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微RNA-15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h7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微RNA-155(miR-15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方法

选择健康C57BL/6J小鼠,首先进行小鼠基因组靶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明确miR-155序列及位点,然后设计并构建Cas9载体质粒(Cas9 RNA)及打靶载体单导向RNA(sgRNA),随后将体外转录的Cas9 RNA及sgRNA显微注射入小鼠的受精卵,并将受精卵体外培养。将培养合格的胚胎移植到代孕小鼠的输卵管中,待小鼠生育后得到F0代小鼠。通过对F0代小鼠基因型检测确定基因敲除情况,进而繁育并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结果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模型小鼠得到F0代小鼠18只,其中4号小鼠出现DNA单链碱基片段缺失,且基因型可以稳定传代。对其进行繁育后,得到F1代杂合子小鼠3只。杂合子小鼠交配繁育,得到F2代纯合子基因敲除小鼠,电泳及测序结果证实其缺失114 bp碱基序列,成功敲除miR-155基因。miR-155基因敲除小鼠在清洁级动物饲养环境中可以正常繁育。

结论

CRISPR/Cas9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构建miR-15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监测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180例,及同期非脓毒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脓毒症组按入室时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2.00 ng/ml组、2.00 ng/ml≤PCT<10 ng/ml组、PCT≥10 ng/ml组。对所有入选患者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凝血酶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重症医学科(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257例,随机分为ASV组和SIMV组,分别采用ASV模式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30 min和4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
期刊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动态变化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手术前后血清HGF水平差异;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患者手术后血清HGF水平差异,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血清HGF水平同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
期刊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因子-1(HAI-1)基因过表达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发生自噬性的现象,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质粒pcDNA3.1-HAI-1转染PC-3细胞,并设空载体为对照组。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HAI-1、自噬标志物(LC3-B)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LC3-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择期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2例CRSwNP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无药物干预,观察组术前1周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同时选择同期行鼻中隔偏离矫正术的
期刊
目的探讨微RNA-204(miR-204)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加入随机序列对照物,miR-204模拟物组和miR-204抑制物组分别加入miR-204模拟物(agomir-204)和miR-204抑制物(antagomir-204),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72 h后收集细胞,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各组细胞miR-204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
目的探讨可视硬镜联合丁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行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予以便携视频光导硬镜联合丁卡因雾化吸入行清醒气管插管,对照组予以喉镜联合丁卡因雾化吸入行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T0)、置入喉镜或可视硬镜时(T1)、插管完成即刻(T2)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