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论证了和谐校园的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问题,提出构建和谐校园应从基础、核心、保障、践行、根本五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和谐校园 内涵 基础 核心 保障 践行 根本
[作者简介]林坚(1973- ),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21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167-0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和谐教育应按照“人格和谐到人际和谐,再到社会和谐”的顺序构建,这给人诸多启发。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校园是社会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理应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是公平正义的校园;是依法治校、发扬民主的校园;是安定团结、融洽祥和的校园。校园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依法治校、发扬民主、安定团结,其内部各种要素才有可能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二、高职和谐校园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
1.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南,更是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构建和谐大学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必须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才有安身立命之所。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传统专业内涵改造和整合,重点发展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强化课程建设,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五个方面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利用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第二,提高科研质量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只有将产学研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一些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应用开发上,研究重点放在区域产业上,最终服务产业、提升产业,达到学校、企业、社会“三赢”的可喜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围绕教育教学做好科研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职院校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着大学人的人生价值,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这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第二,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尊重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和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各项权利,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机会。要给予教职工和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支持学校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融洽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爱好、志趣、追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坚持民主办学,不断完善各种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障。第一,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证。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管理活动的责任归属,实现学校各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为教职工和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而,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第二,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等活动。高职院校所作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践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具体践行。高职院校如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其中的人受这个“场”的作用,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其亲和力就会形成一种文化层面的认同。第一,大力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既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又以人为本、和谐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要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读书节、专业技能节、时尚文化节、社团风采节等为载体,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第三,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要加强培育学生社团组织,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我们要从保障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学院和谐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举措,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第一,落实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学校维稳工作网络。第二,建立维稳预警机制。要加强学院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排查化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和工作保障等“五项机制”。各部门要经常研究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及时准确掌握本部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第三,加强对不稳定隐患的排查和化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对招生宣传、文凭发放、学生收费、后勤保障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经常加强对学院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第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治校、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普法工作带动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创造团结和谐的局面,在共同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共同享有和谐校园的发展成果,从而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J].高教探索,2006(3).
[2]夏宝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3]李宪中.协调四个关系构建和谐校园[J].天津教育,2005(6).
[4]徐柏才.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与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1).
[5]骆正军.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校园[J].教育与职业,2005(20).
[关键词]和谐校园 内涵 基础 核心 保障 践行 根本
[作者简介]林坚(1973- ),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21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167-0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和谐教育应按照“人格和谐到人际和谐,再到社会和谐”的顺序构建,这给人诸多启发。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校园是社会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理应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是公平正义的校园;是依法治校、发扬民主的校园;是安定团结、融洽祥和的校园。校园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依法治校、发扬民主、安定团结,其内部各种要素才有可能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二、高职和谐校园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
1.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南,更是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构建和谐大学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必须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才有安身立命之所。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传统专业内涵改造和整合,重点发展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强化课程建设,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五个方面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利用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第二,提高科研质量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只有将产学研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一些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应用开发上,研究重点放在区域产业上,最终服务产业、提升产业,达到学校、企业、社会“三赢”的可喜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围绕教育教学做好科研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职院校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着大学人的人生价值,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这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第二,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尊重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和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各项权利,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机会。要给予教职工和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支持学校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融洽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爱好、志趣、追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坚持民主办学,不断完善各种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障。第一,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证。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管理活动的责任归属,实现学校各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为教职工和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而,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第二,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等活动。高职院校所作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践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具体践行。高职院校如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其中的人受这个“场”的作用,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其亲和力就会形成一种文化层面的认同。第一,大力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既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又以人为本、和谐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要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读书节、专业技能节、时尚文化节、社团风采节等为载体,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第三,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要加强培育学生社团组织,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我们要从保障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学院和谐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举措,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第一,落实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学校维稳工作网络。第二,建立维稳预警机制。要加强学院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排查化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和工作保障等“五项机制”。各部门要经常研究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及时准确掌握本部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第三,加强对不稳定隐患的排查和化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对招生宣传、文凭发放、学生收费、后勤保障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经常加强对学院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第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治校、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普法工作带动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创造团结和谐的局面,在共同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共同享有和谐校园的发展成果,从而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J].高教探索,2006(3).
[2]夏宝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3]李宪中.协调四个关系构建和谐校园[J].天津教育,2005(6).
[4]徐柏才.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与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1).
[5]骆正军.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校园[J].教育与职业,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