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国教育历史进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从未消停。通过对二者博弈过程的梳理,指出在选修制和科系制下“通”与“专”难以调和的矛盾。借鉴美国的发展之路,为我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提供参考,促进二者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美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博弈
通识教育概念最早是以《耶鲁报告》为背景,由派加德在《北美评论》中正式提出来的,报告阐明了学习共同科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掀起了“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然而,派加德所提倡的“通识教育”的理念与今天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一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也并未明确地被区分开来。随着美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二者逐渐分化,矛盾也日趋激烈。
一、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博弈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美国是在英属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高等教育打上了浓厚的宗主国烙印,早期成立的哈佛学院(1636)和耶鲁学院(1701)都是宗教性质的大学,旨在培养政府官吏和神职人员。这一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还没有分化,矛盾也就无从凸显。
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的大繁荣对实用型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1862 年《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州国会议员人数给各州赠地,用以资助、建立农工学院,服务当地经济。这类学院注重应用技术的教授,培养的是专门化的人才。因此,该法案的颁布无形中成为美国专业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逐渐凸显。19世纪中叶后,美国掀起留学德国的热潮,并将德国大学的蓝本带回美国,于1876年建立了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在这类学校中,学生课程如何设置,该从何时起进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术导向抑或职业导向等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专业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这种大背景下开始萌发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关于高等教育应该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争论开始激化。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也刮起实用之风,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诞生了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之相对,赫钦斯倡导学习名著,注重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反对大学过分专业化。但无论如何,经济的客观需求让专业教育占了上风。
二战后,美国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意识到发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1947年《总统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报告》,再次提出了要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大学必须找到面向各种职业的专业教育和向公民传递一般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的联系。”然而,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极大的刺激了美国,为了在高新技术领域与苏联抗衡,美国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和专门领域的拨款,专业化又成为时代的主流。从19世纪至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变迁中不断的博弈,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教育模式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探索革新,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二、选修制、科系制下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1. 选修制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化
19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个别院校中出现了选修课,1869年查尔斯?艾略特就任哈佛大学校长,对课程进行改革,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世纪末终于发展和完善了选修制,使之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选修制的产生和推广极大的冲击了当时的课程结构,改变了院校中古典人文科学独大的格局,提高了实用性学科的地位,促进了大学课程向专业化的快速迈进。
诚然,自由选修制为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随着实践的检验,它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选修制极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造成了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夯实学生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学生在选课时往往趋易避难,选课的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反思选修制不足的基础上,罗尔主张在哈佛大学推行主修制,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的16门课中,至少有6门是属于同一学科门类或领域。同时规定其他4门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数学四个分类中各选修一科,从而形成了通识分类必修制度,揭开了“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在这次运动中,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是文雅教育,而是指一般的,普遍的知识,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人类长久以来的普适性经验。至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作用于大学的教育实践。总之,选修制的出现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分,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科系制中的对立
科系制是一种新型的学科组织制度,产生于美国后被各国争相效仿,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为止,它在大学的组织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它顺应了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其次,有利于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规范;最后,形成了学科间的竞争机制,利于学科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与选修制一样,在科系制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不足也暴露了出来。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割裂了知识本来的固有联系,学科彼此隔离,学科之间的边界清晰,不容逾越。这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科系制严重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科间建筑了一道学科壁垒,不利于学科间的对话与融合。第二、知识呈现碎片化,学习者获得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科系制的弊端导致了知识分化愈演愈烈,知识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由此激化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通识教育知识被排挤出课程体系,学生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才被认为是“合法”的。另一方面,科系制下对学科评价标准、学科研究规范等方面都做了严苛的要求,只有进行学科的专业化发展才能获取学科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才符合学科的规范,因此,通识类的知识被忽略,成为边缘知识,加剧了二者的矛盾。
三、思考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断博弈跟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知识生产的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以单一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专业化人才显然难以胜任纷繁复杂的工作,而学识广博却无专业水平的人才面对分工日益精细的任务也力不从心。因此,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成了各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
改变培养模式,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跨学科的人才。这个方面美国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发展交叉学科、学科间合作科研、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利土壤,也促进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而言,它们并不存在固有的矛盾,而是知识的细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造成的。改变学科自我封闭的窠臼,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搭建一座通往融合的桥梁,相信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会有一个大幅提升,也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玲.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制度成因[J]. 济南大报,2010(5)
[2][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小红.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与一致性:美国的经验[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4]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关键词:美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博弈
通识教育概念最早是以《耶鲁报告》为背景,由派加德在《北美评论》中正式提出来的,报告阐明了学习共同科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掀起了“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然而,派加德所提倡的“通识教育”的理念与今天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一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也并未明确地被区分开来。随着美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二者逐渐分化,矛盾也日趋激烈。
一、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博弈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美国是在英属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高等教育打上了浓厚的宗主国烙印,早期成立的哈佛学院(1636)和耶鲁学院(1701)都是宗教性质的大学,旨在培养政府官吏和神职人员。这一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还没有分化,矛盾也就无从凸显。
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的大繁荣对实用型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1862 年《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州国会议员人数给各州赠地,用以资助、建立农工学院,服务当地经济。这类学院注重应用技术的教授,培养的是专门化的人才。因此,该法案的颁布无形中成为美国专业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逐渐凸显。19世纪中叶后,美国掀起留学德国的热潮,并将德国大学的蓝本带回美国,于1876年建立了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在这类学校中,学生课程如何设置,该从何时起进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术导向抑或职业导向等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专业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这种大背景下开始萌发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关于高等教育应该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争论开始激化。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也刮起实用之风,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诞生了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之相对,赫钦斯倡导学习名著,注重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反对大学过分专业化。但无论如何,经济的客观需求让专业教育占了上风。
二战后,美国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意识到发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1947年《总统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报告》,再次提出了要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大学必须找到面向各种职业的专业教育和向公民传递一般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的联系。”然而,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极大的刺激了美国,为了在高新技术领域与苏联抗衡,美国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和专门领域的拨款,专业化又成为时代的主流。从19世纪至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变迁中不断的博弈,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教育模式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探索革新,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二、选修制、科系制下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1. 选修制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化
19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个别院校中出现了选修课,1869年查尔斯?艾略特就任哈佛大学校长,对课程进行改革,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世纪末终于发展和完善了选修制,使之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选修制的产生和推广极大的冲击了当时的课程结构,改变了院校中古典人文科学独大的格局,提高了实用性学科的地位,促进了大学课程向专业化的快速迈进。
诚然,自由选修制为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随着实践的检验,它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选修制极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造成了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夯实学生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学生在选课时往往趋易避难,选课的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反思选修制不足的基础上,罗尔主张在哈佛大学推行主修制,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的16门课中,至少有6门是属于同一学科门类或领域。同时规定其他4门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数学四个分类中各选修一科,从而形成了通识分类必修制度,揭开了“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在这次运动中,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是文雅教育,而是指一般的,普遍的知识,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人类长久以来的普适性经验。至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作用于大学的教育实践。总之,选修制的出现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分,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科系制中的对立
科系制是一种新型的学科组织制度,产生于美国后被各国争相效仿,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为止,它在大学的组织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它顺应了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其次,有利于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规范;最后,形成了学科间的竞争机制,利于学科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与选修制一样,在科系制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不足也暴露了出来。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割裂了知识本来的固有联系,学科彼此隔离,学科之间的边界清晰,不容逾越。这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科系制严重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科间建筑了一道学科壁垒,不利于学科间的对话与融合。第二、知识呈现碎片化,学习者获得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科系制的弊端导致了知识分化愈演愈烈,知识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由此激化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通识教育知识被排挤出课程体系,学生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才被认为是“合法”的。另一方面,科系制下对学科评价标准、学科研究规范等方面都做了严苛的要求,只有进行学科的专业化发展才能获取学科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才符合学科的规范,因此,通识类的知识被忽略,成为边缘知识,加剧了二者的矛盾。
三、思考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断博弈跟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知识生产的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以单一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专业化人才显然难以胜任纷繁复杂的工作,而学识广博却无专业水平的人才面对分工日益精细的任务也力不从心。因此,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成了各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
改变培养模式,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跨学科的人才。这个方面美国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发展交叉学科、学科间合作科研、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利土壤,也促进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而言,它们并不存在固有的矛盾,而是知识的细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造成的。改变学科自我封闭的窠臼,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搭建一座通往融合的桥梁,相信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会有一个大幅提升,也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玲.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制度成因[J]. 济南大报,2010(5)
[2][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小红.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与一致性:美国的经验[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4]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