在谷柴的记忆里,极少有外人到过那个村庄,那样一个远离尘世的偏僻小村,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隐身在他的记忆当中。
  他在那村庄里默默地出生成长,直到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婺源茶校,成为父亲心中的骄傲;直到成为《瓷都晚报》的栏目编辑,为乡亲们所羡慕——无论人生经过了怎样的变化,他始终未能把儿时的故事忘却,他的精神的根一直牢牢地扎在故乡的土壤里。
  他自叙父亲没上过什么学,只读了小学三年级,但满肚子装了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故事,如薛家将、岳飞传、李白成等,这些故事随着时光的流淌,从父亲的嘴里潺潺流出,浇灌谷柴幼小的心灵,成为滋养他灵魂的营养——他在诗中,把父亲于星光下给他讲故事的情节称作“讲古”。
  据我观察,谷柴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有二:一是父亲。父亲对家园的爱、对孩子的爱是那样宽厚广博,如同土地一样辽阔无边,又如春雨一样细致入微。二是村头那棵葛梨树。在他的心中,那棵葛梨树已成为久远的图腾。
  谷柴写的诗累计有500多首,其中有400多首是对于故乡的描述——无论是对于少年贫瘠而天真年代的回顾,还是对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现实记录,他的诗歌主题一直没变,是那些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思和乡音。
  他曾经出版过的一本诗集叫《谷柴的村庄》,那是描绘他早年亲历过的乡间生活。诗集出版了之后,他意犹未尽,又继续写下大量关于故乡的诗作。他把这些诗作进行整理,临时定了个书名,叫《葛梨树下诗稿》。葛梨树,就长在他家的老屋前,他清晰地记得儿时在那棵树下发生的许多往事,包括父亲的“讲古”、长辈们的聚会、孩子们的嬉戏、牛与羊的栖息、鸡与鸭的喧闹……葛梨树,葛梨树,你储藏了诗人多少浓酽的乡愁!
  提起自己的家乡,谷柴的语气总是透着明澈与清朗。那座孤单的小村,迎面有两座山岗,分别叫“天字号”和“黄字号”——好一对奇怪的名字。一条清亮的小溪从两座山岗问蜿蜒奔泻,一直注入流往景德镇的昌江。阳光下杜鹃鸟的啼鸣、秋风中大雁的呼唤从耳边滑过,让人的心弦产生被撩拨、被触碰的感觉,谷柴的内心一定因此而充满浮想。
  内敛而谦和,敏感而忧郁,多思而寡言,这是谷柴内在气质的组成。谷柴这样评价自己:
  我是一个十分自卑的人,内向的性格始
  终将自己锁在了狭小的空间里,自闭,不愿
  与人交流,因此也封闭了自己的视野。
  但是他的内心却因为诗歌而变得空廓而晴明起来。他喜欢读海子和昌耀,尤其是昌耀,谷柴“喜欢他的那种厚重与悲怆”。
  海子是一位出生于乡村的孩子,更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15岁考上北大法律系,17岁开始创作诗歌。海子说:“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力和生命之光将黑乎乎的实体照亮。”——这样的观念无疑对谷柴有着深刻的影响。昌耀14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时即开始了诗歌写作,他真正属于早慧的诗人。有人评价,“他(指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尽管因写诗而遭厄,却坚毅忠贞,不改此心。读谷柴的诗,我私下以为,谷柴的诗里,也流动着相似的血液。
  我喜欢读谷柴的某些诗,喜欢他诗歌中的意象,喜欢他的干净与纯真。
  儿时对故乡的记忆,繁茂而庞杂,但谷柴的笔触,却清醒、细密、颇有耐心。他小心地将那些记忆搜寻、打捞、梳理,然后用独特的词语一样一样将它们展示出来……经过岁月淘洗的事物,变得熠熠发亮,带着记忆的醇香。
  他把自己的故乡称作“一组地名志里找不到的地名”,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他细心编辑的“诗稿”,将葛梨树下的故事分门别类,分作“人物志”“地名志”“风物志”……儿时的往事被他一件一件摆放出来,成为他对家乡的回馈。
  他写一首诗怀念村民老七:
  说不出他特别的好也说不出他特别的坏普通得就像葛梨树上不起眼的枝枝丫丫不是在一个村里压根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年他推开了别人
  把一只眼睛留在了工地他的天变成了一半晴一半雨
  ——《老七》
  老七是一个老实巴交而又淳厚朴实的人,他的生命平凡却充满悲剧。当他在外打工因救人而失去一只眼睛后,平淡而日常的生活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老婆离开了他,他的家不复存在,心情悲痛而至绝望,竟然“扯了根绳子跑进了后山”。老七就这样死了,村里或许没有更多的人记住他,谷柴却将他已经泛黄的悲剧记在自己的诗里,并为之奉上一瓣心香。   他写老霍篾匠:解放前,老霍篾匠就凭一把篾刀走遍乡里到我记事时他的身影已经弓成了刀背村里人最喜欢用老霍篾匠的手艺“盛装秋天”,那是因为,什么样的竹子在老霍手里“都能成器”。而少年谷柴对老霍篾匠记忆最深的是“他那把没有半点锈迹的刀”:
  那刀锋印出的光和他深陷眼窝里的蓝一
  样温和
  青篾黄篾被那光一丝不苟地剖得泾渭分
  明
  “爷爷这样叫过父亲这样叫过我也这样叫”,就这样,叫着叫着,“老霍篾匠”这个词,便沉淀在谷柴的心里,尽管时光漫漶,却化为不再消失的历史。
  当然,谷柴的诗不仅仅是忆旧,有时也夹杂了怀新。他写家乡一个叫“冬崽”的青年:
  冬崽早把一百多亩田的土坝挖开了缺口
  骑上电动车去五里外的村小接孩子
  水稻正在灌浆小孩子马上小升初考试
  对于他们,冬崽一刻都马虎不得
  冬崽是村里年轻人中唯一安心种田的人冬崽的家人,包括兄弟、侄儿侄女“都在山外的城里”,唯有他,“守着老娘和那一片不懂孤单的田”,经营着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但是,守望乡村,并不代表被时代遗弃,《冬崽》一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新型农民的观察:
  他拿起手机——向山外问那边下没下雨冬崽的这个电话,显然是打给住在城里的亲人的。这个细节很随意,却充满温馨。它意味着,乡村尽管已经衰败,但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何尝不会象征着回归?冬崽已经很习惯、很随意地使用手机了,从这点可以看出:城乡之间延续千百年的隔阂,其实己在开始消弭。
  谷柴在城市里其实已经生活多年,从“南漂”深圳到入职《瓷都晚报》,离开故乡的岁月早已超过了生命里程的一半,但他的根系在都市里一直未能扎下根去。他的精神停留在充满泥土气息的地方,盘旋不舍,不肯离去。这种气质与古代士人相接应,我在想,庶几可以把他的诗称为现代文明语境下的“田园诗”。当然,今天的诗人与古代的田园诗人气韵并不相同,但在对乡土的热爱方面,却是多么类似。他的诗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
  溪水的歌声涨满你沉寂的青苔/……在窄如针芒的山路的锈迹里/若干年后,我还是可以在一粒尘埃里找到(《紫茶园》)
  这里每片叶子上居住的流水声我都很熟悉(《庵堂坞》)
  有名的石鼓静静地躺在江边/像一只永不瞑目的眼睛(《石鼓》)
  想象中的桃树坞/每棵树上都挂着春天/稍不留神鸟声便会沾湿衣服(《桃樹坞》)没有对乡土的挚爱,是不可能拾得这样的诗句的。
  前面说了,谷柴对家乡的记忆或者说怀念,有两个最重要的焦点,一个是父亲,另一个是葛梨树。
  关于父亲的讲述,谷柴有这样两首堪称“代表作”的诗:
  那筋络是很难看的
  虬虬曲曲有些沧桑感
  就如故乡鼓胀的山脊
  更像是谁
  在父亲黝黑的胳膊上
  雕刻的河
  你可以数河中的沙粒一样
  数数父亲的清贫和艰辛
  还有他用血浇灌的谷物
  之后你就该感叹了:
  这是多么成功的一件艺术品
  ——《筋络》
  比夯歌要沉
  比民谣要浓
  就这么一声吆喝
  牛背弯了
  犁弯了
  父亲的背影
  弯了
  ——《吆喝》两首诗都很短,却意味隽永。
  一副“虬虬曲曲”的筋络,在父亲黝黑的胳膊上,像“鼓胀的山脊”,像“雕刻的河”,从中可以清点出父亲一生的“清贫和艰辛”。谷柴用“这是多么成功的一件艺术品”作为结尾时的感叹,体现了他对父亲、对故乡、对土地的爱和敬重。
  至于《吆喝》,更透出言简意赅的匠心——区区31个字,其间的蕴涵,竟然无法掂量。
  对于葛梨树,他用了很多词汇去描述它,用了很多段落去表现它,更用了很多比拟去象征它:
  它们站立的姿势像一个词
  只是
  比小村的名字更丰富更有温度
  ——((老屋和葛梨树》那“姿势”像一个什么词?诗人没有言明,但读者可以理解为——“图腾”。
  时光在流逝,岁月在苍老,客观的景物也在变化:
  葛梨树的枝丫越来越稀疏
  老屋的外墙也越来越斑驳但诗人心中的目光却朝向前方,他用了另外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憧憬和希望,那就是“丰富”和“温度”。
  挂在山口或离山口遥远的广告牌上
  招引着一群群人来又笑送着一群群人
  去
  ——《油菜花》
  与年轻的“油菜花”相伴,老屋和葛梨树不再是衰老和迟暮的意象,而焕发出生机,成为乡村里全新的风物。乡村道路的畅通、乡野旅游的拓展以及民宿经济的开发,古老的土地,开始孕育新的内涵。诗人故乡那生长了数百年的古树、经历百年风雨的老屋乃至开满山野的油菜花、山茶花、杜鹃花……一并成为城里人踏青采风的景色,诗人的笔下终于呈现出欢畅与欣悦的亮色。
  我以为,从谷柴的诗中可以看见一个真正诗人的本色与内涵。
  不过,走笔至此,不得不指出的是,谷柴与他所钦慕的诗人昌耀、海子相比,隔着的距离还很遥远,而且,这距离几乎不可消弭。这首先体现在博学和哲思方面,谷柴的努力或者说天赋仍受到制约;另外还存在表达方面的弱势。谷柴在描绘父亲进城后居住在儿子家中,却按照季节变换规划好了乡下的活儿。但由于客观原因不能立即返家,只好干巴巴等待。等待的过程中他内心焦虑,于是“在一根接着一根的香烟中把日子灰飞掉”(《稻子熟了》)。“灰飞掉”有焦灼和虚掷光阴的意思,但对提升意境并无助益。又如“这个月亮会不会发出东坡先生酒后的饱嗝声”(《月亮》),“饱嗝”一词缺乏诗意,不如改为“吟啸”。
  比拟的不当,用词的欠工,会给读者造成阅读的阻碍,犹如一场愉悦的宴饮中突然咀嚼到粗糙硌牙的砂砾,其影响阅读的快感当属必然——这便是所谓的“短板效应”。
  就写诗而言,谷柴不再年轻,却依然有足够的创作潜力,那绵绵无尽的乡愁和冉冉飞飚的情思,一旦交相融合,当可萦回婉转成川流不息的诗行——前提是,谷柴必须克服笔下的短板,让灵魂和笔触更加通透明澈,晶莹澄亮……
其他文献
阿袁的小说创作,笔墨多触及高校知识分子两性情感关系,最勾人心魄的可能还是作为主线的爱情书寫,以及由此透射的女性情感世界的幽微。在她笔下,无论哪种形式的感情,内里无一不是千疮百孔。她的爱情书写剥离了爱情浪漫诗意的外衣,完成了对爱情神话的祛魅,并呈现出现实悲剧性的特点。  一、情欲牵引与“爱之沉沦”  长篇小说《上邪》由三个中篇构成,分别是:《朱茱与孟渔》《姬元和汤弥生》《孟渔和姬元》。汉乐府民歌《上
期刊
1977年,北岛与舒婷第一次通信,随寄诗作五首,其中一首叫《一切》。舒婷回信,随寄即兴创作的《这也是一切》。在当代诗史上,这是有案可稽的一次通信。随信唱和的两首诗,也成了名作,时时被相提并论。多年以后,我们以旁观者视角回顾这些历史细节,依然颇有所获——在新诗潮尚未公开之前,年轻诗人如何通过书信交流,让唱和隔空发生,让抒情南北呼应,最后全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事实。  参照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的说法,一
期刊
徐勇,浙江師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入选《南方文坛》杂志《今日批评家》栏目。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7博士后特别资助和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等4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近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
期刊
季羡林曾精辟地概括其师吴宓奇特而矛盾之处:“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1]但是,后世坊间文人不去探究吴宓这种奇特而矛盾的思想根源,却喜欢渲染其婚恋故事,也好谈吴宓与温
期刊
2019年1月5日,张玉书在北京去世;6月10日,郝运在上海去世;8月10日,巫宁坤在美国逝世。如果加上2017年10月17日去世的江枫,2015年8月6日病故的孙幼军,2015年10月病故的草婴,2012年7月去世的王永年,2009年11月去世的杨宪益,2008年10月去世的方平,2005年10月去世的巴金,2003年11月病故的施蟄存,2000年8月去世的金克木和12月去世的卞之琳等等,你会黯
期刊
谷柴,本名张钧和。1978年生于江西浮梁,毕业于婺源茶校。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瓷都晚报》社,已出版个人诗集《谷柴的村庄》。  早娘娘也许村里人只晓得她名字里有个早字也许是每天她家屋顶最早冒着炊烟  大家都管她叫早娘娘一个让早捆了一辈子的人  一个死了五个孩子改嫁时头发落光的女人  背着乡音徒步三百里后来成为我奶奶的人  在秋天一个安静的午后她安详地离去  带走了我任性的童年  和那件噙着
期刊
著名学者彭定安,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传奇的学者人生而享誉国内外。他的学术思想及人格魅力影响深远,成为一个时代的特有符号。  人民学者的学术山峰:发现、创作、立论与开创  纵观彭定安的学术研究,深切感到其视野十分宽广,又极富开拓精神。他的研究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学、美学与艺术心理学、文化学与文化社会学等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多方面,还从事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并在这些学科领域都有着自己的建树,其
期刊
我18岁之前生活在江西铜鼓县的永宁镇,小镇位处罗霄山脉北段,是县政府所在地。县城在大山的环抱中,我以一颗青春心灵的全部热望,渴慕着外面的世界。  1980年代中期,经由考场上兵不血刃的拼搏,我来到南京大学。大学二年级,我开始尝试写小说,那时青春期的记忆还很鲜明,心里贮存了许多情绪与念头,一些人物一些故事,它们都奔突着要寻找出口。我写了一批少年题材的小说:《白杨树成片地飞过》《为什么不长大》《鲛人泪
期刊
作家章红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文学硕士,她曾任《少年文艺》杂志主编,现为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这些职业经历注定她与儿童文学有着不解之缘。  她出版有儿童文学作品《放慢脚步去长大》《白杨树成片地飞过》《那年夏天》《踏上阅读之路》《白色的大鸟》等多部,还有家庭教育随笔《慢慢教,养出好小孩》,散文随笔《对幸福我怎能麻木》《你吸引怎样的灵魂》等。这些书曾获冰心图书奖、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南京市委宣传部“五
期刊
这是一组研究“城市经验”的文章,三篇的切入角度各有新意。贾想在研究时运用的方法,是本雅明所说的“城市生理学”方法,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肉体化的主人公来分析。行超从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现代城市入手,谈到当下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经验变迁。思考了城市多样性生活的丧失对于文学写作产生的冲击。面对这个难题,她发现仍有一批年轻作家试图在美学上求新求异。赵荣荣采用了空间诗学的研究方法,从舞会这个典型的城市空间入手,揭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