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表达框基因载体高频转化栽培小麦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无载体主干序列(细菌DNA)的表达框基因直接转化栽培小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栽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进行了bar表达框基因的基因枪转化.通过试材培养、外植体分离、bar表达框基因分离提取和纯化、基因枪轰击、诱导分化与再生培养、再生苗核酸抽提、转基因检测及除草荆涂抹试验等方法,筛选到23株全部来自幼胚愈伤的独立再生苗,其中18株显示bar表达框基因的整合,且均表现抗除草荆效应.基因型鄂麦12号的转化频率(1.55%)高于鄂恩1号(0.87%),两基因型在1100psi轰击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对急性应激障碍预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及有关信息;急性应激障碍确诊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3)诊断标
随着煤炭资源逐渐由浅部向深部开采,围岩条件越来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频繁增多,对巷道进行支护也越来越困难。在目前的巷道围岩支护中,通常采用锚杆进行支护,但由于软煤岩性
采用去离子水抽提、热变性、硫酸铵盐析及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等方法,从传统药用植物大决明种子中得到1种胰蛋白酶抑制剂,SDS-PAGE和MALDI-TOF检测为单一多肽链,其精确分子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