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与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必须拥有多种信息技能:如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等。可以说,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我国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粗浅认识
在我国,信息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近期的事,但并不等于我国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点,从引导中小教学方向的高考试卷中就可以略窥一斑了。终身教育的提出,更促进了学校教育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蓬勃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也在表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教学课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正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力证明。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在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当然,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学生查找资料,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课堂阅读教学中,也不乏缺乏经验的例子。比如,一些学生不知去哪查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二、小学需要培养哪些信息素养
从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来看,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能两个方面都是很薄弱的。
1、激活动机,引发兴趣,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学生呢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信息产生了兴趣,才能初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就可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正是语文教学努力的主要任务;信息技能的培养,指的是对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是涉及信息知识以及对具体的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加工、表达、通讯、评价等的能力,这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
文化素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想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小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上。
2强化训练,注重时间,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技能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得以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每一步活动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许多解决技术问题,我门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查找,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有关的知识。
3、引导积累,知道运用,培养分析信息的技能。
分析信息的技能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的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以及网站地址有关信息,有选择有重点地摘抄,并知道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4、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技能。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培养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把学生集成的信息用各种途径发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总之,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就能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积累、运用、处理信息,实现课本内容、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的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率,将真正实现学生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教育管理区义东学校)
一、对我国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粗浅认识
在我国,信息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近期的事,但并不等于我国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点,从引导中小教学方向的高考试卷中就可以略窥一斑了。终身教育的提出,更促进了学校教育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蓬勃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也在表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教学课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正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力证明。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在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当然,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学生查找资料,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课堂阅读教学中,也不乏缺乏经验的例子。比如,一些学生不知去哪查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二、小学需要培养哪些信息素养
从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来看,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能两个方面都是很薄弱的。
1、激活动机,引发兴趣,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学生呢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信息产生了兴趣,才能初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就可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正是语文教学努力的主要任务;信息技能的培养,指的是对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是涉及信息知识以及对具体的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加工、表达、通讯、评价等的能力,这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
文化素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想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小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上。
2强化训练,注重时间,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技能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得以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每一步活动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许多解决技术问题,我门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查找,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有关的知识。
3、引导积累,知道运用,培养分析信息的技能。
分析信息的技能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的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以及网站地址有关信息,有选择有重点地摘抄,并知道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4、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技能。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培养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把学生集成的信息用各种途径发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总之,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就能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积累、运用、处理信息,实现课本内容、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的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率,将真正实现学生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教育管理区义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