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全球汽车市场的核心增量主要聚集在中国市场,目前已占全球汽车市场约三成的份额。“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指出,到今年6月底,中国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200辆,仅为同等经济水平国家的一半左右,而发达国家最多有800辆。即使考虑到人口密度、交通承载力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依然会大幅增加。
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汽车类型来看,新能源所占份额持续上涨。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尤为重要。
从终端入手
在六类主要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比超过80%,是“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主要角色。《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的使用环节,26%的碳排放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范永军表示,“从终端入手,比如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能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很好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其所依靠的能源,虽大多经过由一次能源的石油,变成二次能源的电力的过程,但随着电力结构向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步优化,实际的碳排放量将大大降低。在目前的主流观点中,即便是考虑70%的火电,纯电动车依然是优于燃油车碳排放的存在。
当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提高,还会触发更多的潜在协同效应。范永军认为,纯电动汽车可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可观的灵活性资源,为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重要的储能支撑。比如四川可再生资源虽丰富,占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超十分之一,但由于可再生能源波峰波谷差异较大,每年产生大量弃水、弃风、弃光。“如果有足够多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就能有效提升电网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纯电动车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自2017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持续增加。据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有意思的是,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范永军认为,在2020年渗透率达5.4%的基础上,今年纯电动车仅用了1个季度的时间,就已将渗透率快速提升至7.9%,未来纯电动车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基于双碳目标、能源安全等多方面考虑,也是汽车产业碳减排必须坚持的方向。”范永军认为,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的三个类型中,属于过渡性产品的混合动力电动车在碳排放上的优势没有纯电动汽车突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因采购成本高与运营成本高的”双高“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商业化,而纯电动汽车除节能减排外,其核心三电技术我国位居世界前列,可以在配合碳排放减量的同时,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固然诱人,但在产业发展向好的形势下,这一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痛点。“目前需要解决充电便利性问题,提升相关核心技术水平。”在范永军看来,当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还在持续刷新历史纪录,抓住机遇积极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可加速新能源汽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尽管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从2015年的6.6万台,一路增加至2020年的168.1万台,显著改善充电配套设施,但据《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目前平均桩数利用率超过40%的城市仅有9座,多数城市公用桩的日平均周转率偏低,桩均服务车辆数不足2辆。未来需要基于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规范相关标准与建设,不断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健康发展。以成都为例,8月18日,成都发布《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提出统筹推进新建及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安全智能、经济便捷”的居民小区充电服务模式,而这将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良的电动汽车使用条件。
除充电便利性外,电池的优劣依然是紧紧系在纯电动汽车消费者头上的“出行焦虑”。7月29日,动力电池代表企业宁德时代用一场10分钟的线上发布会,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一时间被认为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左右新能源市场的又一大杀器。“其最大意义是电池产品和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更多是带来成本上的影响。”范永军认为,在目前的动力电池产业中,各类电池有着各自的局限。经过30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理论极限,也面临着原料供应紧缺,成本日益增加;钠离子电池虽具有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稳定性較高的优势,但能量密度较低。如何在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实现高稳定性,或许是当下电池技术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