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电大是电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基层电大存在的问题,旨在引发深入思考和研究困扰电大可持续发展的症结,从而谋划全系统协调发展,走品牌和特色之路,走质量取胜之路,走服务取胜之路,
[关键词]基层电大 发展 倾向
电大办学系统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基层电大三级电大组成,基层电大即地市级电大及所辖电大工作站。基层电大处于整个电大系统链条的最底端,从业务上受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双重指导和领导,同时,也是电大重要的办学实体,也就是说在整个电大系统中,基层电大承担着最基本的办学任务,因此基层电大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大系统办学质量的好坏。
近年来,随着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成功,给基层电大拓展了生存空间,可以说,基层电大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是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利益驱动的短视行为,造成一些基层电大在发展中出现了违背办学规律的错误倾向,致使电大教育教学质量滑坡,社会声誉下降,这些影响电大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应该引起电大人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1.招生导向倾向。即把招生数量的多少作为教学绩效评估一个首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来评价的行为。以此为导向,就自然导致了学校一切工作围绕招生数量的多少来运转,势必造成后续的教学及管理不能正常开展。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尽管没设门槛,但是并不等于没有门槛,也绝不是泛入的,而从一些基层电大的招生实际情况来看,大有“拾进篮子的就是菜”的感觉,虽有基础学历要求,但是没有进行真正文化课基础测试,尤其专科招生方面更为突出,原因是基础学历造假容易,招生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从开放教育招生宣传导向看,在迎合学员,从学员入学水平测试看,可以说流于形式。不仅给专科阶段的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同时,由于电大本科基本生源来自电大专科继续升本,其带来的教学管理上的负面连锁效应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知道,按着开放教育的基本招生理念,学校虽不设门槛,但是严格的文化测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严格的文化基础测试,我们后续教学及管理才能有针对性进行,完全学分制度才能落到实处。
2.重视学制管理忽视学分管理的倾向。电大开放教育实施的完全学分制,只有重视完全学分制管理,才能有针对性对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学员的分类管理。电大学分八年有效,也就是说学员可在八年内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确定自己的每学期的课程学习计划和毕业学分计划。然而,目前基层电大不论从招生层面或管理层而均强调的是两年(或三年)毕业,而忽视完全学分制,这样从吸引生源看,迎合了有就读愿望的人的心理,但这个模糊概念却给有就读愿望的人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不论自己的基础如何均能在两年(或三年)内毕业并拿到文凭。也给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个别学员埋下了考试违纪的口实,从而给考试管理带来压力,甚至暴力威胁监考人员,长此以往势必形成考试抄袭、教学无的放矢,教学混乱的无序状态。笔者在一次毕业综合实践动员时向学员提过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吗?”回答是鲜有人知,当我又提到“你们知道电大学分八年有效吗”,得到的回答是一片嘘声,这就说明,我们的开放教育学员并没有按着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学业,只了解两年(或三年)齐步走毕业。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教学和管理要求与学员要求存在矛盾冲突,若生源短缺、招生竞争压力加大,校方只好在考试管理上持暖昧态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过分强调学员自主学习的倾向。电大开放教育模式允许学员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自主学习,但过分的强调就会造成学员缺乏对学校的一种认同,没有归属感,教学质量无从谈起。我们认为自主学习适合那些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员。诸如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因为应对这类考试的学员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也十分清楚自己知识结构与考试要求之间的差距,因此,他们能够针对考试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做出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计划,最终实现预定目标。可见自主学习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预定目标清晰明确;其二,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从电大目前的生源情况看,首先,学习目标是不明确的。就笔者了解,到电大报名的学员在选择就读专业方面很少考虑是否能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挂钩,绝大多数是询问哪个专业好过关好毕业, (从目前电大在校生人数结构看,文科专业如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占总人数的绝大比重,而经济类、理工类专业人数则越来越少),这一现象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报名者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日前招生竞争也比较激烈,招生人员也只好投其所好,很少引导甚至不加引导。出于这样一个动机来上学,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关心自己今后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是再自然而然的事了。其次,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也不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由于历年普通高校的扩招以及外地各种办学形式的出现,造成目前电大生源结构只能由层层筛选后文化课基础薄弱人员构成。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此前提下,如果还是教条的强调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特点,而弱化对学员的管理的话,开放教育的自主不学习就是必然的结果。学员把钱一交,完事大吉。管他学什么、如何学,反正我交了钱,你就得给我“货”——文凭。
众所周知,电大之所以曾在成人高校中享有盛誉,得益于电大建校初期学员在完成自己的学业过程中电大的严格要求,虽让他们付出了坚韧的努力,但促使他们通过努力不仅收获了知识,并战胜了自我,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压力下成就了自我,最终让他们以自己是电大学员而感到骄傲。可见,在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教条的强调学员自主学习,没有一个严格、完整的学习过程要求,电大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应该通过引导,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加强管理促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而绝不是姑息、迁就、迎合。
4.教学过程考核重程序轻操作的倾向。以开放教育考核为例:开放教育考核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形成性考核,一种是终结性考核。而形成性考核是对传统教育考核方式的一大突破和创新,是终结性考核的重要补充,实现了由传统教育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向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并举的重大转变。也是对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过程、效果的检查、督促及评价。这一过程的完成,绝不仅仅完成作业,而是一项系统。学生通过形成性考核做到:(1)带着什么问题学习:(2)掌握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通过形成性考核应该做到:(3)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4)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5)探索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相当一部分基层电大的形成性考核手段单一,导致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操作不够规范,甚至将形成性考核作为方便学员终结性考核顺利过关的辅助手段。因此形成性考核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花架子,与传统教育相比只是多了一道程序而已,没有真正发挥出形成性考核应有的作用。
5.重模式建设轻具体落实效果的倾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较传统教育无疑是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实施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模式都需要与教学实际结合,与学员的适应能力结合,如果脱离实际,那么再完美的模式也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意义。造成这种局面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层面分析,过于教条的理解远程开放教育这一教育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并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模式,而脱离学生适应能力的实际,不能很好的边实践边改革边完善。从客观层而分析,开放教育实施以来,上级电大各种检查、评估花样繁多,而众多的检查、评估多以指标体系表现,这些指标体系多着眼于考核基层电大是否“有”,而很难做到考核“细”、考核“实”,这也是导致基层电大在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设上下大力气,而不做实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分析,基层电大是电大的组成细胞,透视一些基层电大其办学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把整个电大系统比做长堤,那么一些基层电火的行为将可能成为毁堤的蚁穴,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电大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全系统的高度谋划全系统协调发展,走品牌和特色之路,走质量取胜之路,走服务取胜之路。
参考文献
1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主编桑新民,副主编张倩苇,中央广播电大学出版社
2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主编于云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完善基层电大教学过程保证远程教育质量》周勇《北京电大学报》2006年2月
[关键词]基层电大 发展 倾向
电大办学系统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基层电大三级电大组成,基层电大即地市级电大及所辖电大工作站。基层电大处于整个电大系统链条的最底端,从业务上受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双重指导和领导,同时,也是电大重要的办学实体,也就是说在整个电大系统中,基层电大承担着最基本的办学任务,因此基层电大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大系统办学质量的好坏。
近年来,随着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成功,给基层电大拓展了生存空间,可以说,基层电大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是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利益驱动的短视行为,造成一些基层电大在发展中出现了违背办学规律的错误倾向,致使电大教育教学质量滑坡,社会声誉下降,这些影响电大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应该引起电大人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1.招生导向倾向。即把招生数量的多少作为教学绩效评估一个首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来评价的行为。以此为导向,就自然导致了学校一切工作围绕招生数量的多少来运转,势必造成后续的教学及管理不能正常开展。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尽管没设门槛,但是并不等于没有门槛,也绝不是泛入的,而从一些基层电大的招生实际情况来看,大有“拾进篮子的就是菜”的感觉,虽有基础学历要求,但是没有进行真正文化课基础测试,尤其专科招生方面更为突出,原因是基础学历造假容易,招生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从开放教育招生宣传导向看,在迎合学员,从学员入学水平测试看,可以说流于形式。不仅给专科阶段的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同时,由于电大本科基本生源来自电大专科继续升本,其带来的教学管理上的负面连锁效应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知道,按着开放教育的基本招生理念,学校虽不设门槛,但是严格的文化测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严格的文化基础测试,我们后续教学及管理才能有针对性进行,完全学分制度才能落到实处。
2.重视学制管理忽视学分管理的倾向。电大开放教育实施的完全学分制,只有重视完全学分制管理,才能有针对性对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学员的分类管理。电大学分八年有效,也就是说学员可在八年内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确定自己的每学期的课程学习计划和毕业学分计划。然而,目前基层电大不论从招生层面或管理层而均强调的是两年(或三年)毕业,而忽视完全学分制,这样从吸引生源看,迎合了有就读愿望的人的心理,但这个模糊概念却给有就读愿望的人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不论自己的基础如何均能在两年(或三年)内毕业并拿到文凭。也给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个别学员埋下了考试违纪的口实,从而给考试管理带来压力,甚至暴力威胁监考人员,长此以往势必形成考试抄袭、教学无的放矢,教学混乱的无序状态。笔者在一次毕业综合实践动员时向学员提过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吗?”回答是鲜有人知,当我又提到“你们知道电大学分八年有效吗”,得到的回答是一片嘘声,这就说明,我们的开放教育学员并没有按着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学业,只了解两年(或三年)齐步走毕业。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教学和管理要求与学员要求存在矛盾冲突,若生源短缺、招生竞争压力加大,校方只好在考试管理上持暖昧态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过分强调学员自主学习的倾向。电大开放教育模式允许学员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自主学习,但过分的强调就会造成学员缺乏对学校的一种认同,没有归属感,教学质量无从谈起。我们认为自主学习适合那些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员。诸如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因为应对这类考试的学员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也十分清楚自己知识结构与考试要求之间的差距,因此,他们能够针对考试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做出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计划,最终实现预定目标。可见自主学习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预定目标清晰明确;其二,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从电大目前的生源情况看,首先,学习目标是不明确的。就笔者了解,到电大报名的学员在选择就读专业方面很少考虑是否能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挂钩,绝大多数是询问哪个专业好过关好毕业, (从目前电大在校生人数结构看,文科专业如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占总人数的绝大比重,而经济类、理工类专业人数则越来越少),这一现象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报名者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日前招生竞争也比较激烈,招生人员也只好投其所好,很少引导甚至不加引导。出于这样一个动机来上学,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关心自己今后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是再自然而然的事了。其次,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也不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由于历年普通高校的扩招以及外地各种办学形式的出现,造成目前电大生源结构只能由层层筛选后文化课基础薄弱人员构成。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此前提下,如果还是教条的强调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特点,而弱化对学员的管理的话,开放教育的自主不学习就是必然的结果。学员把钱一交,完事大吉。管他学什么、如何学,反正我交了钱,你就得给我“货”——文凭。
众所周知,电大之所以曾在成人高校中享有盛誉,得益于电大建校初期学员在完成自己的学业过程中电大的严格要求,虽让他们付出了坚韧的努力,但促使他们通过努力不仅收获了知识,并战胜了自我,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压力下成就了自我,最终让他们以自己是电大学员而感到骄傲。可见,在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教条的强调学员自主学习,没有一个严格、完整的学习过程要求,电大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应该通过引导,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加强管理促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而绝不是姑息、迁就、迎合。
4.教学过程考核重程序轻操作的倾向。以开放教育考核为例:开放教育考核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形成性考核,一种是终结性考核。而形成性考核是对传统教育考核方式的一大突破和创新,是终结性考核的重要补充,实现了由传统教育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向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并举的重大转变。也是对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过程、效果的检查、督促及评价。这一过程的完成,绝不仅仅完成作业,而是一项系统。学生通过形成性考核做到:(1)带着什么问题学习:(2)掌握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通过形成性考核应该做到:(3)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4)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5)探索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相当一部分基层电大的形成性考核手段单一,导致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操作不够规范,甚至将形成性考核作为方便学员终结性考核顺利过关的辅助手段。因此形成性考核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花架子,与传统教育相比只是多了一道程序而已,没有真正发挥出形成性考核应有的作用。
5.重模式建设轻具体落实效果的倾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较传统教育无疑是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实施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模式都需要与教学实际结合,与学员的适应能力结合,如果脱离实际,那么再完美的模式也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意义。造成这种局面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层面分析,过于教条的理解远程开放教育这一教育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并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模式,而脱离学生适应能力的实际,不能很好的边实践边改革边完善。从客观层而分析,开放教育实施以来,上级电大各种检查、评估花样繁多,而众多的检查、评估多以指标体系表现,这些指标体系多着眼于考核基层电大是否“有”,而很难做到考核“细”、考核“实”,这也是导致基层电大在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设上下大力气,而不做实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分析,基层电大是电大的组成细胞,透视一些基层电大其办学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把整个电大系统比做长堤,那么一些基层电火的行为将可能成为毁堤的蚁穴,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电大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全系统的高度谋划全系统协调发展,走品牌和特色之路,走质量取胜之路,走服务取胜之路。
参考文献
1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主编桑新民,副主编张倩苇,中央广播电大学出版社
2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主编于云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完善基层电大教学过程保证远程教育质量》周勇《北京电大学报》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