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生活化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因为,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为了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学生活化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习活动变得更为主动
学习与生活的脱离能使教育变得抽象,学生往往是表明接受而不能扎根。比如六年级的“辩论”练习,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难度较大的“说”的练习,如果只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教学形式就显得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就稍作调整,把“辩论”的课题定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把他们所能涉及的事物链接起来,把双方的辩论延伸、触及到现实生活中,辩论者因为有了强有力的依据,又有众多主持的对象,说兴渐浓,并且很自然的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也会做出各种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等等。于是,一个让学生畏惧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平等、开放并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一些基本的辩论技巧,同时也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1.2 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切身体验,对于理解知识、感知课文内容起到关键的作用。体验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视觉,也可以是听觉等等,如我在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放映出冰天雪地里,梅花傲然绽放的动人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教师再以诗一般的语言烘托出学习的情境,在视觉与听觉上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学生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信息进入学生的潜意识,获得多种感应,最终让学生领悟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境,并陶醉其间。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效果要比一般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1.3 智能培养由单一变多元
生活化的教学,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能综合运用知识,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因此,语文课不是语言的机械操练,而是可以凭借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欣赏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像,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自身特点,把课文男人改撰成现场报道的对话剧本,如我在教学《走向生活》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布置成“现场记者招待会”,让学生模拟采访“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学生在现场的表演大大出乎我的想像,不仅使学生明白了“采访”是怎么一回事,也在多次反复诵读、交流的讨论中理解了“走向生活”的含义,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另外,还克服了个别学生的羞怯情绪。
2 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必须承认个体差异,也就承认个体有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却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智力特点。生活化的教学尽可能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那么在生活中不同个体就可以有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如我在教学《向往奥运》这篇课文时,在学习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向往”。一个星期后,给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作业出来了,有会歌,有会徽,有祝辞,还有吉祥物的设计,甚至还有标语,虽然稚嫩,甚至有些可笑,但这一切都展示了学生的个体能力,有了这个学习心理基础,学生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向往奥运”的感情了。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只要认真的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生活化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因为,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为了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学生活化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习活动变得更为主动
学习与生活的脱离能使教育变得抽象,学生往往是表明接受而不能扎根。比如六年级的“辩论”练习,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难度较大的“说”的练习,如果只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教学形式就显得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就稍作调整,把“辩论”的课题定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把他们所能涉及的事物链接起来,把双方的辩论延伸、触及到现实生活中,辩论者因为有了强有力的依据,又有众多主持的对象,说兴渐浓,并且很自然的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也会做出各种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等等。于是,一个让学生畏惧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平等、开放并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一些基本的辩论技巧,同时也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1.2 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切身体验,对于理解知识、感知课文内容起到关键的作用。体验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视觉,也可以是听觉等等,如我在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放映出冰天雪地里,梅花傲然绽放的动人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教师再以诗一般的语言烘托出学习的情境,在视觉与听觉上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学生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信息进入学生的潜意识,获得多种感应,最终让学生领悟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境,并陶醉其间。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效果要比一般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1.3 智能培养由单一变多元
生活化的教学,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能综合运用知识,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因此,语文课不是语言的机械操练,而是可以凭借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欣赏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像,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自身特点,把课文男人改撰成现场报道的对话剧本,如我在教学《走向生活》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布置成“现场记者招待会”,让学生模拟采访“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学生在现场的表演大大出乎我的想像,不仅使学生明白了“采访”是怎么一回事,也在多次反复诵读、交流的讨论中理解了“走向生活”的含义,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另外,还克服了个别学生的羞怯情绪。
2 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必须承认个体差异,也就承认个体有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却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智力特点。生活化的教学尽可能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那么在生活中不同个体就可以有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如我在教学《向往奥运》这篇课文时,在学习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向往”。一个星期后,给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作业出来了,有会歌,有会徽,有祝辞,还有吉祥物的设计,甚至还有标语,虽然稚嫩,甚至有些可笑,但这一切都展示了学生的个体能力,有了这个学习心理基础,学生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向往奥运”的感情了。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只要认真的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