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做了很大的调整和修改,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不仅被充实到教材中,而且所占选文几乎达到一半。因此,语文教学愈来愈看好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多阅读和多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头戏,而翻译在这个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为更好更广地阅读,更准更深地理解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保障。因此,中学生应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和翻译。
清代学者严复曾提出翻译外文的三条要求:“信”、“达”、“雅”。“信”,即准确,就是指译文的内容要忠于原作;“达”,即通顺,就是指译文的语言要清晰流畅;“雅”,即优美,就是指译文的语句要讲究修辞,富有文采。其实,这三条要求同样适用于中学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直译,就是依照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词语对应关系来译,做到字字有着落,句句相照应。意译,即“统摄原意,另铸新词”(郭沫若语),就是在把握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在古今词语和句子的对应关系上不作严格要求,做到译文优美,生动传神。一般来说,直译适用于散文,意译适用于韵文。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我们要灵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如:
⑴今沛公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直译:现在沛公进入咸阳,连一根毫毛都不敢接近。
意译:现在沛公进入咸阳,秋毫无犯。
这个句子是散文中的语句,但其后的一个分句,作意译来处理,才符合原文的表达意思。
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这个句子虽是诗句,但又不能作意译,只能直译:国家破败了山河还存在,城内到了春天,却到处长满了很深的野草。
中学文言文翻译,除了注意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的配合使用外,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技巧性的译法。
1. 对译。对译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上一个语素,组成联合式或加缀式双音词,来翻译原文中的单音词。如:
⑶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译: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他的两个儿子不团结。
⑷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译:老虎于是很高兴,推测它说:“技能只不过如此罢了。”
例⑶中的“亡”、“子”和例⑷中的“技”,分别译成了“死亡”、“儿子”和“技能”就是同义联合式的现代双音词来对译了原文中的单音词。
2. 替换。替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来顶替原文中的意义相当的单音词,仍以例⑶、例⑷来看,“今”译成“现在”,“新”译成“刚刚”,“二”译成“两个”,“协”译成“团结”、“因”译成“于是”,“喜”译成“高兴”,“计”译成“推测”、“止”译成“只不过”,“耳”译成“罢了”,都是利用了现代汉语的另一个双音词来顶替了原文中的单音词。
3. 保留。保留就是把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译文中来。这种应该保留的词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古今通用的词语,如“天、地、山、水、人、马、牛、羊、红、黄、绿、蓝、大、小、多、少等;二是古代的那些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如:
⑸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观巴黎油记》)
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
⑺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例⑸中有的是时间、时期,有的是专有名词;例⑹中有四个人名;例⑺中有四种官职名。像这类词语,翻译时只要照搬过来即可。
4. 删略。删略主要是就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而言的。如文言文中有大量的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而现代文已没有句首和句中的语气词,并且句尾语气词也不像文言文那样复杂;另外,文言文中有许多表敬副词,而现代文也一般不再使用。对于这类现代文已不存在的虚词,翻译时只好把它们删掉。如:
⑻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打仗靠的是勇气。
⑼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列传》)
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⑽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译: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例⑻的句首语气词“夫”和句尾语气词“也”;例⑼的句中语气词“者”和句尾语气词“也”;例⑽的句尾语气词“哉”和表敬副词“请”,翻译时都要作删略的处理。
5. 调整。调整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特殊的句式来说的,因为文言文句子中的语序,有许多同现代文不一样的地方,如宾语的前置,谓语的前置,定语的后置,介宾短语的后置等。对这些特殊的句式,在翻译时都必须按照现代文的习惯,对原来的语序作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如:
⑾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你的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⑿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我多年养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⒀求人(可使报秦)者。(《廉蔺列传》)
译: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
⒁亮见权〈于柴桑〉。(《赤壁之战》)
译:诸葛亮[在柴桑]拜见了孙权。
例⑾是谓语前置;例⑿的后一个分句是宾语的前置;例⒀是定语后置;例⒁是介宾短语后置作补语。译文中,各句都按现代文的语序习惯作了相应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语法规范。
6. 补充。补充主要是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和简练的表达方式而言。它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补充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的省略等。翻译时,只有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
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位好管闲事的人用船装着[驴子]运了进来。[那驴子]运到以后却没有用处,[那好管闲事的人]就把它放[到了]山下。
这个例子共有四处省略,依次为宾语、主语、主语、介词,翻译时补充出来就可以了。
2)补充简略的表达方式。文言文某些句子的表达往往十分简练紧缩,翻译时为了语言连贯,就要补充一些必要的内容。如:
⒃木受强则直,金就励则利。(《劝学》)
译:木材受到墨线的[测量和加工],就会变直,金属刀具放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会变得锋利。
这个例子原文表达简洁,翻译时增加了内容,显然这是必要的。
3)补充必要的关联词语。古文的某些复句,关联词语的使用不明显,不完整,译成现代文时,就必须补出适当的关联词,以求内容表达更加准确完美。如:
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劝学》)
译: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地面的泥土,向下饮到地下的泉水,这就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译文中加上了“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流畅,也容易使人接受。
清代学者严复曾提出翻译外文的三条要求:“信”、“达”、“雅”。“信”,即准确,就是指译文的内容要忠于原作;“达”,即通顺,就是指译文的语言要清晰流畅;“雅”,即优美,就是指译文的语句要讲究修辞,富有文采。其实,这三条要求同样适用于中学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直译,就是依照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词语对应关系来译,做到字字有着落,句句相照应。意译,即“统摄原意,另铸新词”(郭沫若语),就是在把握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在古今词语和句子的对应关系上不作严格要求,做到译文优美,生动传神。一般来说,直译适用于散文,意译适用于韵文。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我们要灵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如:
⑴今沛公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直译:现在沛公进入咸阳,连一根毫毛都不敢接近。
意译:现在沛公进入咸阳,秋毫无犯。
这个句子是散文中的语句,但其后的一个分句,作意译来处理,才符合原文的表达意思。
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这个句子虽是诗句,但又不能作意译,只能直译:国家破败了山河还存在,城内到了春天,却到处长满了很深的野草。
中学文言文翻译,除了注意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的配合使用外,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技巧性的译法。
1. 对译。对译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上一个语素,组成联合式或加缀式双音词,来翻译原文中的单音词。如:
⑶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译: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他的两个儿子不团结。
⑷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译:老虎于是很高兴,推测它说:“技能只不过如此罢了。”
例⑶中的“亡”、“子”和例⑷中的“技”,分别译成了“死亡”、“儿子”和“技能”就是同义联合式的现代双音词来对译了原文中的单音词。
2. 替换。替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来顶替原文中的意义相当的单音词,仍以例⑶、例⑷来看,“今”译成“现在”,“新”译成“刚刚”,“二”译成“两个”,“协”译成“团结”、“因”译成“于是”,“喜”译成“高兴”,“计”译成“推测”、“止”译成“只不过”,“耳”译成“罢了”,都是利用了现代汉语的另一个双音词来顶替了原文中的单音词。
3. 保留。保留就是把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译文中来。这种应该保留的词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古今通用的词语,如“天、地、山、水、人、马、牛、羊、红、黄、绿、蓝、大、小、多、少等;二是古代的那些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如:
⑸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观巴黎油记》)
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
⑺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例⑸中有的是时间、时期,有的是专有名词;例⑹中有四个人名;例⑺中有四种官职名。像这类词语,翻译时只要照搬过来即可。
4. 删略。删略主要是就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而言的。如文言文中有大量的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而现代文已没有句首和句中的语气词,并且句尾语气词也不像文言文那样复杂;另外,文言文中有许多表敬副词,而现代文也一般不再使用。对于这类现代文已不存在的虚词,翻译时只好把它们删掉。如:
⑻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打仗靠的是勇气。
⑼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列传》)
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⑽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译: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例⑻的句首语气词“夫”和句尾语气词“也”;例⑼的句中语气词“者”和句尾语气词“也”;例⑽的句尾语气词“哉”和表敬副词“请”,翻译时都要作删略的处理。
5. 调整。调整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特殊的句式来说的,因为文言文句子中的语序,有许多同现代文不一样的地方,如宾语的前置,谓语的前置,定语的后置,介宾短语的后置等。对这些特殊的句式,在翻译时都必须按照现代文的习惯,对原来的语序作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如:
⑾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你的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⑿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我多年养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⒀求人(可使报秦)者。(《廉蔺列传》)
译: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
⒁亮见权〈于柴桑〉。(《赤壁之战》)
译:诸葛亮[在柴桑]拜见了孙权。
例⑾是谓语前置;例⑿的后一个分句是宾语的前置;例⒀是定语后置;例⒁是介宾短语后置作补语。译文中,各句都按现代文的语序习惯作了相应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语法规范。
6. 补充。补充主要是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和简练的表达方式而言。它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补充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的省略等。翻译时,只有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
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位好管闲事的人用船装着[驴子]运了进来。[那驴子]运到以后却没有用处,[那好管闲事的人]就把它放[到了]山下。
这个例子共有四处省略,依次为宾语、主语、主语、介词,翻译时补充出来就可以了。
2)补充简略的表达方式。文言文某些句子的表达往往十分简练紧缩,翻译时为了语言连贯,就要补充一些必要的内容。如:
⒃木受强则直,金就励则利。(《劝学》)
译:木材受到墨线的[测量和加工],就会变直,金属刀具放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会变得锋利。
这个例子原文表达简洁,翻译时增加了内容,显然这是必要的。
3)补充必要的关联词语。古文的某些复句,关联词语的使用不明显,不完整,译成现代文时,就必须补出适当的关联词,以求内容表达更加准确完美。如:
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劝学》)
译: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地面的泥土,向下饮到地下的泉水,这就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译文中加上了“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流畅,也容易使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