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庖丁解牛”式的琐碎分析。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交流表达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研读;批注;小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充满活力与生命张力的课堂,是语文课改的追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渴求是饶有兴趣的,是富有激情的,是动力十足的。为打造如此理想的课堂,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与探索,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诉诸文字,以求教于同仁。
一、指导学生研读题目,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教学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文章的题目。俗话说“文好题一半”,意思是说拟一个好的题目,就相当于文章完成了一半,此语虽然有些夸張,但它却说明了题目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研读题目也很重要,通过研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热情,使之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心理。特级教师杨海棠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他引导学生读题目并要求把重音放在“绿绿的”这个词上,边读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爬山虎一片翠绿的景象,在心中升腾起对爬山虎的好感与喜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题目看,这篇课文是写景的还是写人的?学生回答是写景的。”杨老师又问:“大家预习了课文,文章实际是写什么的?”学生回答是写人的。杨老师质疑:“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了一个写景的题目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阅读探究之旅。
笔者“东施效颦”,借鉴此法,尝试了《小草和大树》的教学导入。笔者板书题目之后问学生:“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各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小草矮矮地长在地上,默默无闻,很不起眼;而大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引人注目。笔者又问:“单从题目上看,课文是描写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吗?”学生说不是,笔者质疑:“为什么写人物的文章用了一个写景物的题目呢?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学生很快融入到了文本之中,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就是研读题目的好处,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对文章“眼睛”的关注,要通过研读、揣摩、质疑,来揭开有效阅读的序幕。
二、指导学生作批注,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读书要求。适时写出对人物的评价或者对某一言行的看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笔者在一次全国名师课堂改革研讨活动中有幸欣赏了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的《少年王冕》一课,他那灵动而朴素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成功地指导学生进行了作批注的体验。潘老师的做法是先示范,再体验,循序渐进。在概括出作者通过“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王冕这一形象之后,潘老师运用媒体呈现了一位评论家对课文中唯一一处描写王冕语言的句子进行评价——“出语更是不凡”,然后,潘老师追问:“‘不凡’在哪里呢?”生生之间开始了一番交流,潘老师适时小结:“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话,有那么多的内涵,难怪‘出语便是不凡’。”接下来,潘老师则要求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于是学生静下心来,揣摩词句,写下评语;师生又一次进行交流、分享,潘老师适时小结:“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作批注,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潘老师的阅读课堂上,语言文字训练不是机械的、肤浅的,而是灵动的、深刻的。他善于引导并唤醒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慧,来领略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将学生的言语思维引向更深处,让学生感觉到语言文字是好玩的、有意思的。坚持进行这样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实效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充满情感,迸发灵感。
三、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庖丁解牛式的琐碎分析;相反,要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此来调动阅读热情,拨动思维之弦,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欲望,进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比如,特级教师杨海棠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总结学习,迁移运用”这一环节,他引导学生从“成长的收获”与“写作的收获”两个方面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采取的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反馈环节,各组代表畅所欲言,有的认为学作文要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作品——这是从叶圣陶身上得到的启迪;有的认为假如肖复兴当时的成绩不优秀,作文未获奖,那么,他得到叶圣陶先生的作文修改与当面指导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所以,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遇到生活中的贵人,得到高人的指导、帮助与扶持,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是从肖复兴身上得到的启迪。以上学生谈的是成长的收获。关于写作方面的收获,学生总结出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明白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这些感悟与发现,都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慧眼来获取的,是非常珍贵的,当然发现的过程更值得珍视。
再如,教学《最后的姿势》,在第2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构思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就成功地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去探究发现。最后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笔者进行总结。有的小组发现课文在描写谭千秋时,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文中谭千秋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属于正面描写,救援人员及学生对谭千秋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有的小组发现文中有三处描写谭千秋用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同时与文章题目相互照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有的小组发现文章结尾画龙点睛——“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作者借用英雄名字中的“千秋”二字做文章,收尾非常巧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笔者认同学生的重大发现,并佩服他们所表达出的真知灼见。
可见,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解放学生的双眼、嘴巴和大脑,让他们善于发现,敢于在小组内或面向全班同学表达观点,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内心树立起一面自信的旗帜;而这比机械训练、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研读;批注;小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充满活力与生命张力的课堂,是语文课改的追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渴求是饶有兴趣的,是富有激情的,是动力十足的。为打造如此理想的课堂,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与探索,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诉诸文字,以求教于同仁。
一、指导学生研读题目,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教学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文章的题目。俗话说“文好题一半”,意思是说拟一个好的题目,就相当于文章完成了一半,此语虽然有些夸張,但它却说明了题目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研读题目也很重要,通过研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热情,使之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心理。特级教师杨海棠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他引导学生读题目并要求把重音放在“绿绿的”这个词上,边读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爬山虎一片翠绿的景象,在心中升腾起对爬山虎的好感与喜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题目看,这篇课文是写景的还是写人的?学生回答是写景的。”杨老师又问:“大家预习了课文,文章实际是写什么的?”学生回答是写人的。杨老师质疑:“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了一个写景的题目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阅读探究之旅。
笔者“东施效颦”,借鉴此法,尝试了《小草和大树》的教学导入。笔者板书题目之后问学生:“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各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小草矮矮地长在地上,默默无闻,很不起眼;而大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引人注目。笔者又问:“单从题目上看,课文是描写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吗?”学生说不是,笔者质疑:“为什么写人物的文章用了一个写景物的题目呢?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学生很快融入到了文本之中,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就是研读题目的好处,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对文章“眼睛”的关注,要通过研读、揣摩、质疑,来揭开有效阅读的序幕。
二、指导学生作批注,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读书要求。适时写出对人物的评价或者对某一言行的看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笔者在一次全国名师课堂改革研讨活动中有幸欣赏了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的《少年王冕》一课,他那灵动而朴素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成功地指导学生进行了作批注的体验。潘老师的做法是先示范,再体验,循序渐进。在概括出作者通过“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王冕这一形象之后,潘老师运用媒体呈现了一位评论家对课文中唯一一处描写王冕语言的句子进行评价——“出语更是不凡”,然后,潘老师追问:“‘不凡’在哪里呢?”生生之间开始了一番交流,潘老师适时小结:“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话,有那么多的内涵,难怪‘出语便是不凡’。”接下来,潘老师则要求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于是学生静下心来,揣摩词句,写下评语;师生又一次进行交流、分享,潘老师适时小结:“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作批注,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潘老师的阅读课堂上,语言文字训练不是机械的、肤浅的,而是灵动的、深刻的。他善于引导并唤醒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慧,来领略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将学生的言语思维引向更深处,让学生感觉到语言文字是好玩的、有意思的。坚持进行这样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实效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充满情感,迸发灵感。
三、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庖丁解牛式的琐碎分析;相反,要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此来调动阅读热情,拨动思维之弦,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欲望,进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比如,特级教师杨海棠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总结学习,迁移运用”这一环节,他引导学生从“成长的收获”与“写作的收获”两个方面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采取的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反馈环节,各组代表畅所欲言,有的认为学作文要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作品——这是从叶圣陶身上得到的启迪;有的认为假如肖复兴当时的成绩不优秀,作文未获奖,那么,他得到叶圣陶先生的作文修改与当面指导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所以,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遇到生活中的贵人,得到高人的指导、帮助与扶持,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是从肖复兴身上得到的启迪。以上学生谈的是成长的收获。关于写作方面的收获,学生总结出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明白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这些感悟与发现,都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慧眼来获取的,是非常珍贵的,当然发现的过程更值得珍视。
再如,教学《最后的姿势》,在第2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构思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就成功地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去探究发现。最后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笔者进行总结。有的小组发现课文在描写谭千秋时,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文中谭千秋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属于正面描写,救援人员及学生对谭千秋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有的小组发现文中有三处描写谭千秋用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同时与文章题目相互照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有的小组发现文章结尾画龙点睛——“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作者借用英雄名字中的“千秋”二字做文章,收尾非常巧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笔者认同学生的重大发现,并佩服他们所表达出的真知灼见。
可见,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解放学生的双眼、嘴巴和大脑,让他们善于发现,敢于在小组内或面向全班同学表达观点,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内心树立起一面自信的旗帜;而这比机械训练、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